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已被认为是世界的“制造工厂”,但在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上,只是处在中低端的位置,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居多。从总量上看,中国的制造业产值目前仅占全球市场的5%,而日本所占的比重是15%,美国是20%。  相似文献   

2.
《民营视界》2004,(3):1-1
中国真的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了吗?中国离世界制造中心还有多远?2001年世界500强中,中国无一家制造企业上榜。2002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值占全球GDP的3.7%,是美国的11.5%,日本的20%。中国并未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3.
朱润柏 《特区经济》2014,(6):134-135
16世纪以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出现分野,东方的科学技术越来越落后子西方,历史称之为“李约瑟之迷”,进入21世纪后,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出这个迷团。2011年,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为1.78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贸易也是如此,201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8670亿美元,美国为38628亿美元,也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分析这个大逆转的厚因,一是从体制上解放了了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举;二是对外开放;三是坚定不移地贯彻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国策;四是融入了了全球的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4.
金三三 《现代乡镇》2012,(11):84-99
数据说话:“中国制造”的“世界第一”竞争力指数在被评的26个国家中排名第一 开篇,先向读者引用四个“据”。 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数据,至2010年,中国制造业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制造业的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报道说,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有望在明年超过美国,结束美国一百多年来在全球制造业保持的支配地位,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然而,这则消息在国内并未引起应有的提振效应。当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在经历严峻的寒冬,不少出口企业濒临破产。在此背景下,加速中国经济转型的呼声又起。相关部门已经增调了中小企业信贷额度,并调整了出口退税,但显然还不够。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报道说,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有望在明年超过美国,结束美国一百多年来在全球制造业保持的支配地位,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然而,这则消息在国内并未引起应有的提振效应。当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在经历严峻的寒冬,不少出口企业濒临破产。在此背景下,加速中国经济转型的呼声又起。相关部门已经增调了中小企业信贷额度,并调整了出口退税,但显然还不够。  相似文献   

7.
陈洪 《宁波经济》2011,(4):22-23
根据估算,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总产值占到了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9.8%,而美国是19.4%,根据这个数据,中国是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然而目前我们面临的大环境的变化,就是中国正在进行的转变生产方式以及经济结构的使命。企业都感受到了劳动成本的增加,市场上的涨价行为又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被认为是世界的“制造工厂”,但在全球制造业的产业链上,只是处在中低端的位置,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居多。从总量上看,中国的制造业产值目前仅占全球市场的5%,而日本所占的比重是15%,美国是20%。要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技术含量,仅依靠传统的生产要素——设备、资金、人力显然已经不够,我们迫切需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知识。在制造业的整个流程中,凝聚着许多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由于美国经济快速走弱,中国势将于明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这比预期提前了4年。这一巨大飞跃是由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透视(Global Insight)提供的预测所显示的。中国明年将占全球11.783万亿美元制造业增加值的17%,而美国将占16%。去年,美国仍名列榜首,占全球总值的五分之一。中国位居第二,占13.2%。  相似文献   

10.
《沪港经济》2008,(10):9-9
近日,郎成平宣称中国远非制造业大国,而是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他认为中国每创造出1美元的产值,同时也替美国创造出9美元的产值。这9美元的差价,是美国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的6大环节创造出来的。在这个“6+1”的产业链中,美国掌控6,中国掌控,真正拿到大头的是美国。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尤其给中国制造业造成了冲击。在此背景下,开发新一代制造技术,提高企业的柔性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就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改进产品功能、提高产品质量、缩短开发时间、降低生产本、完善售后服务已成为制造业面临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2.
产值的变化 据台湾“经济部统计处”资料显示,2008年台湾制造业总产值为新台币13.11万亿元,较2007年衰退0.70%。制造业内分类产业中,占比重最高的电子零组件制造业产值达到3.11万亿元,较2007年衰退5.97%;其次的化学材料制造业,2008年产值则达到1.85万亿元,较2007年衰退2.85%;占比重排名第三的基本金属制造业,则较2007年增长6.96%,是前三大主力产业中,唯一呈现正成长的产业,产值达到1.74万亿元。另外,石油及煤制品制造业受惠于2008年上半年油品价格高涨推升产值,  相似文献   

13.
邵慰  王焕杰 《特区经济》2009,(2):262-263
2007年爆发美国次贷危机的愈演愈烈,现在已经演变成全球的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生存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在次贷危机的背景下分析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曾经将比较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中国制造业,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飙升,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正历经“寒冬”。长期以来凭借高度专业化和价格竞争为利器的制造业集群进入了低谷和调整期,甚至可能对中国制造业造成致命打击的全球第四次制造业转移正从中国启动。由于缺乏自主创新,中国制造业不仅难以实现整体升级,  相似文献   

15.
蒋瑛  谢勇  常群 《亚太经济》2023,(2):75-86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出台一系列制造业回流的政策与措施,以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弱化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构建2000—2021年中国行业层面的供应链风险指数与美国制造业回流指数,并基于中间品贸易的视角探究两者间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美国制造业回流将阻碍外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弱化中国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加强中国对国际市场中间品供给与需求的依赖;也会通过中高端制造业回流的集聚效应降低中国对国际市场依赖的多元化程度,进而对中国供应链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他们     
郎咸平对中国制造痛心疾首近日,郎咸平宣称中国远非制造业大国,而是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他认为中国每创造出1美元的产值,同时也替美国创造出9美元的产值。这9美元的差价,是美国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的6大环节创造出来的。在这个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新年伊始,中央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精神”。而我经过长时期对国有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正试图进入中国装备制造业,其目的已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市场,同时也意欲把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要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角度在中国整合市场和资源,从根本上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中国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其力度、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8.
张伯旭 《首都经济》2009,(11):79-80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主动力,是经济拉动能力最强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中的比重不到30%,仍远低于美国41.9%,日本43.6%,德国46.4%的比重。在此形势下,今年2月4日审议通过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将装备制造业定义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将通过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导向,集中出台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提振装备制造业,确保装备制造业平稳发展,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升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美国开始逐步调整制造业经济发展模式,将研发与生产都留在国内,自2011年开始实施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引领全球制造业转向,争夺未来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中国可以借鉴美国。  相似文献   

20.
庄芮 《亚太经济》2013,(5):51-55
美国重振制造业的关键领域并非传统、低端的制造业,而是意欲引领全球制造业的未来,因此,美国重振制造业对中美贸易规模总体影响不大,但进出口结构变化不一;美国重振制造业将对美国在华新增直接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在华美资存量会保持稳定,但新增美资的规模或比重可能下降,与此同时,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尤其是对美制造业的投资可能增加,由此导致中国FDI净流入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