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说唐朝诗人李白晚年游览洞庭、岳阳和金陵,泊舟采石江边,对月畅饮,见水中月影,探身去捉,堕江而没。后人据此建了李白墓、捉月亭。一些过往游人好在此题“诗”胡诌。明朝的梅之涣愤而题诗讽嘲:“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诗一首,鲁班门前弄大斧。”诗中“班门弄斧”一说,历来为文人、艺人所鉴戒:不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快讯》2013,(2):37-37
“荣太和烧坊”的诞生,需从茅台镇古老的茅酒烧坊之一“偈盛酒号”说起。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为“偈盛酒号”的茅酒倾倒,留下千古名句:万顷明珠一翁收,君王到此也低头。赤虺托起擎天柱,饮尽长江水倒流。1879年仁怀县大地主石荣霄、孙全太、  相似文献   

3.
《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和乐社会。三百余字的寓言,所以能诱人千古、余韵至今,魅力不在别处,在其想象力。  相似文献   

4.
程名 《今日重庆》2014,(13):40-41
山上山下“花果乡” 一说到巫山自然会让人联想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这里景色宜人,自然风光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马得 《西部人》2005,(1):25
有时,人生需要加法,追求名利、追求知识、追求成功、追求富贵这都没有错;但有时也需要减法,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老子》第四十六章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灾祸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过失没有比贪得无厌更严重的。老子说得很在理。宋代林逋在《省心录》中说:“饱肥甘、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饱食最美味的食品,穿着最舒服和暖的衣裳,不知节制的人一定会损害福气;挖空心思地积攒财物,以富贵为骄傲,不知道收敛的人一定会招致杀身之祸。在我看来,老子和林逋这两位智者劝导人们要知足、节制、知…  相似文献   

6.
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典出春秋时期,晋献公用屈立所产的名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送给虞国,得以借用虞国的道路进兵攻打虢国,结果一举吞并虞、虢两国。此计的关键在于“假道”,善于在合理的时机寻找“假道”的借口,善于隐蔽“假道”的真正意图。三国时期的刘璋开门揖盗,让刘备入川,结果自己丢了老命,也是古代战争中运用“假道伐虢”之计取胜的战例。  相似文献   

7.
赵珺  徐豪 《中国报道》2023,(7):16-17
<正>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辽河流域地处东北亚地区与中原的交通枢纽位置,自古以来,农耕文化、渔猎文化与游牧文化在此交汇,多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红山文化晚期的牛河梁遗址,是一个具有都邑规格的“圣都”,将中华文明源头追溯到5000多年前。红山文化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直根系”,敬天崇祖、崇龙尚玉等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元素均源自红山文化。  相似文献   

8.
《当代陕西》2011,(2):42-42
今年2月21日是谢子长逝世76周年纪念日。谢子长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毛泽东曾两次为谢子长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并亲笔写了碑文。  相似文献   

9.
做官与做人     
做人与做官,这千古话题,象大浪淘沙磨炼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官场上的弄潮儿。然而这一道德门坎是人生的第一步,学会做官要先学会做人,从这里开始,它是那样的神奇莫测。官德,德如海,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创建了自己民族完善而独特的道德体系。至圣先师孔夫子曰:“学而优则仕”。这话虽未尽善尽美,然而入仕前,总是要接受较长时间的人生教育。“三字经”、“千字文”、“治家格言”是专门题材,有些还请德高望重者当家教。基于此,我们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就是因为我们有自强、自…  相似文献   

10.
依山傍水的吊脚楼,清幽峻奇的峡谷风光,引人入胜的灵巫洞,扑朔迷离的白果原始森林。我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草场——红池坝,天下奇观——“夏冰洞”、“白龙过江”,千古之谜——“岩棺、栈道、野人”,以及有惊无险的大宁河漂流、源远流长的巫文化等巫溪的自然、人文景观,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1.
小燕 《中国西部》2011,(3):90-97
“山蕴魂乎渝水,水聚魄于巴山”。在这片夺天地造化的世外桃源,任何游人都恨不得羽化成蝶,轻振灵翅;幡然翱翔,似乎一瞬间穿越了千年的岁月,看到了巫山神女瑰丽的云衫;感慨着白帝城托孤的千古悲谅;更俯瞰钓鱼城千古不屈的脊梁。置身这巴山渝水中,乘一叶独舟漂在红梅相伴的柔波中,远眺巫山之巅白雪皑皑;近观白鹤石梁不朽诗篇,真是巴渝沧桑看不尽,“山气巃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巖兮水曾波”。  相似文献   

12.
2010-2020,十年。 红颜为之老,青春为之褪色。 十年所能改变的何止些许,回溯2000年,“苹果”只是水果,“围脖”还是布料,MP5查无此词,开车导航闻所未闻……  相似文献   

13.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数千年人类文明的雨露滋润,催生出锦世繁华的秦淮明珠;石城虎踞,钟山龙盘,古往今来,多少才杰俊彦在此写下了传世华章。在这山水城林之中,在这钟灵毓秀之处,有一座以科技引领未来的园区,这里有历史的风雅,有创新的灵动,有智慧的舞台,这里就是为“创业者创造成功,为成功者铸就辉煌”的南京高新区。  相似文献   

14.
严荣华 《产权导刊》2009,(10):77-77
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通俗的解释就是“杀鸡做猴”、“敲山震虎”。古往今来,军队的将帅们常用此计树立威严,严明军纪。大国往往以此威慑小国就范,不战而胜。春秋时期,齐相管仲为了降服鲁国和宋国,建议齐桓公先攻下弱小的遂国,鲁国畏惧,立即谢罪求和,宋国见齐鲁两国联盟,也只得认输求和。  相似文献   

15.
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之“混水摸鱼”原意是,在混浊的水中,鱼晕头转向,乘机下手,可以将鱼抓到。运用此计的关键是一定要正确分析形势,主动去把水搅浑,使情况变得复杂,然后借机行事,捞取实惠。赤壁大战后,曹操为了防止孙权北进,派大将曹仁驻守南郡。刘备乘周瑜、曹仁激战正酣之时,“混水摸鱼”攻取了南郡。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80年代,原河南省辉县县委书记郑永和离而不休,组织离退休老同志成立“辉县市老干部服务队”,帮助群众治虫、治水、治山,脱贫致富;全国人大常委范敬宜说他是“政声人去后,伟业千古留”。90年代,他倡导和帮助市委、政府修建像红旗渠那样宏伟的  相似文献   

17.
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之“擒贼擒王”,语出唐代诗人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此计的意思是摧毁敌方主力,擒拿敌方的首领,就可以瓦解敌方的整体力量。  相似文献   

18.
徐家钏 《浙江经济》2009,(15):60-61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钱江潮水一线牵,春潮做伴好还乡”。其磅礴的气势和壮观的景象不仅成为一道闻名于世的自然景观,更成为一种“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浙江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沈飞 《今日重庆》2008,(5):78-79
“千古巴渝,百年一汤”——重庆火锅,起源于清末民初纤夫、船工民间饮食。历经百年演绎,更以其张扬的个性、刚毅的潜质,迅速成为中国特色民族餐饮的引领者。今天的“重庆火锅”,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餐饮名词,而凝聚着重庆两江水岸浓郁的巴渝民俗文化。这种火辣激情的文化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打着“重庆制造”的标牌,  相似文献   

20.
杨博 《中国西部》2012,(7):72-75
眉山是”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的家乡,启山园苏东坡而闻名天下。在那次大地震中,文脉纵横的居山也受到冲击。眉山,同样以灾后重建的成绩向来来昭示,一个崭新的届山正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