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张振华最近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会议,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有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等多种金融机构组成的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合作经济不断壮大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全面发展。其中农村信用...  相似文献   

2.
刘达  温涛 《经济纵横》2022,(10):103-109
农村信用社发展事关中国特色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发展历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新时期实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农信社面临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政策性支农目标与商业化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金融服务创新速度不适应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等关键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促进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应优化农村金融供给制度,引导农信社对农村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予以支持;坚持农信社服务“三农”的目标定位,稳步推进商业化改革,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农信社风险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着力化解市场变化导致的信贷风险增量;加大农信社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强化金融科技赋能,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论功能观视角下的农户合作金融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体系是与农业经济相匹配的地方金融系统。在功能观视角下观察农村金融体系可见,农户是农业经济中金融功能的需求主体,而合作金融组织形式具有实现功能的比较优势。现存的农信社不是合作金融的唯一组织形式,要创新发展多元化的合作金融组织。  相似文献   

4.
1月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这是我国1997年以来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997年召开的第一次中央金融会议,重点是整顿金融秩序,化解历史积累的金融风险。2002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重点是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促进有条件的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或者上市。  相似文献   

5.
常建国  沈珲 《经济师》2003,(11):289-289
一、工行的改革历程自复关谈判开始 ,我国的入世之路 ,历经了 1 5年的风风雨雨。应该说 ,我国金融业在入世谈判的 1 5年中 ,始终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这一进程。尤其是入世谈判的后几年 ,大家早就认识入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进程 ,不是入不入的问题 ,而是何时、以何种方式加入的问题。因此 ,金融界开始认真研究入世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并开始有计划地为入世做准备。 1 997年 ,中央在京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明确提出了改革的目标与发展的要求。四年来 ,全国的金融改革整顿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对此 ,工商银行也不例外 ,在江泽民同志“三个…  相似文献   

6.
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障碍及对策张惠茹农村合作基金会属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近几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自1985年以来,在全国各地城乡逐渐发展起来。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也遇到了诸多发展障碍。本文拟就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合作...  相似文献   

7.
张宗良  朱群 《经济师》2000,(5):61-61
农信社发展方向农信社的发展历史表明 ,要使农信社快速发展 ,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 ,走自我发展、自我管理之路 ,即在中央银行的监管下 ,按合作制原则 ,在地级以上成立自律管理机构 ,组建县 (市 )法人联社 ,取消基层农信社的独立法人地位 ,成为法人联社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组建自律组织和法人联社的策略是 :1、建立必要的合作金融法规。作为合作性质的农信社 ,不应被《商业银行法》所规范 ,必须制定一个符合国际惯例、农信社特性和我国国情的《合作制金融法》,从法律上明确合作金融组织的性质、原则、组织形式、经营管理和合法地位 ,为合作…  相似文献   

8.
两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比较分析,发现以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具有许多天然优势,在许多方面优于以农信社为代表的传统农村合作金融,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今 年 6月 2 7日 ,国务院以国发 [2 0 0 3 ] 15号文印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明确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导思想、具体措施和工作目标 ,为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进行积极的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目标是“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 ,具体要求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以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本文试结合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 ,就农村信用社如何扩大农村金融市场的占有份额 ,提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一、农信社经营现状从 195 0年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确定试办信用社开始至今 ,农村信用社经历了 5 0多年的风雨 ,也有过几次大的改革。建国初期 ,农村信用社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5 0、 60年代先后交给人民公社和贫下中农管理 ,从 1979年至 1996年由中国农业银行领导和管理 ,1997年与农业银行脱钩 ,由地方政府和人民银行监督管理。截至今年 6月末 ,全国信用社法人机构 3 490 9个 ,其中基层信用社 3 2 3 97...  相似文献   

10.
张仕东 《经济师》2000,(7):96-96
一、认清新形势,找准市场定位,明确支农重任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农信社与农村经济同步发展,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今,已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性金融力量。特别是行社“脱钩”三年来,人行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信社的监管工作,对近80%的农信社和90%的县联社进行了初步规范,及时防范和化解其风险,改善经营环境,农信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基础地位得到了巩固和提高,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信社发挥了支持“三农”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一是农信社占据了支持“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地位。一方面,机构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即使是最边穷落后或最…  相似文献   

11.
<正>2007年1月19日到20日,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从会后新华社发的新闻稿可以看出,会议重点讨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问题。会议讨论的其他重大金融议题,还包括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国家开发  相似文献   

12.
农信社改革的双赢模式——基于鄞州农村合作银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地方性合作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也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和国家稳定的重要支柱。农信社是三农问题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载体,其改革也成为众矢之的。如何在服务三农和创造利润中寻找均衡,是农信社改制首要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农村信用合作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改革模式,兼顾了支农和效益,实现了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双赢,对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淑芳 《经济师》2000,(3):113-114
农村信用社是社员自愿入股 ,主要为入股社员和“三农”服务 ,实行民主管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金融组织 ,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农信社面临的一大课题。回顾农村信用社 40多年的艰辛历程 ,由于一度曾违背了合作制原则 ,沾染了“官办银行”色彩 ,其经营效益逐渐下滑 ,风险日益加剧 ,改革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当前 ,农村信用社是否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占领农村金融市场 ,除必须坚持合作制外 ,还必须在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上下功夫。一、坚持合作制方向 ,健全民主管理 ,强化内部经营是农信社…  相似文献   

14.
日前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特别要加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农民贷款到底有多难?制约农民贷款的瓶颈在哪儿?目前,记者深入走访湖北农村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15.
不管是市场利率化的逐步放开还是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都给传统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正值新一轮改革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选择一种新型的社区金融模式成为农信社改革发展的最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金融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金融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更是一个复杂的难题。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农村金融机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提出了要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并规划了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蓝图。为此银监会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降低门槛,允许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已经破冰起航。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通知》要求,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大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体系是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金融市场的基础和金融监管的对象,因此,对江苏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对于我们实施有效监管是十分必要的。一、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截止1997年底,江苏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目前实际办理银行业务的信托、租赁、财务公司)总数达到11230家,年…  相似文献   

18.
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50年的演变历程,认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业存在着从体制到运营机制等多方面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从制度创新着手,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又要强化政府扶持,形成产权多元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农村金融更有效地服务于三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而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资金缺乏,导致很多农业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农信社在农村金融服务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是与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对金融政策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农村信用社支农长效机制,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行完善,在农信社自身改革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信用社是伴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发展壮大的。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决定,到1957年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信用社88368个。1956年至1973年期间,农村信用社曾两次划归农业银行管理,先后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后来又交给贫下中农管理,到1974年才恢复由人民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历经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