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广告中的情感诉求——开启心灵的密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晓奕 《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9(4):23-27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的商品广告往往是为受众着想,关心受众的感情,调动受众的情绪,使其沉醉于广告形象所给予的愉悦和认同感之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那些附着于或暗含于广告中的商品信息。在广告实践活动中,广告创意人员往往采用情感诉求的方法以唤起消费者的情感,进而使之转化为购买产品使用的行动。 相似文献
2.
社会潜意识由社会不允许其成员所具有的那些思想和情感所组成,它主要是指普遍的精神在社会中受压抑的那一部分。本文以精神分析为视角,从语言、逻辑和社会禁忌这三种社会潜意识的形成要素入手,探讨了社会潜意识的心理机制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最后提出将社会潜意识运用于广告中所需注意的两个问题:小心社会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禁忌;避免挖掘出庸俗、消极的潜意识领域。 相似文献
3.
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消费者对农产品产生不安全心理,农产品广告对农产品产销对接、品牌建设、消费指导起到重要作用,农产品广告进行消费者安全心理的诉求,对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此为基本点,分析了农产品广告安全心理的障碍、安全心理诉求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信息,广告是说服,广告是行动。信息必须得通过大脑和心理来影响人们的认知、情感,只有作用于人们的心智才会与人们的原意识达到一定的契合度,进而征服人们的情感和行为,达到实际的行为效果。研究广告效果的起点首先从研究人的大脑开始,大脑的意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组成。前意识、意识作为主观可控制的大脑行为必然受到一定的约束限制,带有局限性;潜意识的力量和储量壮阔无尽,面对当今如空气一般的广告信息的不断风起云涌之势来说,人们对广告信息视而不见或有意识的回避,可以发挥其自身不可轻视的作用。驱动受众的行为,得到有效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探讨的不是楼盘开发商是否应该或者该怎样营造他们宣传的、消费者预期的"生活方式"的问题,而是希望从广告心理学及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使开发商的广告宣传与他们的产品之间形成一个更好的融合点,以此促进楼盘销售的同时在业界和消费者中形成口碑,树立品牌形象,更为关键的是引导一种健康向上并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理念。 相似文献
6.
7.
8.
广告业极大推动了现代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在进行广告说服消费者时,应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来诉求。本文从中国人特有的"面子心理"、"从众心理"、"推崇权威心理"、"爱占便宜心理"、"缺乏安全感心理"、"炫耀攀比心理"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此来提供一种符合中国特色的广告诉求探索,从而指导我国广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注视的冗余使注意力成了稀缺资源。广告要想被广泛地关注,应当利用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人物或事件进行诉求,这是"附和诉求",或者让广告偏离社会规范、偏离日常议程,让人们感到"不舒服"一下,以引起轰动效应,这是"噪声诉求"。 相似文献
10.
11.
"快乐男声"、"好男儿",一时之间蜂拥而至的男性选秀活动,似乎正在验证男色时代的到来。"男人好看才有价"?被商业有意识带动起来的消费文化是否真正贴合了当前广大男性的心理?而男色时代的产物——"男性护肤品"该如何面对它的目标对象进行诉求,以求获得他们的"心"?本文通过市场调研,就男性护肤品的广告诉求进行研究,希望能穿过商业文化的迷雾,真正找到男性护肤品广告的诉求之道。 相似文献
12.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5,(12)
在互联网快速普及的现代社会,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电商广告逐步发展。电商广告诉求方式分为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两种,利用合适的广告诉求点,灵活运用诉求方式,进而影响广告效果,实现广告诉求。 相似文献
13.
梁强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08,(4)
<正>如果广告只注重介绍产品功效的理性诉求,很容易使人产生"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印象和逆反心理。而富有人情味和艺术性情感诉求的广告,通过激发消费者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地克服消费者的心理抗拒,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广告影响,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一、情感广告对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广告采取幽默的诉求,可以愉悦大众,让消费者暂时忘记幽默背后隐藏的功利性。幽默广告极大地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在广告与受众的互惠中,潜移默化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应。比起枯燥无味、平铺直叙,“连念三遍”的广告来.幽默广告是吸引眼球的一剂“猛药”,难怪广告大师波迪斯曾说过:“巧妙的运用幽默,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作为广告人应洞悉幽默广告的生成机制,将幽默有效地植入广告的策划和制作中。本文拟从“合作准则的违背”、“违背常态理论”、“最佳新奇假设”三个方面人手,阐述幽默广告的诉求机制。 相似文献
15.
广告文化诉求运用的误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具有文化气息的广告作品越来越多,文化诉求已经成为许多广告主主要采用的诉求方式之一。但广告行业中也出现了一些盲目跟风并运用文化诉求的现象,造成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运用方式,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广告效果。广告主和广告设计人员应该准确理解文化诉求对广告的作用,谨防步入一些运用误区。 相似文献
16.
17.
追随策略是市场后进品牌跟进领导品牌的发展策略,追随品牌如何在本品类中后发制人,赢得市场是企业关注的问题。本文先对追随策略的理论溯源和研究进行梳理,进而对具体品类中的追随品牌的广告诉求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其是如何运用追随策略取得市场的。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心理现象并不存在于人的内部,而是单一个体从出生伊始就根据自我与社会各群体、个体接触的经验构建起的对社会独有的理解。建构主义营销观认为,消费者的心理现象并不存在于人的内邵,而是人际互动的结果,都是知识、文化、历史的再次建构。微电影广告把品牌、产品通过故事和流动影像包装、传达,在各大视频网站、社交网络平台免费传播。据目前形势可以发现,微电影广告的受众主体为年轻群体,其内容的时尚、新潮,这是微电影广告营销的地位在年轻人的购买决策中影响大为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广告营销中,情感诉求在特定的情境下、针对特定的商品往往比硬推销的理性诉求广告效果更强。因此在微电影广告营销的互动中对于建构主义的最好实践就是使用对话,创作迎合广告受众的情感诉求,与广告受众进行基于建构主义社会互动观的对话互劝。本文旨在从建构主义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分析基于建构主义角度微电影广告如何剖析受众,利用情感诉求实现广告的延伸影响力,以及这种作用的深层原理,继而进一步研究在微电影广告营销如何基于建构主义更好的利用广告情感诉求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在中国,七年就是一代,这是最近智威汤逊公司上海总监汤姆·达特罗夫兴致勃勃说的话。与西方或亚洲其他地方相比两代之间的差别,中国要大得多。此外收入的差别加剧了这方面的纷争,二十年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城市消费者与乡村消费者的鲜明对比。与此同时,在城市中则又出现了中产阶层,在这一点上品牌并未充分渗透进入乡村市场。这位总监说:"我们在广告上的投资实际上主要是投向居住在高级城市的居民的,一小部分是投向稍差一些城市或较小城市的居民的,这代表着品牌的拉力点,对于这一点心理驱使大于收入因素。"某些惊人的事例表明,在中国广大市场上,从这些消费模式的差别出发形成青年的妇女的市场细分,同时这也塑造了经营者与这个越来越与众不同的目标市场上的特定的目标公众的联系模式。这个在中国长大的美国人说:"在中国对老年的定义实际上是很年轻的。"中国的老年起始于三十八九岁,这大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