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0 毫秒
1.
略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新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个新的思想道德体系增加了正确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内容。即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平等与效率相统一观,竞争与协作相统一观,独立自主的人格观,以及社会主义的平等自由观。  相似文献   

2.
义利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论常新的问题。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正确的义利取舍标准,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彰显公民道德建设的中国特色,进而发展诚信经济,是经济学界和伦理学界需要深入探讨和亟街解决的课题。在总结以往义利观讨论的基础上全面回答了有关义利观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以21世纪价值取向为重点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科学体系,是对《社会主义义利观》一书的最好评价。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而作为孔子思想精华的义利观,更是有着非常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今天,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批判继承孔子义利观的积极合理因素,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利观是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在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本身中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它是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的集中表现,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所孕育和所呼唤的伦理价值观。从其本质上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目标的凝聚和内化,它确证或表征着社会主义的本质。本文主要试述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形成背景、自身特点及其对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儒家义利观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义利两有、以义为上、兴天下公利的观点,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坚持“以德治国”方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和伦理道德价值理念,是对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缺陷,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孟子思想的重点,是王道、仁政,民为本.本文就孟子的义利观进行辨析,认为孟子是义利的辨证统一,统一的基础就是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统一的实质是为国为民.从孟子的义利观谈到市场经济对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从孟的德谈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德的构建.从孟母谈到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中社会主义市场道德不仅有历史的继承性,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
李贽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关于义利观的看法主要有:义是由利产生的,利就是义,国家理财要以人道为本,以利促义,义利统一,财政才能发展。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义利关系,对促进社会主义财政的和谐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义利观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儒家存在着高度肯认“义”的道德价值而忽视“利”的经济价值的倾向。王夫之在对儒家传统义利观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贵义重利”,“义利统一”,“义利相互依存”的义利观。时至今日,这些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先秦儒学的义利观的道德向度、制度向度以及义与利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同时具有这几个方面的内涵,恰当地把握先秦儒学义利观的内涵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一定的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确立的。其中,唯物辩证法是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就其确立的客观辩证基础看,当今中国多元差异而又相互关联的价值体系现状,是其形成的客观现实前提;而就其体系内容的构成看,多样性基础上的对立又统一构成了核心价值体系“和而不同”的有机联系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丰富辩证意蕴,为它在中国社会和谐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价值导向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儒家义利之辨重义轻利,但并不否定利,而是主张义利统一,在义的指导和制约下去追求合理的利。徽商对儒家义利观的整合贯穿于经商的各个环节,体现于经商的动机、经商的手段以及商业利润的用途等各个方面:以义为尚,服贾求生;以义取利,生财有道;以义制利,用财有度。徽商义利观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基础--社会主义义利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个新的思想道德体系增加了正确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内容。即社会主义的义利观 ,平等与效率相统一观 ,竞争与协作相统一观 ,独立自主的人格观 ,以及社会主义的平等自由观  相似文献   

14.
功利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它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伦理道德的支持。但由于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个人,因而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局限性,所以必须用社会主义义利观来超越它。而要用社会主义义利观来克服、代替资产阶级个人功利主义,必须把握好义、利取向的多元化与义、利导向的一元化的关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为己性、谋利性和为他性、服务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地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统一。我们要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产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进行了划分,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统一。邓小平经济思想不仅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破立性、战略性和融合性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加强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目前大学生义利观状况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问题。应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18.
剥削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还不是高度发达,因而允许并鼓励私有制经济发展,剥削现象也就必然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不同于历史上的阶级剥削,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允许剥削存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行政策,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9.
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等方面阐述了作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对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义利观和价值观常被扭曲为影响商业发展,压制企业家精神生成的沉重思想枷锁。实际上,从孔子肯定物欲追求,支持商业活动,反对多关重税,赞赏通商惠工,培养货殖人才,揭示经商奥秘,接受商人赞助等第一系列言行看,其义利观和价值观的基本倾向是进步的;其鲜明的保商惠商思想,更是与春秋末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步贷合拍的。即使在今天,孔子的商业思想对于充实和完善当代企业家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