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军 《宁波通讯》2006,(10):36-37,I0008
一在宁波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骨制的古乐器——骨哨。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观的最早的乐器,它证明了中国音乐的历史可以上溯七千年。七千年后,在宁波的三江畔立起2个颇具现代艺术气息的建筑——宁波音乐厅和宁波大剧院。她们让高雅艺术在宁波有了自己的舞台。  相似文献   

2.
龚成 《宁波通讯》2010,(7):46-47
距今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中,出土有芦苇草席残片。二千年前的汉代,在北方留下了大量的宁波产草席碎片。世界草席的发源地,正是阿拉宁波。  相似文献   

3.
余姚南依四明山,北濒杭州湾,姚江自西向东流来,横穿平原腹地,确是一方风水宝地。自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建县以来,物华天宝,人丈荟萃,历来是浙东名邑。1973年姚江之滨的河姆渡遗址发掘之后,更以其七千年的烊煌史实而名扬四海。  相似文献   

4.
<正>"书藏古今,港通天下"是宁波城市文明的特质,"书"与"港"是宁波城市文明发展中最核心的两大推动因素,而"藏古今"和"通天下"的大气魄、大胸怀,则是宁波城市文明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或者说是胸怀天下、爱国济民"大善"的精神气度成就了宁波文明。宁波"通天下"的大气魄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在海浸灾难到来时,河姆渡人驾驶着原始的航船,将文明播向整个太平洋的西  相似文献   

5.
《宁波通讯》2005,(12):I0001-I0001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博物馆因保护和展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姆渡遗址而建。河姆渡遗址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它向世人展示了七千年前长江流域繁荣的史前文明,它的发现和发掘动摇了中华远古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一元中心论,有力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同样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6.
宁波,一座美丽的东部沿海城市,有着河姆渡七千年的灿烂文明,有着天一阁藏书的风雨沧桑,有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开放,更有着廉政文化的历史传承。这里诞生了第一套中国廉政文化丛书、第一个廉政文化研究所、第一份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刊物、第一个廉政文化主题网页,廉政文化已成为城市响亮的品牌。  相似文献   

7.
印象宁波     
天涯 《宁波通讯》2012,(18):71-71
之一当第一缕晨曦滑过大地的眼眸,三江口,醒了。她挥挥手,幢幢高楼紧闭的窗户打开了。她雀跃着,沉默的鱼群开始欢快地畅游起来。她发出轻脆的声音,逗得草叶间、花丛里的露珠咯咯地笑个不停。一座城市,以最美好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宁波!宁波!宁波!从河姆渡出发,扣响长江流域的文明之门,七千年文化的积淀,让这方水土在历史的长河里,丰盈无比。请看,那一座穿越时空屹立的唐塔,任无数的风霜雪雨,化作塔尖月淡风轻的诗意。站在南宋石刻公园,寻觅  相似文献   

8.
<正>宁波“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向海图强”,是大运河的出海口,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商帮文化、海防文化、海洋渔文化和海丝文化等海洋特色明显。近年来,宁波港城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取得重要成绩。宁波3个遗产区进入“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姆渡、井头山等史前海洋文明遗址挖掘与保护取得重大成果,永丰库、庆安会馆等“海上丝绸之路”遗址得到良好保护,兴建了中国港口博物馆,举办了大量港口文化相关论坛、节庆,  相似文献   

9.
《宁波通讯》2008,(9):I0008-I0008
余姚市陆埠地处四明山北麓,姚江南岸,与七千年文化的河姆渡遗址隔江相望,是四明山革命老区之一,也是余姚东南重镇。 特色农业方兴未艾 陆埠境内农业资源丰富,山区、半山区和平原水网地相得益彰,南部丘陵山地;盛产毛竹、竹笋、茶叶,中部平原,以水稻种植为主,北部沿江低洼田,以发展稻田养虾和茭白、田藕种植为主。  相似文献   

10.
骨哨响处     
有这么一张航拍图,内容是姚江流域中段即河姆渡遗址所在区域,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初,也就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初期。当时,姚江岸边大片的农田正处秋收时节,成熟待收的金灿灿稻子铺满了姚江平原,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姚江平原上湛蓝的江水东流入海,有内河航运船冒着烟雾"突突"驶过,当地人所称的前头山旁边的河姆渡古渡口清晰可辨,渡口两侧自然村落依水而居,整个场景十分详和。从图上可以看出,河姆渡遗址正好位于姚  相似文献   

11.
宁波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港口物流业已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亮点和突破口。本文通过对宁波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结合国内外著名港口的发展情况,探寻出宁波发展物流产业的潜力和优势,提出因地制宜地发展宁波物流产业的对策。在广泛调研宁波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模式的基础上,与国内外著名港口城市物流业发展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以港口物流为支撑的宁波物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而结合宁波交通、信息、基础设施、产业等潜力资源,提出了差异性的发展宁波市港口物流业对策。  相似文献   

12.
港口经济作为宁波发展的特色优势,已经成为推动宁波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如何又好又快地推进宁波港口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宁波港口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加快"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宁波港口物流战略联盟、做强做优临港工业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惠珍 《特区经济》2006,(6):263-264
宁波口岸液化品贸易在国内遥遥领先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其发展受到政策、港口、市场瓶颈。要扭转不利局面,必须充分利用宁波口岸建设液化国际分拨中心的有利条件,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争取政策优势,加快联网监管,培育液化市场,大力发展国际中转贸易。达到近期将通过韩国中转到国内的液化品吸引到宁波,远期发展成远东乃至亚洲地区主要的化工产品中转基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力争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资源市场、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整合分工,相当于中国进出口总额一半以上的海外市场的营收体系以呼应国内经济,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官民结合的海外投资,推进民营企业"走出去"。宁波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分析其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情况对推动其他省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将建设宁波国际会展之都战略下,立足宁波港口优势,结合国际会展物流流程,提出适合宁波国际会展发展的会展物流体系优化思路及若干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6.
驱车走进河口街道滨海项目区,只见一座座风力发电塔正在并网发电,汇成黄河口一道靓丽景观;金兴盐化施工现场,挖掘机、装载机、各种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振宇沙蚕生态养殖、金兴盐化、华能河口风电、东营大正肉制品公司等项目已全面投产运营,金兴盐化投产以来已生产原盐ll万吨、溴素590吨,产值5000~元;华能河口风电一、二期总投资超过lO亿元,已开始并网发电……一个个火热的项目,一组组鲜活的数据,勾画出东营市河口区河口街道在蓝色经济区中重大项目建设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7.
王领  严佳楠 《科技和产业》2020,20(10):100-104
以港口经济为核心竞争力的宁波面临产业升级的新局面,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的机遇,宁波市提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进口贸易的方针。通过分析宁波市进口规模、进口经营主体、进口商品结构等现状,发现其进口增长潜力充足且存在必要性。依托进博会进一步开放进口将助力宁波产业升级,包括发挥制造业逆向学习与协同效应、促使农业增效提质、带动港口特色显著的服务业。同时政府应该推动进口便利化举措、完善进口精细化管理、营造一流的进口营商环境,为以进口促进宁波产业升级提供政策配套。  相似文献   

18.
方其军 《宁波通讯》2013,(10):88-91
河姆渡这片姚江畔的古老土地,位于风景秀丽的四明山北麓,西距余姚城邦24公里,东距宁波市25公里。姚江,连接河姆渡遗址、余姚以及宁波的城邦。从行政概念上讲,河姆渡遗址在余姚市河姆渡镇。如果是有心人,进入河姆渡镇的界域,那来自遗址的一声声召唤似乎愈加强烈。真的,那种精神的吸引非常真实。曾经一位骑自行车前往"朝圣"的人写道:"我静静听着车轮碾路面的声音,渐渐地似乎脱离于现世的时空,心境平和。忽然,心儿好像被什么箍紧,就像树枝被小鸟的爪子抓紧。"如此盛大的远古文明实证现场,被发现出于偶然。1973年夏天,余姚县罗江公社(现余姚市河姆渡镇)在姚江边上的渡头村兴建水利,以抵御洪涝灾害,挖土时意外出现大量陶片和  相似文献   

19.
牛国栋 《走向世界》2014,(26):70-73
经二路,老济南人习惯说是二大马路,是贯穿商埠东西的主要干道,东起普利门,西至纬十二路,长达3公里,比老商埠的长度还长.道路两侧法桐林荫,遮天蔽日.沿街商号林立,建筑风格颇具异国情调.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二大马路曾是济南最为繁华的地段.  相似文献   

20.
《走向世界》2012,(20):30-31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地球表面71%的广袤海洋是维护全球的生态系统,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获取发展资源的重要领域,是链接全球贸易和国际交往的交通要道,可以说,今天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拥有了未来。而由海洋经济发展而来的蓝色经济给山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整个山东半岛掀起了一股势不可挡的蓝色浪潮。从日照至潍坊。从潍坊至滨州、东营,然后从烟台到威海,再从威海到青岛。所经之城。所跨之地广而大。然而一路走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这个“大”就是蓝色经济所跨区域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