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土地批租制度的全面展开,土地批租中的众多违规行为也随之出现。土地出让收入的不合理运用和隐性损失,日益成为影响土地批租市场正常运作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参照了相关学者的研究后发现,将土地收入部分划拨给社保基鑫切实可行。这样做不仅符合相关的政策导向,而且对解决社保基金的资金不足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共土地、土地批租制度及相对独立的财政环境是香港土地财政产生的大背景。香港土地财政现象从1970年代初凸显,1980年代为其鼎盛期,此后土地财政收入占政府总收支的相对规模呈下降趋势,但仍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绝对主力作用。香港自1980年代中期起分别通过土地年租金、勾地表和基本工程储备基金等制度建设,完善了土地批租制度,较好地化解了土地财政问题。  相似文献   

3.
2010年,土地财政难说再见,怍有加快政府转型,才能更好地解决住房民生问题。 地方政府对土地收入的高度依赖 中国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严重依赖不是新鲜事。土地出让金规模已小容小觑。  相似文献   

4.
近日,浦东新区综合规划土地局与上海春申江实业总公司、日本山邦国际株式会社、上海港机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中、外企业,签订了年限、用途各不相同的总面积为10.49万平方米的土地租赁合同。这~举措已引起各方广泛的关注,有权威人士称,这必将会使今后浦东土地使用制度趋向合理、土地使用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浦东新区综合规划土地局土地处处长王鸿钧先生对此次采用土地租赁措施的背景情况作了介绍。王鸿钧指出,实施土地租赁措施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降低招商引资的门槛,是政府对于规划中优先发展的区域和优先发展的产业给予土地批租方…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日益凸显,为了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地方政府主要依靠土地转让、土地批租的运作来增加收益。“土地财政”既是财政窘困的无奈之举,也反映出当前土地利用制度的不足。本文对“土地财政”的形式、成因、规模和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地方“土地财政”问题困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郭桂萍 《北方经济》2012,(17):101-103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指出,"国家的资金或收入的源泉,由资本或土地构成"。作为"国家所特有的两项收入源泉,公共资本和土地,它们既不适合支付也不够支付任何大文明国家的必要开支;这些必要开支的大部分就必须依靠这样或那样的税收。换言之,人民必须从自己私有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缴给君主或国家,以弥补公共收入"。而土地增值税正是由土地的所有权发生转移产生的增值额开征的一种税,政府可以名正言顺立法规范,使之构成国家公共收入的来源。如何才能保证土地增值税的征收更加符合亚当·斯密的赋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深化、发展劳动价值理论,也必然要进一步突破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上的传统观念,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确立社会主义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深化、发展的核心,才能突破当前最关键的理论“瓶颈”。深化、发展劳动价值论。进而实现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创新,其思想理论意义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8.
物业税的效率目标要求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物业税改革的最大问题是土地出让金的改革。缴纳土地出让金,实施土地批租制,本是土地管理制度,但由于物业税的开征必然推动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产生了二者的协调难问题。本文就二者协同改革的必要性、具体方案进行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的收入形式具有复杂化和多样化特征,除凭借政治权力获得的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各种专项收入和政府性基金外,由于国家拥有或控制着土地、资源以及大量国有经营性资产,土地及国有资源出让、国有经营性资本的收益等也构成了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保障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收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土地问题是核心问题之一,特别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保障问题题更是重中之重。农民土地流转应在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下才能得到保证,通过完善和强化土地权责,才能使农民土地所有权实现最大化,解决土地流转中的各个难题,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国家应该创造更多的条件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