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矿部第六届赣南老区经济开发工作团于1992年抵达赣南老区全面投入扶贫开发工作以来,结合赣南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山地农业开发、找水供水、农村能源建设、科技人才培训、旅游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2.
地矿部赣南老区经济开发工作团,在扶贫开发中积极探索老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路子。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在上犹县东山镇  相似文献   

3.
地矿部第五届赣南老区经济开发工作团根据地矿部领导提出的“全方位开发扶贫”的指示精神,积极配合全区农业总体开发,确定了由地勘工作扶贫逐步转向全方位区域开发、带动老区经济发展、增强老区造血功能的扶贫指导方针。为此,除了对近期能给老区带来经济效益的“短平快”地勘项目给予优先安排外,还根据国家“八五”扶贫工作计划提出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要始  相似文献   

4.
在创办经济改革试验区的推动下,赣南老区在扶贫和经济开发中,注重“五个结合”,加快了老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和经济开发的进展。一、“温饱工程”与“脱贫致富工程”紧密结合,开始向区域性的产业经济转移  相似文献   

5.
为了巩固和发展解决温饱的成果,推进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开发,今年赣南老区扶贫工作重点之一——扶持100个特(贫)困乡的“空壳村”为村级集体经济开发示范村。  相似文献   

6.
赣南是全国的重点林区,也是全国有名的老区。为了加快老区建设,全面发展赣南经济,1984年中共赣州地委、赣州地区行署作出了『十年绿化赣南』的决定,从1985年至1990年,江西赣州地区共完成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育  相似文献   

7.
1990年11月10日至18日,国家地矿部驻赣扶贫团与赣州地区行署联合举办了“老区区域经济开发研讨班”。参加研讨班的有国家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的负责人和专家、教授以及本地的有关同志。研讨班重点探讨“八五”期间如何搞好赣州地区区域经济开发,加快赣南老区脱贫致富的问题。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地质矿产部第四批赣南老区经济开发工作团团长王学德一行六人,五月十六日到宁都县进行现场办公,实地开展扶贫支老工作。在宁都县期间,地矿部扶贫工作团的同志听取了县老建办、经委、水保办等有关“部门的情况汇  相似文献   

9.
友情传书     
友情传书地矿部重点扶贫出效益国家地矿部赣南经济开发中心根据《地矿部九十年代赣南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规划》精神,本着"扶贫、示范、效益"的原则,重点扶持京九线上的赣县沙地镇、于都县罗坳乡,投入97.4万元扶持新上6个扶贫项目,安排特贫困户劳力140人就业,...  相似文献   

10.
我省老区建设工作,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单纯救济向经济开发的根本转变,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省第八次党代会把加快老区建设确定为振兴江西的一项战略任务以来,老区建设工作得到了全省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受到了老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在去年取得了一个看得见的变化的基础上,贫困老区的经济开发已经全面起步,进展较  相似文献   

11.
1987年,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吹响“向贫困宣战”的战斗号角,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成为第一批参与定点扶贫的国家六部委之一,他们心系革命老区——江西赣南,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并由此诞生了一个赣南人民耳熟能详的名称——国土资源部赣南扶贫开发中心。多少个春去春又回,他们情牵老区,心系群众,在这片红土地上,深深印下了与老区人民同心合力战贫困的足迹。地处赣南北部的宁都县东山坝镇的变迁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1987年始,地矿部对江西赣南老区定点扶贫,做了大量工作。10年间,当地重点贫困户由177个减为84个,贫困人口由25.7万户120.6万人减为12.3万户57.3万人,朱耀演为此付出了汗水。朱耀浪身为地矿部赣南老区扶贫开发中心主任,他从1991年负责地矿部对赣南老区的扶贫工作以来,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多种形式,选择多项内容,6年实施扶贫项目151个,使6个乡的近5万人口脱贫。更为重要的是,他深入调研,潜心探索,创造出了一整套扶贫工作经验,闯出了一条有效的党政机关对口扶贫的路子,并对扶贫工作的模式、扶贫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和扶…  相似文献   

13.
省政府最近召开的老区建设工作会议,根据党的十三大和国务院《关于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总结了一九八七年以来的老区建设工作,并结合全省农业开发总体战,研究部署了今后的任务,会议开得很成功。它对加快老区建设步伐,振兴江西经济,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贯彻生产力标准,发展老区经济,笔者认为,当前应强调抓好以下几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按照中央的部署,地质矿产部(机构改革后合并成为国土资源部)从一九八七年起在赣南老区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十几年来,地矿部党组对赣南老区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为加速赣南老区的脱贫致富作出了很大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地矿部党组的正确领导;有赖于一支过硬的扶贫队伍;也有赖于杰出的带头人朱耀淇同朱耀棋,地矿部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水文工程地质专业,先后到北京郊区农村和三门峡、陕北进行水文及工程地质勘察。多年的“水、工、环”专业使他和农业、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赣南是全国较典型的老区、贫区、山区,赣南山区是江西省贫困面最大的地区之一,集中了全省约五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到1996年低,贫困人口57.3万,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433元增加到1136元。在17年的反贫困斗争中,赣南山区经历了救济扶贫──开发扶贫──扶贫攻坚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以不同的扶持方式为重点,并通过分类指导的办法,扶持贫困户发展以种养为主的家庭生产,开发山区优势资源,建立支柱产业,从而使贫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缓解,部分贫困户摆脱贫困,步入了小康。本文将以赣南山区部分县为例,对其扶贫工作做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百字新闻     
项南考察赣南老区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项南同志一行三人,在赣州地委副书记刘学文和地区老建办同志的陪同下,从10月13日至16日,对石城、宁都、于都、瑞金等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项南同志对赣南老区近几年的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赣南绝大部分老区人民解决温饱向脱贫致富迈进感到高兴.对赣南老区近几年来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山上的树多起来了表示赞扬.并对赣南今后的扶贫  相似文献   

17.
百字新闻     
百字新闻赣南老区大兴果业扶贫富民赣南老区大力发展以脐橙、甜柚优质水果为主的果业生产,到1993年底,全区已累计开发果园117.4万亩,其中老建扶贫资金扶持的48.9万亩,占41.6%,许多农民靠果业生产走上了致富之路,去年12月,省委书记毛致用充分肯...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自1987年起定点扶持赣南老区发展,至1998年底,累计投入资金4893万元,实施扶贫项目353个,井有专门机构和一支稳定的队伍常年在赣南老区配合地方政府从事扶贫工作,在地勘。科教、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将发展生猪列为扶贫项目,连续多年一以贯之,并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的生产形势和市场条件探索不同的方式,以保障扶贫项目运作的效益,深受农民欢迎。从产中切入──扶持生猪生产赣南是个农业区,多为低山丘陵,人多地少,特别是贫困乡、村,交通不便,通讯落后,贫困农户文化…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赣南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赣南老区扶贫开发紧紧围绕贫困户增粮增收这一目标,立足区情实际,因地制宜搞开发,扎扎实实抓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由1993年底的105万下降到1996年底的57.3万,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1993年的433元增加到1996年的1136元,三年增加703元。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脱贫致富模式。--"山上再造"型。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优势,组织贫困户向山进军,大打"在山上再造一个高效益赣南"的攻坚战,开发山地种果菜栽林木…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进度和成效。为推进赣南革命老区人才振兴高质量发展,赣州市加快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五类人才,在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等方面形成了有效模式,并积累了赣南革命老区人才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为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提供赣南样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