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目前国内市场来看,传统的甜酒加工企业向干酒加工企业转型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干酒质量的问题、销售渠道和网络的关联性开发问题等等。2007年白洋河确立了在“保证甜酒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干酒在销售中所占比例”的运作思路。白洋河的转变,为葡萄酒企业从甜酒向干酒转型提供了一种模本。  相似文献   

2.
《糖烟酒周刊》2005,(20):25-25
“一千零一夜”加大西南市场开发力度;浙江金华,白洋河甜酒走俏;进口酒以品酒引导消费;华夏长城引导上海市场干红包装;澳洲酒业打造澳洲专卖红酒。  相似文献   

3.
在浙江地区,餐饮终端竞争激烈,由于餐饮终端被几个大的资本运营商所买断。因此,红酒品牌要进入酒店等终端必须支付巨额买店费,所以很多二线红酒品牌都将运作重心转移到商超上来。希望借助商超运作来打开浙江市场。白洋河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4.
随着半汁酒6月30日被强令禁止在市场上流通,南宁葡萄酒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外来品牌和地产品牌高低端市场对峙现象明显。外来品牌主要是长城、张裕、王朝等,它们集中在高端市场,虽然也都有甜酒,但价位很高,销量不大;而地产的以永福山、都安等品牌为主,它们几乎垄断了低端红酒市场,销量很大,集中在县级市、城乡接合部以及大部  相似文献   

5.
王克亮 《糖烟酒周刊》2004,(33):A030-A031
王朝是南京市场上的第一品牌,打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为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连部队系统对王朝的产品都喜爱有加。长城在南京市场上升势头很猛,尤其是在餐饮终端的表现使得大家相信长城将会挑战王朝的地位。威龙也是市场上的强势品牌之一,但其主要畅销产品集中在甜酒这一块,现在由于南京市区甜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品牌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在寻求品牌升级。但对于众多本土品牌来说,如何在市场上塑造一个成功的高档品牌形象却是一个大课题。长期的价格战策略以及普遍存在的消费者心理使本土品牌的低价形象不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变。除此之外,在品牌塑造的策略与技术方面,本土品牌也有很多要向国际品牌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冷饮争霸战     
低端与高端的战略转换 炎炎夏日,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冷饮市场也迎来了一年中的最高峰。大街小巷冷柜里都堆满了琳琅满目的冷饮品牌。冷饮市场经过十余年发展已渐人成熟,冰淇淋的消费也被细分为不同层次的市场。在三分天下的国内冷饮市场,外资企业占领大部分高档市场,大多国有、股份企业位居中端,乡镇企业和部分私营企业占领低端市场,恍如三国争霸。  相似文献   

8.
陈升 《商界领袖》2003,(6):54-54
随着我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发现,当代表国家服装产业实力的中国男装业开始加大向品牌经营转化力度时,国内男装的中高档市场,大部分已是外来品牌的天下。  相似文献   

9.
大约从2001年才开始大兴风雨的高档白酒竞争,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面对新兴高档品牌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高档白酒也开始了防御措施,茅台上市后,在雄厚实力的支撑下,市场攻势明显加强,五粮液也推出了价格更高的产品,剑南春则以金剑南的强势进入市场。可以说,在高档白酒的市场上,新兴品牌与传统品牌正以短兵相  相似文献   

10.
《糖烟酒周刊》2005,(25):B006-B006
在哈尔滨,地产品牌龙江龙、玉泉占据了中低档市场的主导地位,外地品牌很难超越地产品牌的优势。相反,地产酒在高档市场处于弱势。因此高档市场成为外地酒较好的切入点。目前,哈尔滨高档酒市场的主流品牌有五粮液、茅台、水井坊等,价格600元以上白酒品牌集中度更高,如五粮液“一帆风顺”、新五粮液68&;#176;等。对于高档酒的渠道选择,两位嘉宾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据商务部统计,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国内市场比美国高51%。  相似文献   

12.
区绍熙 《新财富》2004,(1):96-96
近年,不少球杆品牌在国内大力推广,争夺市场,其中最成功的例子,莫如Honma,它成功塑造了高档球杆的形象,广受欢迎。但除此之外,球杆中还有高档的“小众口味”品牌存在,由懂得欣赏的球手去追求,比如球杆套装中的两大极品——Kasco Royal及青木功设计的Vex。  相似文献   

13.
一个成功的高档白酒品牌可以看作是白酒企业在市场上的“VIP”标志。如果想看一个白酒企业的实力,那么可以看看这个企业的高档品牌在市场上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4.
“本土日化是在夹缝中生存”,这是许多本土日化品牌的高管都曾有过的抱怨,并且随着国际日化品牌向二、三线市场延伸,国内日化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收缩。抱怨之余,也有本土日化品牌的高管通过分析彼此的差距寻找突围之道:国内品牌只研究渠道不研究消费者,外资品牌更注重研究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王正坤 《糖烟酒周刊》2005,(2):A018-A019
上期杂志中《五粮液、茅台直奔终端!?》一文提到,五粮液、茅台2005年的一个“工作重心”是要加强对终端的运作力度,业内认为,这种提法对整个高档酒市场必将产生深远影响,一些刚在市场上成长起来的高档酒品牌将会面临巨大压力,对于这些品牌来说,只有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将要到来的老牌名酒的冲击,才有可能在高档白酒市场上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6.
雕爷牛腩     
《品牌》2013,(10):80-81
在餐饮业整体遭遇寒流的形势下,高档餐厅业绩一蹶不振,有些高端餐厅甚至已经倒闭,而中低端餐厅受原材料以及租金、人工、成本上涨的困扰.日子也并不好过。以国内知名餐饮品牌湘鄂情来看,自从支撑盈利的高端餐饮业形势发生剧变后,湘鄂情一直在调整餐饮主业的方向和步伐,企图在国内走并购路线占领区域优势品牌,同时将湘鄂情这一高端品牌输出海外。在这种哀鸿遍野的市场环境下,总会有顽固分子在劣势下实现华丽逆袭——雕爷牛腩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糖烟酒周刊》2006,(20):2-2
近年来,国内葡萄酒以15%的速度增长,这是多品系葡萄酒共同作用市场的结果。对于葡萄酒业众多品牌来说,虽然市场增幅很大,但近几年强力入市的新品牌也不少。在这种隋况下,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期能在未来的市场博弈中拔得头筹就很容易理解了。目前,干酒是众矢之的,为数不多的卖点已被众厂家瓜分殆尽;普通甜酒利润低薄,不足以实现企业寻找新利润源的“沉重”目标。于是中高档甜酒就承担起寻求差异化生存空间,做企业产品体系中“奇兵”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进口葡萄酒和烈性酒不断加大在国内市场的投入力度.其运作方式也逐渐从最初的窄众直接推广向规模化分销转变,销售区域也从沿海发达城市逐步向中部二三线城市扩张.且在企业数量、质量以及产品品牌、种类等各个方面均有大幅增加的同时.还吸引了一大批国内优势代理商的加入。随着国外企业对国内市场的日渐熟悉.其开始注重对单一品牌品种的培养与塑造.  相似文献   

19.
王凯胜 《糖烟酒周刊》2005,(21):B028-B028
餐饮终端买断普遍存在于杭州、广州、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在无锡,这种模式也已经成为中高档白酒的主流运作方式。口子窖目前是无锡市场中档酒的第一品牌,洋河“蓝色经典”进入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依靠良好的品牌传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张兵  聂万翔 《商业时代》2004,(16):14-19
国产润滑油在低端市场价格战泥淖中苦苦挣扎,国际品牌垄断 的高端市场形势一派大好。被美孚、壳牌等国外品牌垄断的高端市 场只占整个市场20%的份额,却拿走了80%的利润! 国内润滑油品质不比同级别国际品牌差,并且还充分考虑到国 内特殊的用车环境,更适应国内中、高档汽车的使用。而国际品牌 往往按照欧美的使用状况设计产品,所谓的高品质在“中国国情”面 前往往大打折扣。 “只有自主品牌的发展才能改变外资品牌暴利时代。”国内润滑 油品牌的迅速崛起,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实惠就是可以用较低的 价格购买到高品质的润滑油。去年在所有石油制品都涨价的情况下, 国外品牌开始大幅度降价,其原因正在于国内品牌的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