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1月27日和28日,东盟国家第四次首脑会议在新加坡召开,会议期间签署了《1992年新加坡宣言》、《有效普惠关税协定》以及《东盟加强经济合作的框架协定》,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内容便是从1993年1月开始,15年内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FreeTradeZone,AFTA)。1994年9月  相似文献   

2.
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规则下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有着特殊的优越地位。深入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的意义尤其重要。通过概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签署的法律文件,对《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定》等一系列协定进行研究和法律分析,提出广西应对的经济和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1992年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上,当时的会员国一致决定,东盟将从1993年1月1日起到2008年的15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技革命涌新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首2000年,信息技术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绘制成功,纳米技术愈加受到各国重视。这一系列事实表明,世界科技革命开始向更高的阶段迈进,新的科技浪潮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蓄势待发。  欧盟首脑会议今年6月通过建立“电子欧洲”的行动计划,八国首脑会议7月通过《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东盟各国领导人11月签署了“电子东盟”框架协定。这些标志着各国已就信息技术的战略意义达成共识,全球信息化趋势已不可阻挡。另外,全球因特网用户现已接近4亿;“数字地球”已悄然成型。世界正在进入以…  相似文献   

5.
自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以来。双方相继于2005年7月、2007年1月和2009年8月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保证了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  相似文献   

6.
东亚经济一体化及东北亚经济合作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亚地区推进正式的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在增大.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日本一新加坡EPA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以及"东盟+3"(即"10+3")体制,从多方面进行着经济一体化的活动,而且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届"东盟+3"首脑会议上,韩国的金大中总统建议把东亚自由贸易区作为长期目标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7.
东盟经济共同体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第9次东盟首脑会议上,东盟国家一致同意了在2020年建立东盟共同体(AC)的雄伟蓝图。届时,东盟将成为由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社会与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构成的东盟共同体。而在2004年11月通过的《万象行动宣言》中,东盟又对这一构想进行了进一步的确认并将付诸实施。本文主要分析东盟经济共同体(AEC)产生的背景,阐析其发展的路径选择,指出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英 《山东经济》2003,(4):62-63
本文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角度分析了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加剧中国与东盟对出口市场的争夺,同时还会影响中国对外资的吸引。  相似文献   

9.
覃合 《改革与战略》2003,(12):63-66
2001年11月,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达成共识,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时隔一年,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0.
刘为元 《中国经贸》2014,(17):38-40
投资协定协调是国际财政制度协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投资协定协调已经成为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协定协调的现状及差异性,分析投资协定协调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定协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贸易与金融     
在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关系的加强,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的开展,将创造出地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东北亚三个经济大国———中国、日本和韩国均已在建立地区货币互换机制的问题上与东盟达成共识,而中国更是领先一步,首先提出了与东盟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设想。在中国朱总理的提议下,于今年3月成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正在就加强双方经济联系,包括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积极探讨。中国和东盟如果能建成自由贸易区,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巨大的共同市场,不仅…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云南企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大踏步地走进东盟市场。一、云南与东盟国家贸易现状云南与东盟国家的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是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它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4.
梁继军 《广西经济》2009,(12):15-16,34
在全球经济仍不景气的情况下,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不断推进,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广西应当抓住机遇,扩大与东盟各国在投资、贸易、服务等多方面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拓宽各方的发展空间。笔者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概况、东盟各国的产业现状和资源特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发展与东盟各国的服务贸易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广西与东盟各国进行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比较低,但服务产业互补性强。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合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主要困难。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对广西发展与东盟服务贸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双重契机下推进广西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2月,我国从有利推动扩大内需和促进长远发展出发,制订了《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2010年1月1日,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建成期。这两件大事将为我区加速发展优势产业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带来双重契机。在此,对新契机下衔接好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开放新环境,加快我区优势产业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提高湖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经济》2003,(11):19-21
2001年11月6日,朱钅容基总理在第五次东盟首脑10+1会议上,提出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FTA)的构想,得到东盟各国的认同,2002年11月4日,我国政府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它的签署标志中国与东盟FTA谈判正式启动,并定于2004年6月结束。2005年正式实施双方的关税减少计划,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这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我省如何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所带来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湖南在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果与影响符周仁由于东盟自由贸易区至今仍只是个待实施的计划,所以它的效果与影响都只能是预期的,我们只能依据东盟的现存实际情况,结合自由贸易’Z的计划来讨论这个问题。区外贸易远重于区内当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被宣布时,并未引起外界...  相似文献   

19.
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 二十多年来,东盟坚持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一)贸易合作。建立了区域特惠贸易制度,促进成员国间的商品流通,互通有无,取长补短。1977年2月东盟五国外长在马尼拉签订了《东盟特惠贸易安排基本协定》,决定采取削减贸易关税、废除关税对外贸的限制、签订长期贸易合同,为区域内贸易提供低息贷款,鼓励各国政府优先购买东盟商品等措施。1987年12月在马尼拉召开第三次东盟国家首脑  相似文献   

20.
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其闻,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领导人共同发布了 《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的联合声明》,正式启动这一覆盖16个国家的自贸区建设进程。RCEP是以东盟为主导的一个新的自由贸易协定组织,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新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