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期股市的下挫的根本原因是投资者不满现有对价从而用脚投票上证指数气吞万里地上涨80余点、继而惊现七连阴,深综指盘中创下8年新低……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正式启动,近一月来市场的剧烈波动表明,对于这场史无前例的改革,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参与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而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对价博弈更是令人惊心。  相似文献   

2.
股权制衡、法律保护与股改对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姚明安 《南方经济》2009,(10):49-58
本文利用股改公司的样本数据,检验了股权制衡与股改对价的关系以及法律保护机制对此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者对股权制衡型的公司会要求较低的对价水平,且股权制衡程度越大,对价水平越低;然而,这种负相关关系仅在公司所处地区法律保护程度较高时成立;这表明法律保护机制是影响股权制衡能否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黄海懿 《新财经》2006,(1):78-81
何为股改的对价标准?这是一个在股改中始终引发巨大争议的问题。正是因为对价标准的缺失, 股改陷入了一种混乱的局面:流通股民在疾呼股改是一种侵权和掠夺,非流通股股东则声称是己方资产的流失,更有一些法律专家认定“股改是无效的法律行为”。在《新财经》2005年12月号《“重复博弈”与股改思路的调整》一文中,我们曾经根据“重复博弈”理论推导出股改博弈成功的条件是对价必须  相似文献   

4.
刘中学 《特区经济》2006,(2):355-356
本文探讨了苏宁电器两类股东对价结果分歧严重的原因,归纳概括了股改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对价补偿论,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不同依据下的合理对价,分别计算了苏宁电器相应的合理送股率,据此认为苏宁电器的股改方案不太合理。  相似文献   

5.
陈资灿 《山东经济》2007,23(1):38-43,57
目前,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股票属于全流通股,可以借用国际估值标准进行测算与出较,同时,还可以通过逆向推理,反思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支付水平的公平与合理间题,及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对价支付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股权分置改革后续措施的纠偏与稳妥,提高股权分置改革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改革对股市究竟产生何种影响,不能凭一时的市场表现来枉下结论,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改革后原非流通股股东的控股比例及股市资金供应状况、改革实施时的大盘位置决定了未来市场的走势。其中以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为最重要因素,对价支付越高,套观比例越小,资金供应充足,对市场就会产生利好效应,否则就会拖累市场进一步走低。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板股权分置改革合理对价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中学 《特区经济》2006,(1):261-262
“对价”是否合理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本文分析了中小板股改试点公司确定对价方法的缺陷。然后在引入非流通股权合理溢价因子的基础上,根据总价值不变法,建立了送股方式下的合理对价模型,并对试点公司股改方案做出评判。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是,由于投资者非完全理性的特点,政府应当对今后的对价方案加强监督,从而使股权分置改革尽量实现最优均衡或者次优均衡.  相似文献   

9.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其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概念上说明了什么是股权分置,并分析了其弊端,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法理基础及解决股权分置对价补偿的原则,并着重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具体对价方案,分析其优缺点,指出送股式解决方案是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0.
易强 《环球财经》2008,(7):26-28
奥巴马(Obama)在尽量保持沉默。当《华盛顿时报》、美国CNN等媒体的记者们,试图了解这位出尽风头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对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ED)的态度时,他们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试论公司股东资格、股权和股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晋京 《特区经济》2008,13(2):99-101
学术界对公司的股东资格、股权和股东的定义均有较大的争议,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很好的厘清。但公司股东资格、股权和股东问题,不仅具有理论,而且具有实践意义,而中国2005年《公司法》也没有很好地解决该问题,文章对此做出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选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小民 《特区经济》2005,(8):139-140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下,特别是在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一种辅助性的政策措施。改革后,我们虽然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户籍制度的本质特征,即户口的不可迁徙性没有改变。这种户籍制度使公民没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它限制了财富、知识、权利在不同人群之间的流动,这必然影响了经济自由,而我国的城市化运动实质就是经济自由化的一种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大力推动城市化运动的时期,所以不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必然使我国的城市化运动流产。因此,我们应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从而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就必须调整和优化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调整社会阶层结构,大力培育发展中产阶级;调整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反哺农村.还必须破除政府层层审批对经济的阻碍,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打好改革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现状及制度选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红  兰剑琴 《特区经济》2005,(11):319-320
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结合的指导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一直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医疗体制也在内外形势压力下势在必行。2005年由卫生部牵头制定的《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中讲到“国有资本将逐步退  相似文献   

15.
张盈 《新财经》2007,(9):104-105
苹果烂透就变成"金苹果",亏得底儿掉就将迎来重组,这是现今股票市场上题材炒作的不二法则,但它并不适用于眼下的通葡股份  相似文献   

16.
周文 《特区经济》2006,(4):20-22
传统体制的弊端在于政府本位。经过20多年的改革,原有体制得到了转型,确立了企业本位。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到一个攻坚战,正处在一个胶着状态。改革的深化需要由企业本位推进到个人本位,建立起明确个人主体地位和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7.
马彦波 《特区经济》2006,(9):195-197
以麦金农—肖学派为核心的传统金融发展理论指出,只有实行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道路,才能使发展中国家摆脱金融抑制,走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道路。以这一理论为基础,中国从1993年开始走上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路,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在多个领域,多个层次初步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可以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走在了金融自由化进程的前边。  相似文献   

18.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农民工住房总体还处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存的状态。应加快建立农民工住房供应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补贴制度、财税支持制度、金融服务制度、土地供应制度、规划保障制度相互补充的农民工住房政策体系,使进城农民工的住房条件尽快改善。  相似文献   

19.
李明辉 《特区经济》2008,(10):125-126
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情况下,资源配置和创造财富主要依靠经营者实现,企业的运营结果主要取决于经营者的素质和行为趋向,而经营者的素质和行为趋向则通常受企业内部机制影响,企业如果不能形成一套合理的内部机制,"委托—代理"矛盾将会深化,企业就会因此而付出较大的代价。正是为了解决"委托—代理"的矛盾,西方国家较早地发明了一种有效地激励约束办法—激励性股票期权制度。笔者拟就激励性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略书管见,求教于法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20.
个人所得税改革遗留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嘉明  王延省 《特区经济》2007,219(4):173-174
新个人所得税法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重大改动:费用减除标准上,将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减除额从800元上调至1600元;纳税申报上,对高收入者鼓励其自行申报。这是我国个税改革的一个良好开端,但与理想的个税模式相比,我国个税制度还存在着税制不合理、税基过窄、税率相对复杂、税收征管制度不完善等遗留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