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会计》2006,(7):4-6,23
根据《巴塞尔协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各国银行监管机构将监管重点逐步转移到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上来,资本是否充足成为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大小的最基本的指标。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重资产轻资本,重扩张轻风险,使资本充足状况堪  相似文献   

2.
唐雅婕 《中国外资》2011,(14):52-52
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金与风险资产的比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及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我国银行资本监管遵循《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标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仍显不足。本文主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3.
流动性大小和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风险的两个核心指标,决定了银行的短期稳定性.本文通过银行流动性和银行风险的数理模型,用数理推导的方法比较危机时期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变动和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数理模型推导的结果表明:资本充足率的增加有利于减小留存风险提高银行稳定性,流动性的增加提高银行稳定性降低违约损失率.  相似文献   

4.
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金与风险资产的比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及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我国银行资本监管遵循<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标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仍显不足.本文主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忽视对资本金进行管理,资本金不足,资本充足率偏低,资本充足率是一个用来衡量银行资本与资产风险预防程度相对而言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提高资本充足率对银行自身经营和银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现状以及补充途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变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实施银行资本监管能够促使已达到最低监管要求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银行风险,但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银行,实施银行资本监管并不能促使其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水平。实施银行资本监管不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降低的原因,资本监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会失效。市场及投资者并不因为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而对上市银行的收益或价值的评价产生变化。改革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市场约束是我国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提高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资本充足率主要包含增加核心资本或附属资本以提高资本金总额和减小风险资产总量。本文对我国银行各种资本金补充的途径进行可行性分析,认为较为有效的途径是降低风险资产,包括从整体上提高资产质量,降低贷款的不良比率,或调整资产的风险分布结构。这是提高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长期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我国银行业绩效和行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资本充足率是资本净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表明银行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由于资本充足率指标反映了银行最基本的损失承受能力,因而成为监管当局一个很重要的监测指标。一、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意义银行资本金的多少,决定了银行实力和支付、清偿能力,如资本充足,不仅可以  相似文献   

9.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用来衡量银行资本与资产风险预防程度相对而言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它的主要作用与功能就是保护债权人利益、增强公众信心、限制不合理的资产扩张和控制银行风险,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在1988年公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中规定,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的要求,而2003年1月公布的新资本协议草案中更是把这一最低资本要求确定为新框架的第一支柱.这一指标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对商业银行进行考评时参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银行家》2014,(9)
正在日趋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面前,设定与盈利能力相匹配的资本充足率目标,并进行持续而有效的管理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必然要求。实践中,影响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因素众多,实施资本充足率目标区间管理不仅是对银行资本规划能力的考验,更是对银行管理风险加权资产能力的考验,实施资本充足率目标区间管理本质上是达到资本、风险和收益三者的动态平衡。鉴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对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模型对2000~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充足率变化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实施银行资本监管能够促使已达到最低监管要求的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银行风险,但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的银行,实施银行资本监管并不能促使其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水平.实施银行资本监管不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降低的原因,资本监管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中会失效.市场及投资者并不因为银行资本充足率变化而对上市银行的收益或价值的评价产生变化.改革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市场约束是我国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提高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各国开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高于商业银行,发展中国家开发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对开发性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不足,资本充足率偏低,不能有效约束开发性银行的信用扩张。开发性银行未来要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必须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资本充足率管理。除政府注资外,可以通过发行次级债、增加资产运用方式、吸引战略投资者等途径提高开发性银行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本充足率的银行风险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银行风险监管的一系列原则中,以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影响最为广泛。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对于巴塞尔协议的普遍应用以及目前新巴塞尔协议的最终定稿,都为银行进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分析了资本管理的发展过程,追溯巴塞尔资本协议演变的基本轨迹,进而分析巴塞尔资本协议在银行风险监管中体现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通过比较各国对于银行资本管理的经验,揭示了银行资本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次贷危机表明房价波动和房贷规模影响银行安全,但现有研究未将二者纳入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构建了包含房价波动和房贷占比的资本充足率理论模型,并使用2005Q1-2015Q4中国189家商业银行及所在城市房价指数发现,房价时间趋势项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正影响,但房价波动项对资本充足率有负影响。因此,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在房价波动上具有顺周期性,需进行逆周期管理。其次,房价波动项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具有非对称性影响,房价向上波动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负影响大于房价向下波动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正影响。据此,为加强逆周期管理,商业银行在房价向上波动时应多计提资本,在房价向下波动时应少计提资本。最后,房贷占比对资本充足率有负影响,表明房贷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适度提高房贷比重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  相似文献   

15.
朱雁萍  郭伟 《现代金融》2001,(12):11-12
现行《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于1988年,当时,拉美债务危机对西方银行造成了巨大冲击,促使银行监管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资产大小为实力象征的观念受到挑战,取而代之的是“资本是上帝”的新理念,《巴塞尔协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20世纪90年代,《巴塞尔协议》确定的资本充足标准逐步为一百多个国家的监管当局所接受,它的优点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是,1988年资本协议也带来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就是:一是监控资本需求越来越与一些银行内部比较精密的资本度量方法算出的资本需求量相冲突,也就是说,一些大银行自身发展了一套风险管理手段或模型,运用于计算持有的经济资本量, 它们的模型比监管部门运用的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方法更为精密,这些银行运用该模型算出的经济资本量可能要小于监管当局得出的监控资本要求,这样,对于这些银行来说,按照监管当局的方法算出的资本充足率并不能反映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与市场竞争地位。(经济资本用于弥补银行不可预期的损失,至于银行维持什么样的资本水平,取决于银行管理层在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权衡,如果银行持有资本数量远高于经济资本数量,另一方面说明其抗风险能力较强,另一方面说明其资产运用不充分,反之亦然。所以监控资本数量如果与经济资本数量背离较大,则银行资本充足眩 率作为反映银行抗风险能力的指示器的作用也就大为削弱。由于1988年.资本协议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对于私人部门的债权风险权重都简单化地定为100%,这促使银行为提高资本充足率,把高质量资产通过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手段移到表外,但同时却使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贷款的平均质量降低了。第二个问题就是1988年资本协议没有充分考虑信用风险缓解技术的运用,如抵押和担保。加之从资本协议的发布到如今已过去十多年了,这期间,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环境、风险管理手段、以及监管当局对于风险监管的认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年资本协议只针对信用风险,随着有关各方对银行风险认识的深化,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和监管日益受到重视,原资本协议越来越不适应现今的国际金融环境。为适应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一份新资本框架提案,在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基础上,巴塞尔委员会于2001年1月发布了一份更具体的资本协议提案,正式的新资本协议预计将今年年底发布,2004年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必将对国际银行业应积极研究巴塞尔协议的最新发展,探讨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姜波 《银行家》2004,(4):15-15
当前,我国银行业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的目标是把商业银行办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资本充足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前提,对商业银行改革影响重大。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用来衡量银行资本与资产风险预  相似文献   

17.
资本充足状况是商业银行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银行资本充足状况与贷款损失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完全充分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资产损失准备提取不充分,不仅会降低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也会造成商业银行利润虚增。只有在充足计提资产损失准备的前提下,资本充足率计算才真实可信,各行之间才具有可比性。2004年2月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特别强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应建立在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等各项减值准备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对深发展、浦发、民生和招商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和八项资产损失准备计提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18.
实施新会计准则对基层银行监管的挑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实施新会计准则对基层银行监管的挑战1、资本监管的难度更大。资本充足率是监管部门对银行监管最重要的监管指标。实施新会计准则后,由于会计核算科目的调整,一些表外业务被纳入表内核算,如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后,改变了原风险加权资产的结构,资产加权风险计算工作量更大、更复杂。此外,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公允价值的频繁变化会大大增加银行资本的波动性。监管部门须审查银行评估内部资本充足率所用的风险计量方法是否完善,对其资本监管难度将更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12家国内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0年的数据,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研究中国资本监管新要求对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调整行为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资本监管新要求的实施对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作用明显;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整体水平稳步上升,银行风险水平逐步下降,资本监管已初见成效。监管压力仍是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主要动力,依靠国家保护无益于资本补充长效机制的建立;银行只有不断优化自身资产结构,满足风险管理需求,提高持续盈利能力,通过利润分配增加核心资本,才能有效解决未来资本缺口问题。  相似文献   

20.
《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介绍巴塞尔协议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充足率的含义,并就<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我国上市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我国85%以上的上市银行达到了过渡期限第一阶段有关风险权重资产(RwAs)的最低要求,但长期面临较大挑战,进而分析了资本监管改革给我国上市银行带来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