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彦青 《魅力中国》2011,(15):309-309
探究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且也是学科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新课改中课堂教学引入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探究动机巧问善诱营造情景开展多种活动,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姬彦东 《发展》2009,(6):90-90
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有教师的正确指导,还要求学生自己在探究实践中逐渐积累。 一、掌握操作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严密性和科学性。物理实验的操作方法对学生探究实验尤为重要,学生必须熟记、掌握。  相似文献   

3.
范建勇 《魅力中国》2010,(8X):104-105
<正>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在物理教学中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和践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思维活动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其体会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密切联系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使学生从科学探究中获得的知识与其他方式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奠定扎实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陈峰 《魅力中国》2010,(33):343-344
科学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教育观等新思想、新观念,反映了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的探索性。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这关系到学生被动学习方式的改变及主动独立的学习态度和人格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赵忠阁 《魅力中国》2014,(6):219-219,216
提倡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本文围绕这一课题阐述了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重要洼与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海文 《发展》2009,(12):139-139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初中自然课改论文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初中自然课改论文方式。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自然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乐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8.
商倩 《魅力中国》2014,(25):130-130
一、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明确教师、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  相似文献   

9.
李四新 《魅力中国》2013,(19):242-242
新课程理念已经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纳。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教学探究的主旋律。有效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拓展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是推进主体学习的有效方式,更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任月敏 《魅力中国》2013,(17):206-206
设疑是有意识的创设疑问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教学艺术。课堂设疑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会“疑”、爱“疑”。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1.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把握机会,敢于批战,敢于付诸探究行动的精神: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丰富活化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锤炼学生自主探究品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同时要发散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颖 《魅力中国》2014,(10):137-137
探究式教学既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又是学生科学进行学习的有效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式教学活动为主的学习是学生了解自然、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式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了解科学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姜朝桂 《魅力中国》2010,(3):110-110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要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探究性活动中,要引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愿望和迫切心境,利用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喜欢新的尝试,乐于探究。驱动探究是一个人的好奇心,兴趣,是要解决问题的热情。有了好奇心,探究倾向,兴趣,就会产生对科学的喜爱,让他逐渐形成对科学的情感。选择儿童感兴趣的内容,在充分探究中培养了积极合作的态度,体会探究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万辉 《魅力中国》2011,(12):305-305
一、营造教学开展的氛围,为学生主动探究科学奠定心理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首先必须给学生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影响,小学科学相对语文、数学、英语来讲。学生在心理上觉得学不学都无关紧要,包括大部分的家长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孟新启 《魅力中国》2010,(34):306-306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科学探究将会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杨珍 《魅力中国》2013,(32):226-227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就应该渗透科学探究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物理科学的理念,利用身边的日常物品做实验,丰富实验经验。这也就是对科学探究的很好践行。科学探究就是以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问题为核心,以探究为主线,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充分提供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自主地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如何有效的把握这一教学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本人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以体现其内在涵义。  相似文献   

17.
安春香 《魅力中国》2009,(27):57-57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哪来的探究。科学科也是如此,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一堂科学探究课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魏玲 《魅力中国》2009,(36):251-252
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教学论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让课堂"活"起来,要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两方面考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学习,主动探究学会学习,让课堂活起来,在发展中成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刘保红 《魅力中国》2013,(25):214-214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习数学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养成一种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笔者结合初中教学实践,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作了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生物必修模块学习即将结束时,人教版教材中有一个科学探究活动——"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此活动的实验材料和条件的要求不高,学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的可操作性较强.而且此活动持续的时间长达几周甚至几个月,是不可能随堂完成的,却恰好可以磨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