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权激励作为公司内部薪酬激励机制的创新,是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薪酬激励模式,可以有效纾解员工与公司间的利益冲突。然而,目前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绝大多数为上市公司,实务界和学术界对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关注明显不足。有鉴于此,文章致力于探索和建立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深入分析了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难点以及必要性,揭示了虚拟股票激励的弊端、风险和实施要点,基于此,进一步提出实施虚拟股权激励的保障机制及建议,以期推动虚拟股票激励方案在非上市公司落地生根,推动公司经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激励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沪深股市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公司价值与薪酬激励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薪酬激励对企业价值的提升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公司价值与股权激励也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这说明股权激励也能明显的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本文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中对管理层实施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的有效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郝项超  梁琪 《金融研究》2022,501(3):171-188
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允许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对部分非高管员工进行股权激励,但设定激励对象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影响却鲜有研究关注。本文从公平理论视角分析我国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创新的影响,并依据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与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有效性假说与不公平假说。研究发现,总体上我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非激励员工因薪酬不公平而产生的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具体而言,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以及激励与非激励员工收入差距小的上市公司中,非高管股权激励弱化企业创新的影响明显小于其他公司;而在非高管员工覆盖比例较高的公司中,非高管股权激励计划弱化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存在。因此适当提高员工股权激励覆盖的范围可以减少激励员工与非激励员工之间因激励错配导致的薪酬不公平问题,有助于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创新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实施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从2010年第4季度开始,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节奏在明显加快,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公司成了股权激励的主角,一些刚刚上市不久的新公司也纷纷加入到股权激励的队伍中来,把公司高管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以此调动公司高管的积极性.国内不少关于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但并不显.说明我国目前的股权激励制度还不完善.本文以友阿股份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为例,来分析研究该公司的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是否过低,从而影响到股权激励的作用.并为其他公司的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06-2013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成功的草案为初始样本,在识别和划分股权激励计划动机的基础上,首先检验分别基于激励型动机与非激励型动机的公司非效率投资是否存在差异,然后进一步研究两种非激励型股权激励恶化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相比于激励型股权激励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资,非激励型股权激励却加剧公司的非效率投资;不仅如此,两种非激励型动机为了实现控制人收益的获取而进一步恶化公司的非效率投资。上述结果表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制度与公司投资决策之间关系受到公司制定股权激励计划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瑞 《财会学习》2016,(22):219-220
近年来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迅速推广,但安然事件等一系列公司丑闻逐渐暴露出该制度的弊端.股权激励在当代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施过程中也涌现出来大量的问题,部分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已被公司管理层看作是牟取利益的工具.本文从股权激励模式及相关理论出发,进一步论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配对法选取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实施股权激励与未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的业绩成长性之间的差异性与相关性.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明显,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具有更好的经营绩效.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多的上市公司通过实施股权激励来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计划的原因。本文发现,中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案有其特有的制度背景和公司动机。这些动机之间彼此具有相互作用,且公司治理的影响更为重要。与国外相类似,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是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不完善的治理结构、严重的代理问题也会使公司有动机选择股权激励,但是,部分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动机是出于福利的目的,股权激励没有作为代理成本的替代却成为代理成本的结果。同时,处于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公司越有动机选择股权激励。本文的贡献在于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对公司为什么选择股权激励进行研究,并发现了公司选择股权激励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 ~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股权激励、公司制衡和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熊市背景下,首先,股权激励形式对公司审计需求有不同影响,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与审计需求正相关,股票期权激励与审计需求负相关.其次,公司制衡与审计需求正相关;公司制衡与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审计需求具有协同作用,对财务报表审计的高质量审计师需求和审计费用需求没有协同作用.这一结论对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的相机选择和分析师在进行投资分析时对股权激励区分对待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肖淑芳  喻梦颖 《会计研究》2012,(8):49-57,97
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股权激励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公司的送转股水平和现金股利水平从公告计划前一年起显著高于非股权激励公司;上市公司公告股权激励计划对送转股和现金股利水平均有正向的影响,但从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来看,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较为适合自身的特征,但在送转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异常高送转",表明送转股是管理层眼中最大化其股权激励收益的更为理想的掘金工具。  相似文献   

11.
杨世羿 《财会学习》2018,(3):157-158,163
股权激励作为一项长期的激励机制,在西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有着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近年来,股权激励也开始在国内进行了大量地运用.股权激励对与企业的业绩增长有着积极作用,企业和政府也逐步认同了实施股权激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对GR公司股权激励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来探究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马慧  胡佳妮 《中国外资》2012,(8):132-133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实施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从2010年第4季度开始,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节奏在明显加快,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公司成了股权激励的主角,一些刚刚上市不久的新公司也纷纷加入到股权激励的队伍中来,把公司高管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以此调动公司高管的积极性。国内不少关于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但并不显。说明我国目前的股权激励制度还不完善。本文以友阿股份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为例,来分析研究该公司的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是否过低,从而影响到股权激励的作用。并为其他公司的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冀晓娜 《会计师》2013,(11):3-4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采用的一种长期激励措施,帮助企业有效解决股东和经营者的代理问题.有效的股权激励模式也成为上市公司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现状,分析影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关键因素,并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模式选择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决定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管理层股权激励决定因素的研究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以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为被解释变量,成长能力、公司规模、企业风险、自由现金流、股权制衡度、股权集中度及管理层任期为解释变量来研究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决定因素.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企业风险和管理层股权激励正相关且显著,公司规模、自由现金流及股权制衡度对...  相似文献   

15.
才凤玲  王纪平 《新理财》2007,(11):53-55
因新会计准则对股权激励费用化的规定导致股票期权可能难以行权,并非只是金发科技一家公司的烦恼。针对此问题,目前已有个别上市公司开始着手修改与调整股权激励方案,也有个别公司将股权激励费用视为非经常性损益,从而排除其对股票期权能否行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减弱代理问题,因此考察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应该首先直接考察它能否缓解经理人的代理问题,然后才是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利用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代理成本和公司绩效两个层面研究我国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可抑制投资不足行为,却加剧了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股权激励计划并不能显著降低经理人的在职消费,由此而带来的以ROA衡量的公司绩效改善也并不显著,这从两个层面说明我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以及围绕股权激励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作为长期激励机制的一种,股权激励通过授予经营者一定数量的股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公司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和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本文以此为背景,阐述股权激励的理论内涵并探讨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如何激励和约束公司管理人员,是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核心内容。2005年之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于非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手中,股东与代理人之间、大股东/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严重,难以形成有效的经理人员激励和约束机制。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使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这为股权激励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现代经济学理论中,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资产所有者对管理层实行的一种长期激励的薪酬制度.依照目前国内证券管理部门对上市公司股权制度的规定,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年薪主要是由基薪收入、风险收入两部分组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将管理层的个人收益与公司效益紧密联系,使管理层更加关心资产所有者的利益,以及公司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相似文献   

20.
英美等发达国家依据持有时间、激励对象、行权金额等,针对股权激励计划中的不同要素分类施策,并科学界定所得性质与征税环节,使个人所得税政策与股权激励目标高度契合。我国股权激励所得税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可在现行股权激励税制设计下,针对非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政策进行调整,考虑适当放宽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适用条件,实行分类分级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增加个人所得税政策涵盖的股权激励工具,提高政策适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