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非有效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概率最高,对系统造成的威胁最大。由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数值较小,故障信号信噪偏低,增大了选线难度,特别是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其接电流更小,因此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章引入信号处理方法希尔伯特—黄变换对故障特征量进行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比较其高频分量的一阶差分方向从而判断故障线路;并使用MATLAB软件搭建模型,模拟单相接地故障,通过对暂态零序电流分量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方向相反的故障线路,依据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非有效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概率最高,对系统造成的威胁最大。由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数值较小,故障信号信噪偏低,增大了选线难度,特别是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其接地电流更小,因此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章引入信号处理方法希尔伯特-黄变换对故障特征量进行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比较其高频分量的一阶差分方向从而判断故障线路;并使用MATLAB软件搭建模型,模拟单相接地故障,通过对暂态零序电流分量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方向相反的故障线路,依据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非有效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的概率最高,对系统造成的威胁也最大。由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数值较小,故障信号信噪偏低,使得选线难度偏大,特别是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其接地电流更小,因此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章引入信号处理方法希尔伯特-黄变换对故障特征量进行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变换,比较其高频分量的一阶差分方向从而判断故障线路;并使用MATLAB软件搭建模型,模拟单相接地故障,通过对暂态零序电流分量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方向相反的故障线路,依据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高频噪声对计算伸缩缝累计位移的影响较大,因此为了消除噪声影响,应对位移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并将高频噪声部分置零,即可将消除位移信号中由噪声引起的高频位移信号。文章以苏通大桥的伸缩缝位移数据为例,对该去噪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证明,该方法对伸缩缝位移信号去噪效果明显,能有效地将噪声与实际位移信号分离。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采集系统的不足会形成信息的损失,不能够补偿后期数字信号的处理。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经研究设计一种自适应微弱振动信号采集系统,使其可以随着被测信号的振幅将放大器的增益实时调节,进而将微弱的振动信号从中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6.
孙培刚  郑贵金  张全禹 《价值工程》2012,31(29):200-202
无线遥控系统主要包括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两大部分。发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主控信号的指令代码或电平通过编码器编码后送入发射器,通过其内部的调制电路完成对高频载波信号的控制,将携带控制信息的载波信号通过天线转化成电磁波发出;而接收系统则是将发射的电磁波接收,去除高频载波信号并解码,还原出控制信号后再对相应的电路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开发》2016,(3):11-12
本设计以程控增益放大器AD603为核心,通过单片机STC89C52控制各模块,实现了输入信号及环境噪声幅度自动调节音量的自动增益控制音响放大器。文章重点介绍了程控放大模块、噪声采集模块、有效值检测模块等主要电路模块。系统从mp3或信号源输入音频(100 Hz~10 k Hz)信号给程控增益放大器AD603,将信号放大输出,通过峰值检测电路检测出输出信号,并送给单片机AD采样,与理想输出信号数值进行比较,若有多偏差,则通过调整对AD603的增益控制电压,从而实现带动600Ω负载或驱动8Ω喇叭。  相似文献   

8.
井卫平 《活力》2004,(8):161-161
电压或电流等电数据经传感器转换成标准信号(0~5V或4~20mA).连接到输入仪表的接口.经抗干扰电路滤除高频干扰后送入多路开关。由CPU控制多路开关将输入通道的输入信号巡回送入放大单元。由高精度低漂移的线性放大器和微机自动控制校零的多路开关组成直流放大单元。有效地消除了因放大  相似文献   

9.
唐凡  郑晗  陈晨  刘小卫 《价值工程》2019,38(4):185-187
传统的去噪方法在去除噪声时,不仅会造成较大的模糊,还会影响图像的边缘信息。文章利用稀疏表示理论去噪,将包含噪声的图像分解成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由于噪声大部分都是高频信号,于是我们利用K-SVD算法仅对高频信号进行去噪,然后将去噪后的高频信号和原有的低频信号相融合。这样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对图像影响,为下一步的图像处理打好了基础。文章通过实验对比了传统空间域和频率域的去噪方法和NL-means去噪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文章内所述方法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较好的保留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0.
成果转化     
F-1频域激电仪1 简 介 F-1频域激电仪是一种新型物探仪器,其主要特点是同时向地下供双频电流,同时测量双频多参数,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丰富等优点。用于寻找有色金属矿,探测油气田、煤田、地下水等的电法勘探仪器,全部过程都是在微处理机的控制下进行的,具有放大器自动调零、自动增益控制和对自然电场及电极极差进行自动补偿等功能。 发送机同时发送双频电流,接收机同时接收双频信号,经富里叶相干检波,分别检出高、低频的虚、实分量。一次供电可测出高频实分量、高频相位、低频实分量、低频相位和实幅频率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直流电机进行数学模型分析,降阶得到其二阶传递函数,在Multisim中仿真,观察其瞬态响应特性,分析其稳定性;在labACT实验台上用运算放大器搭建电机模型,对仿真得到的结论进行验证、比较,计算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直流电机进行数学模型分析,降阶得到其二阶传递函数,在Multisim中仿真,观察其瞬态响应特性,分析其稳定性;在labACT实验台上用运算放大器搭建电机模型,对仿真得到的结论进行验证、比较,计算}目关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设计以程控增益放大器AD603为核心,通过单片机STC89C52控制各模块,实现了输入信号及环境噪声幅度自动调节音量的自动增益控制音响放大器。文章重点介绍了程控放大模块、噪声采集模块、有效值检测模块等主要电路模块。系统从mp3或信号源输入音频(100 Hz~10 k Hz)信号给程控增益放大器AD603,将信号放大输...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农业、化工、机械、炼钢、航天、通信、国防等各个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对电能各方面的研究应不断细化与深入。高频开关电源作为用电设施中重要的一部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线性稳压电源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稳定性较高、效率较高、开关耐受能力强等优点。文章主要阐述了高频电源开关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介绍了高频电源开关的基本原理及设计观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农业、化工、机械、炼钢、航天、通信、国防等各个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对电能各方面的研究应不断细化与深入。高频开关电源作为用电设施中重要的一部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线性稳压电源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稳定性较高、效率较高、开关耐受能力强等优点。文章主要阐述了高频电源开关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介绍了高频电源开关的基本原理及设计观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在labACT实验箱上,用放大器模块搭建一、二阶系统,然后通过给一、二阶系统的输入端加一正弦信号,测其稳态输出的频率响应,并对响应曲线进行稳定性分析,在稳定性分析中将用到基于Bode图和Nyquist图判定定理。  相似文献   

17.
在labACT实验箱上,用放大器模块搭建一、二阶系统,然后通过给一、二阶系统的输入端加一正弦信号,测其稳态输出的频率响应,并对响应曲线进行稳定性分析,在稳定性分析中将用到基于Bode图和Nyquist图判定定理。  相似文献   

18.
于霄鹏 《价值工程》2011,30(3):173-173
设计了一种增益可手动数字设置或程控设置且无调节电位器的宽带直流放大器。该放大器主要以单片机MSP430和继电器组作为电路的主要控制部分,由使用D/A转换器AD5545控制的放大电路、前级信号调理电路、后级功率放大电路和滤波器组成,实现了增益连续可调的功能。该放大器在0~60dB范围内连续可调,输出信号无明显失真,在0~5MHz范围内信号可放大60dB,最大输出电压为8V。  相似文献   

19.
高频保护在输电线路全线速动的保护中起到主要的保护作用,但是因为高频保护需要高频的信号耦合设备、专用收发信机等设备来配合工作,很容易出现异常故障。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从现场的运行维护角度考虑,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对高频保护中的误动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对继电保护现场的运行维护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生产过程中的检测和控制要用到多种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及相应执行机构。过程中的信号既有微弱到毫伏级的小信号,又有数十伏的大信号,甚至还有高达数千伏、数百安培的信号要处理。从频率上讲,有直流低频范围的,也有高频/脉冲尖峰。设备仪表间的互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