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伟芬 《价值工程》2012,31(9):11-12
产业转移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陕西省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是该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便捷途径。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陕西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选择,最后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2.
邓先军 《价值工程》2010,29(28):31-3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本文是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承接产业转移促进郴州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的思考,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志娟 《物流技术》2012,(17):126-128
区域物流竞争力是对区域物流的一个综合反映,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承接产业转移下的河南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SWOT分析,从政府策略、外部发展策略和内部发展策略三个方面提出承接产业转移中河南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策略,为河南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东"双转移"是生产要素长期向珠三角地区集聚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要素由集中集聚走向分散集聚的过程。广东"双转移"通过一定的产业空间组织,促进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交织发展,产生产业升级效应、区域城市化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和区域协调发展效应,促进资源空间再配置和产业空间重组。  相似文献   

5.
区域物流竞争力是对区域物流的一个综合反映,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承接产业转移下的河南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SWOT分析,从政府策略、外部发展策略和内部发展策略三个方面提出承接产业转移中河南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提升策略,为河南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区域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在区域发展的"极化效应主导"阶段,应从经济转型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功能分区、财政转移支付与产业内生能力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在"扩散效应主导阶段",可从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产业链整合与产业技术联盟、"四化同步"与统筹城乡发展等角度进行政策工具创新,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日渐活跃与频繁,它已经成为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起重要影响的经济活动之一。由于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及地域资源禀赋的多样性,我国现阶段的产业转移活动呈现复杂的特点。但国内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则起步较晚,理论研究相对落后。因此,探寻产业转移的规律不但是理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文章以污染密集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尝试对污染密集产业区际转移的动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污染密集产业转移的关键动因及一般动因。  相似文献   

8.
戴磊 《企业导报》2011,(21):108-110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重要标志,这一转移过程不但有利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而且能够有效拉动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全球产业转移的内在驱动力及发展历程,随后从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及经济增长潜力三个方面对我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产业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玉萍  马丛 《价值工程》2010,29(13):115-116
国家审计局原局长李金华曾指出"中国经济存在马太效应,地区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来越严重,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因此如何调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现代物流产业能够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促使企业与产业之间的合作,增加相关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市场的形成,让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间和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也正快速进行,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对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苏北地区应如何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产业转移的地区经济效应主要有优化效应、扩大效应和发展效应三种。影响产业转移效应的主要因素包括三部分:内部因素;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区域产业转移的发展关键在于区域互动的有效机制。构建一个符合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模型,有益于移出地和承接地政府区域产业转移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尽管目前我国流通产业已经朝着"集群化"的方向发展,但仍然有很多地方对流通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刻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流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本文以流通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流通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流通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有着鲜明的梯度性、渐进性和层级性,基于地区产业发展的这一特征,产业转移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业转移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必然的选择和结果。近年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变化必行。经济在区域之间梯度型变迁,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其重要的作用。借此机会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当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可能。我国各地区和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因此当前的产业转移不像国际产业转移具有规律性。从东、中部产业转移和承接现状分析看中西部承接具有内步性、长期性,应作为中西部发展的次要战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移升级",目的是提高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想观念落后,行政办事效率不高,人才难进,进来了却留不住.对此,提出如下对策:中西部要转变思想观念、政府部门要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要惜才留人,从而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加深,不同经济水平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已经屡见不鲜。经济发展的差距导致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国家之间的不同地区出现不同的经济水平,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变得更加频繁。文章分析了衡阳综合保税区和湘南产业承接区之间的有效融合,为其具体的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广西产业在桂台合作中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与台湾地区合作的历史机遇下,广西产业应何去何从?"东承西联,创新发展"--佩鲁的区域经济理论给了广西产业发展一个明确的定位.广西通过主动承接台资高技术产业,联合开发我国西部省份和东盟国家的丰富资源,加强高技术领域产业与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以发掘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实现桂台区域经济乃至泛殊经济区域、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献回顾和现实观察,本文指出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区经济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发达地区产业集群转移、扩散的时机,发展中地区应抓住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发展本地区的产业集群,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知识溢出、产业聚集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的发展和动态演进与知识溢出密不可分。不同的知识溢出方式对产业聚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知识溢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方式,进一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产业发展效应不是通过专业化和多样化效应,而是通过波特效应即竞争效应体现出来。竞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产业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从而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区域间产业分工的布局,改善知识溢出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企业知识水平和吸收能力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