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乡镇企业》2002,(10):35-35
就业岗位多,准入门槛低,用工制度活,浙江乡镇企业已成为吸纳城乡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迄今在乡镇企业从事二三产业的员工已达929.52万人,从业人数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均居全国首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充分就业的战略决策带了一个好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现有各类所有制企业108万家,为大批城乡富余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和再就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据统计,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员工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比重已达到42.83%,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于乡镇企业,在20岁至40岁这个年龄段的农村青壮年中…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丹阳企业用工紧缺,江苏省镇江市和河南省平顶山市两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手创新劳务对接模式,变企业与劳动力单线对接为两地政府、用工单位与劳动力多方联合。两地劳动部门不仅负责劳动力的输入和输出,还对劳动力进行跟踪和贴身服务;企业不仅要对劳动力负责,还要接受两地劳动部门监督。在一个多方联合的平台上,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问题从事后维权变成了事前保护,企业用工也从“企业问题”提升到“政府事宜”。  相似文献   

3.
企业如何做好劳务用工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劳动力市场日趋成熟,劳务用工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劳务用工的管理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一、劳务用工的法律依据劳务派遣是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出现的新型用工方式,  相似文献   

4.
企业自主招工,劳动自由择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是在建国以后近四十年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劳动力基本上都在市区、县劳动部门层层批准下达的劳动计划范围内进行招收,基本上不存在用人单位与劳动双向选择的可能,这种用工制度不仅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为今天的劳动制度改革和全面建立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以来,经济形势好转的趋势日渐明朗,部分企业用工需求大幅提升.由于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导致许多企业都难以找到劳动力,最终形成了众所关注的"用工荒".  相似文献   

6.
为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就业对接模式,10月28日,浙江省东阳市举办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推介会暨企业用工洽谈会。在本次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推介会和企业用工洽谈会上,共有50家用人单位(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500个,600多位未就业农民参加了洽谈会。此次推介会当场录用了212名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煤矿企业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劳动力,实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能够提升煤矿企业生产效率,能够根据基层建设与矿井生产的具体要求来实施定员审批制度,但是,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谋求一己私利,常常存在着规避用工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用工程序,还会影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主要分析煤矿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经济界》2011,(6):82-94
本文是今年6月完成的1,053位企业家参与的“企业用工情况专项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企业家认为今年以来企业用工成本呈持续上升的态势,二季度企业缺工情况依然严峻,生产岗位仍是缺工最严重的岗位。三季度企业计划招工人数有所上升,男性劳动力及18-3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更受企业欢迎;企业招工难问题依然突出,期待政府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9.
《经济界》2011,(5):80-96
本文是今年6月完成的1,053位企业家参与的“企业用工情况专项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企业家认为今年以来企业用工成本呈持续上升的态势,二季度企业缺工情况依然严峻,生产岗位仍是缺工最严重的岗位。三季度企业计划招工人数有所上升,男性劳动力及18-30岁年龄段的劳动力更受企业欢迎;企业招工难问题依然突出,期待政府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失业率居高不下,劳动力资源严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企业竟在为招不到合适的工人而犯愁,这其中原因何在?日前,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盐城市包括国有、民营、个私以及外资企业在内的十多家企业,结果发现,“招工难”问题在全市各类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民营、个私企业尤为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应力争在用工管理上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  相似文献   

11.
王波 《中国就业》2013,(7):62-62
6月14日,永宁县劳动就业服务局组织职工在利民广场设立招聘咨询点,为三弦(宁夏)世界穆期林城运动管理有限公司开展人员招聘和宣传工作。三弦(宁夏)世界穆期林城运动管理有限公司将于近期投入运营,需求保安、保洁、餐饮服务等工作人员315人。为帮助企业及时招聘到所需的工作人员,就业局组织人员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并专门设立招聘会,进行现场宣传咨询、招聘。通过一上午的宣传招聘,共达成就业意向115人,发放宣传资料和职业快讯256份,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用工和城乡劳动力就业。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企稳回升,企业用工需求增大。2010年,莱州市可利用岗位资源约11000个,通过自主择业、市场配置、政府扶持等方式解决岗位空缺8000个,但仍有岗位缺口3000个。可利用富余城乡劳动力14515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0256人(外来务工人员已基本实现就业)。由此可见,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3.
正为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在市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袁州区就业局在劳动力较多的4个重点乡镇设立了"乡镇招聘专员"。乡镇招聘专员专门负责为企业提供招聘服务,经常摆摊设点,走村入户开展送岗位、送信息活动,组织用工企业深入农村与求职者进行面对面招聘,让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  相似文献   

14.
近期,山东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1025家企业和1.9万名农村劳动力通过问卷的方式,就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求职意向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从中看出,今年企业用工需求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农村劳动力求职意向有了新趋势。  相似文献   

15.
何谓“1小时经济圈”?它主要是指:以工业园区或各类用工企业为核心、依托农民现有的主要交通工具,以1个小时的通勤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圈,以这个圈为基本的工作、生活范围,在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导下、在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下,逐步形成一个具有明显的县域经济发展聚集效应、规模经济发展竞争优势的经济区域,以实现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最终完成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煤矿企业是一种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劳动力,实施劳务派遣用工制度能够提升煤矿企业生产效率,能够根据基层建设与矿井生产的具体要求来实施定员审批制度,但是,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谋求一己私利,常常存在着规避用工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用工程序,还会影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本文主要分析煤矿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其供求关系也发生了相应变化。2004年以来,“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区相继出现了“民工荒”,地处浙江省莫干山下的德清县部分行业和部分企业也出现了招工难和技工短缺的现象,有的企业投产后无法组织正常生产,有的企业因缺工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用工短缺特别是技能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劳动》2003,(9):21-21
8月1日,七台河市就业局在中心劳动力市场举办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劳务大集”。有67个用人单位(其中,外省、市的用工单位10家)、32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了劳务大集。在这次劳务大集上,前来招工的国有企业仅有两家。而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唱了主角。  相似文献   

19.
用工制度改革探寻 1985年前后的劳动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其主要特点是,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就业实行“统包统配”,用行政办法把劳动者统一分配到企业,以固定工的形式使劳动者和企业你持终身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春节过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开打“中西部农民工争夺战”,农民工大军真正有了进入《春天里》的感觉。近年来每年春节过后,都要上演一阵子“民工荒”,但今年“荒”情更甚。在劳动力市场上,招工企业大张旗鼓,纷纷开出自己的优厚条件。打工人则货比三家,转而挑剔,迟迟不做决断。作为用工企业,用人留人,都比往年要煞费苦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