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献资料的回顾,系统分析了省际边界区的内涵、发展条件、影响和制约因素、发展策略等问题。目前,对省际边界区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框架,且研究区域多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研究方法上还存在着多定性少定量的问题。应加强对经济发达地区省际边界地区协调发展模式的研究;加强和重视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系统模型研究,为省际边界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中国省际贸易流量与贸易壁垒现状,发现中部区域的省际贸易流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契合。具体而言,中部各省份的产品及服务流出量略大于流入量,省际贸易循环以中部区域内部为集中点。当前,各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各区域贸易壁垒障碍尚未解决、各区域产业集群规模尚未成型、各区域经济循环规模作用尚未发挥、各区域基础产业运作优势尚未集聚等问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区域化合理分工、强化产业链效能,借助优势突破地域局限、健全基础设施体系,融圈入群建设城市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立足区域特色优势、推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创新贸易金融业务模式、催化省际贸易快速增长,加快贸易技术投入与优化升级、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于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协作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省际边界地区指那些资源富集区、革命根据地、民族聚居区的地区,而省际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却是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却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问题。目前,省际边界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交通“瓶颈”,产业结构趋同明显,市场无序竞争渐多,政府职能常常错位。本文认为省际边界地区开展经济协作的关键是树立一体化的观念,基础是交通对接,核心是市场共建、产业互补,落脚点是培育区域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4.
我国省际民族聚居区多数经济发展滞后,面对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以及地方政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要实现抱团发展,破解发展瓶颈以及地方政府横向合作的"中国困境",应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成立"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发起和鼓励成立跨区域行业组织、建立规范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体系和行为约束机制、设立区域合作试验区几个方面加强省际民族聚居区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与协调机制建设,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5.
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二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国内外资源的配置方面共同发挥作用。一、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共性与差异从贸易的演化来看,由省际贸易发展到国际贸易,二者除了依据的基本原理都是比较成本学说外,还有许多共同之处。1.都有关税和非关税现象。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是调整各个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重要手段,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样,也面临着“关税”与“非关税”的问题。省际贸易中的“关税”是指各个省对外省产品征收的各种费用,使省内外的产品在省内市场上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张国胜  刘政 《财贸经济》2016,(12):116-132
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2005、2012),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市场扩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并结合地方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渠道考察了相关机理.研究发现:企业的属地经营加剧了产能过剩并使得中国的产能过剩具有省级市场的属地特征,企业在省际之间的市场扩张能够抑制产能过剩.考察相关机理后发现:中国在省级市场内部存在诱导企业过度进入并加剧投资的影响渠道,这使得市场内生的产能集中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省际市场扩张能够强化企业竞争并影响其产能决策,市场内生的产能集中机制因而能够在全国发挥抑制产能过剩的作用.据此,通过以省级政府为重点完善顶层设计、鼓励企业在全国开展跨区经营、将全国性销售指标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依据等措施,完善中国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7.
侯传璐  覃成林 《财贸经济》2019,40(3):116-129
省际贸易对于中国应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风险,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促进全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关于省际贸易网络的研究却很薄弱。本文从网络分析的角度,基于2015年省际铁路货运量数据,分析了中国省际贸易的网络特征,并使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分析了省际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际贸易网络覆盖范围广且层次分化明显,省际贸易流向及规模不平衡;在省际贸易网络中,已形成了华北及东北子网络、华东及华中子网络、华南及西南子网络、西北子网络;各省区市的省内贸易、煤炭生产量、四大区域战略、各省区市之间的空间距离等因素对省际贸易网络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其中的积极影响因素,控制消极影响因素,促进省际贸易网络发展,为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李友亮 《江苏商论》2012,(5):107-109,113
省际边界县域是区域旅游板块的重要部分,提升其参与区域旅游的竞合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行政边界性屏弊制约和自身参与能力不足的现实困难下,省际边界县域要有效参与区域旅游竞合,应以寻找合作因素,促成合作实现为契合点,做好旅游流动顺畅工程,坚持开放理念,创建区域间旅游要素流动的无障碍空间,强力"育势"和合理"运势",实行区域内旅游项目、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9.
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省际人才竞争力的相关概念研究,然后对国内外学者对省际人才竞争力的涵义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与归纳,最后指出现有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贸易第一大国,但与贸易强国之间还有不小差距,发展进口贸易为我国由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了一个切入点。本文将从消费者异质性角度出发研究省际进口贸易总量和进口地区结构差异,并选取DLI指数衡量省际层面的消费者异质性。考虑到零贸易量问题,本文选取2000-2013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考虑到内生性和稳健性问题,本文将选取工具变量GDP含金量和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引力模型扩展的实证结果与本文理论以及传统理论相一致,实证检验结果也是稳健的,说明消费者异质性对省际进口贸易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结合交叉效应,可以为省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主要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多视角地考察了1990年代后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特征,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带人口主要选择迁向东部地带的基本区域模式虽然十分稳定,但也发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199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0元和6000元,分别是1990年代后期省际人口迁移比较有意义的人口迁入、迁出收入"门槛"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劳动争议的省际差异及其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资纠纷日益常态化。以劳动争议案件作为代表劳动关系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可以发现各省之间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的频率存在着显著差异。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的频率与经济转型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的定量分析发现,各省之间在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状况等方面的差距能够解释劳动争议案件的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13.
199O年代后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根据 2 0 0 0年人口普查资料 ,多视角地考察了 1990年代后期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特征 ,发现我国中、西部地带人口主要选择迁向东部地带的基本区域模式虽然十分稳定 ,但也发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 ;199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80 0 0元和 6 0 0 0元 ,分别是 1990年代后期省际人口迁移比较有意义的人口迁入、迁出收入“门槛”线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3-2013年的中国省际数据,分析了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及农用地总量及各组成部分的发展变化,并进行了省际差异的分析。结论发现:各省市土地面积总量、自然地理因素、城市人口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建设用地规模发展的省际差异;而各省市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以及产业结构的差别造成了农用地规模发展的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描述长江三角洲制造业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利用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2002-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实证检验了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面影响,但省际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要大于国际贸易,而且省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对低技术行业的经济增长效应要大于高技术行业.  相似文献   

16.
陈治  张所地 《商业研究》2013,(1):138-144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思想,依据资本积累效应和激励监督效应,构建基于变替代弹性的VES技术创新生产函数,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中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推动效应的省际差异。结果显示中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风险投资的作用效应具有明显的省际差异,中、西部地区加快风险投资发展步伐将有助于减少区域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7.
阮璐 《江苏商论》2001,(1):36-38
省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二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在国内外资源的配置方面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虽已走过了赤裸裸“的区域市场割据”阶段,但恶性竞争、重复建设、注重局部利益的“诸侯经济”依然存在,并一如既往地通过设置潜在的“省际壁垒”来分割市场。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后期中国女性省际流动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 1 990年 1 %抽样原始数据带 ,对 80年代后期中国女性省际流动人口流动的滞留时间、城乡流动取向、产业取向等行为用 Logistic回归进行了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女性省际流动的滞留时间、市镇乡流向、产业流向不仅受到她们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原籍地类型等微观特征 ,以及流动原因等微观因素的影响 ,还受到流入地和流出地和流出地经济状况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也对流动行为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勇  魏婕  王满仓 《财贸研究》2012,23(2):83-91
构建公共支出内生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对影响公共支出差异的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的差异是引起省际公共支出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其贡献率分别达到27.17%和26.18%;其后依次是公共服务环境、省际地理因素和公共部门的相对生产率。缩小收入差距、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环境便成为实现财政均等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