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建设广东文化强省为脉落,以海洋文化为切入点,重点论述了海洋文化在建设广东文化强省中的关键作用,把广东海洋文化的优势、特点,以及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列举和评述的方式贯穿结合,说明了海洋文化在建设广东文化强省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从提高渔民海洋文化素养,落实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加大海洋文化传播力度三方面,突出了怎样实现广东文化事业强省、文化产业强省、文化辐射强省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题非海洋经济莫属。海洋文化产业是海洋经济产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壮大海洋经济的一大助力。它还是海洋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为海洋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物质性基础。广东省想要实现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的跨越性目标,就应该建设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以促进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3.
<正>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20周年为新起点,进一步放大海洋优势、激发海洋价值,加快建设依海富民、向海图强、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海洋强省“发展海洋经济,是我长期致力和探求的一件事。”“做好海洋这篇大文章,是浙江省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这是2003年7月31日习近平为《海洋:浙江的未来》一书作序的话。此前的7月10日,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纳入“八八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华海洋文化具有世界海洋文化的一般特点,又不同于西方海洋文化的发展模式。中华海洋文化的特质凸显中华文化"和"的理念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价值取向,中华海洋精神可归纳为"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刚毅无畏,百折不挠;开拓探索,尚新图变;重利务实,吃苦耐劳;守海卫疆,死生度外;关注海洋,以海图强;敬海谢洋,人海和谐。  相似文献   

5.
宁波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根脉发达,资源丰厚。以河姆渡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龙"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以"梁祝"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王阳明、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术文化等璀璨夺目,光耀海内外。而作为重要地域特色的宁波海洋文化,更是种类丰富,传播兴盛。海洋文化是宁波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宁波城市文化的基本元素,是宁波城市灵魂和宁波精  相似文献   

6.
张开城 《特区经济》2011,(4):272-274
广东和浙江两省同属于沿海省份,都十分重视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两省海洋文化研究与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分析其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实效,对于搞好广东海洋文化工作,促进广东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兴国 《浙江经济》2003,(16):24-25
宁波海洋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经济优势独特、地位重要。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以来,全市海洋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港口运输业为龙头,以临港工业为主体,以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业为两翼,以科技兴海和依法治海为支撑,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海洋产业体系,不断壮大海洋经济总量,优化海洋经济结构,促进海洋经济和海洋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由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跨越。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是海洋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也是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经济建设的强省。广东海洋强省建设必须置于我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之下。海洋经济强省是海洋强省的基础与保障,广东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既要发挥现有海洋经济规模、海洋产业地位、海洋经济发展能力以及临近港澳、海陆协调发展等优势,也要挖掘海洋科技、遍及全球海洋国家华侨华人产业实力、海洋社会文化等综合潜力。在壮大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基础上,特别重视海洋产业的国际获利能力,不断提升其全球产业地位与竞争力,在实现海洋经济强省过程中为实现海洋强国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海洋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面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大力发展海洋文化的重要价值,增强国民海洋意识,让国民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海洋保护工作当中,提高海洋经济,希望能够为有关学者提供良好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赵小兵 《走向世界》2006,(12):133-133
2006年6月23日,由国家海洋局、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南区人民政府和市海洋节办公室承办的第八届中国青岛海洋节又一次如约而至。今年的海洋节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拥抱海洋世纪,共铸蓝色辉煌”这一主题,以“传播海洋文化,塑造青岛品牌,展示市南魅力”为基本思路,以“推广海洋科普,丰富市民生活,发展旅游产业”为基本定位,大力塑  相似文献   

11.
于雪 《中国经贸》2011,(4):55-55
河北省是我国的沿海省份之一,沿海的地理背景使其形成了类型齐全并独特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本文以人地关系为理论基础,对河北省海洋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日前正式获国务院批复,这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层面。经济发展不是单一的,它迫切需要文化的发展作支撑。文化凝结着历史,文化连接着未来。干百年来,浙江人孕育了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信仰文化、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文化、精美独特的海洋盐业文化、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文化,还有富含特色的渔业文化、港口文化……在“十二五”期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海洋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海洋经济"时代也已经到来。在经济与文化共生共荣的今天,了解和剖析现有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内涵的同时,发掘二者更深层次的联系,尤其是单向促进与相互促进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种观点,从海洋经济现状出发,首先分析当前海洋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以海洋文化为着眼点寻求解决方案,吸引金融支持,打造品牌文化,最终实现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型。  相似文献   

14.
南江:丝路通道与文化长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可 《珠江经济》2007,(2):70-74
南江,“岭南圣母”的出生地、泷水民歌的发源地、众多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的集聚地。以海洋为纽带的粤桂琼南江水系文化,具有独特的山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相结合的特征,与汇聚东西北三江的珠江三角洲文化、海外文化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15.
海洋文化产业是淅东区域(宁波、舟山、绍兴、台州)发展海洋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浙东区域在海洋文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有序地发掘海洋文化资源及其内涵,精心打造海洋文化精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推动浙东海洋丈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薛三让 《开放导报》2012,(2):102-105
南大陆岸线城市布及两广,都依托海洋谋划文化立市,又各显独特的魅力。本文以湛江为例,对几座海洋城市文化建设进行比较,分析突出海洋文化特色的发展定位,同时描述涉海文化立市的本质内涵,研究城市文化建设在普世层面上的感召、启迪和塑建,何以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泉源。  相似文献   

17.
衣华鹏  王庆  李旭东  高光辰 《特区经济》2006,210(7):145-146
通过对烟台城市形态空间演变过程的文化分析表明,烟台地区的海洋文化渊源有7000年之久,她不仅满足了沿海人民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且还影响了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并以城市形态的形式相当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烟台海洋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她以海洋为器对古代文化、当代文化、外国文化和本土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富有东方色彩的地域海洋文化。渊源的海洋文化与优越的自然旅游资源塑造了烟台市独特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8.
选取河北省2005—2014年各主要海洋产业的经济数据,采用灰色系统方法对其海洋主导产业进行分析预测,发现以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为首的海洋产业已成为河北省的海洋主导产业。随着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海洋产业结构在未来会朝向更加均衡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由主义精神一直是西方社会所崇尚的文化内涵,追求自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品质.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海洋文化”的思想家,黑格尔对人类在海洋文化构建中追求自身“自由”状态的本质做出了全面论述.我国是世界海洋文化史的发端,但是由于个人自由意识不强,导致海洋意识落后,海洋文化无法有效形成.只有激发民族的自由意识才能使国家的未来由陆地延伸至海洋.  相似文献   

20.
和谐海洋社会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态平衡、法制健全、文化繁荣的统一,实现人海和谐共处、双向给予,海洋活动中人际关系和谐,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可持续地利用海洋资源,海洋世界祥和安定,海洋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