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向用户提供安全、经济、优质的电力供应服务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缺电和电网安全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今年夏天,我国遭遇大面积电荒,全国19个省市出现拉闸限电。这是在原国家电力公司的拆分已经完成,竞争性电力市场正在构建之中出现的严重电力供不应求问题。缺电的原因,一时众说纷纭,并就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和改革问题进行了诸多的讨论。这必将有益于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和改革。  相似文献   

2.
数字     
“中国电力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2002年以来,电力工业实现了从政企合一到政企分开、从垄断经营到市场竞争、从垂直一体到垂直分离的历史性转变。电力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电力工业生产力,促进了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缺电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价改革是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价改革的发展历程,认为还本付息电价促进了电力发展,对解决缺电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新的发展时期,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弊端,阻碍了电力工业良性发展。本文就市场化条件下,如何具体完善电价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以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贯穿电力工业全年、最牵动人神经的一个词就是“缺电”。我国电力工业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历程,“十一五”时期一扫长期以来全国性缺电局面,实现了全国电力供需的总体平衡,可是进入2011年,“缺电”突然从天而降,2012年乃至今后几年又会是怎样呢?跨年之际,这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缺电是不容置疑的现实问题;缺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缺电的对策有:一是确立科学的电力发展观与战略规划;二是调整电力工业结构,解决结构性缺电;三是加强需求侧管理,均衡电力负荷,促进供需平衡;四是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改革,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与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电力工业提速发展,实现电力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6.
《电力技术经济》杂志的公开发行,是一件值得欣喜的大好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电力工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我国电力工业过去一直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特别是长期处于缺电的情况下,我们过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贯穿电力工业全年、最牵动人神经的一个词就是"缺电"。我国电力工业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历程,"十一五"时期一扫长期以来全国性缺电局面,实现了全国电力供需的总体平衡,可是进入2011年,"缺电"突然从天而降,2012年乃至今后几年又会是怎样呢?跨年之际,这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及时做好电力供需预测研判,调节电力余缺,增强电  相似文献   

8.
黄河 《中国电业》2011,(6):14-15
无论中国电力采取什么发展模式,中国式缺电始终在周而复始的怪圈里轮回。尽管“十一五”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但缺电却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再度粉墨登场,就连“重灾区”也一如既往,华中、华北、华东多地“无一幸免”。缺电周期现象俨然已成常态。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缓解我国缺电的有关问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邀请一些专家座谈了缺电的原因及对策,现状概况综述如下。 一、缺电的现状和原因。 建国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很快,到1986年底,装机已达9381万千瓦,年发电量为  相似文献   

10.
在刚刚过去的“十五”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电力体制改革初见成效,电力市场逐步建立;发电装机快速增长,供应能力极大提高;电网输送能力稳步提高,西电东送规模增加;电力工业运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节能降耗取得一定进展;电力环保取得明显成效。“十五”电力发展和运行呈现出显著特点:一是电力供需呈现由松到紧后逐步缓和的总趋势,缺电程度也由供需基本平衡到全国性、持续性缺电转变为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缺电。二是多元化的电源投资力度加大,从而迅速缓解了电力供需紧张形势,但电网建设滞…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从阐述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电力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从对电力工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局面和长期缺电“疑难症”的病因分析入手,借鉴国外解决缺电和发展电力工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电力工业的产业政策提出一些建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网厂分开,是我国电力工业于1998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标志着我国电业改革已发生重大的战略转移,并将引发我国电力工业一系列重大变化。一、网厂分开,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已从“集资办电”改革战略阶段转移到“市场化”改革战略阶段。前20年“集资办电”战略阶段的战略目标是解决缺电问题。至1998年,全国已实现电力供需平衡,而且出现供大于求的态势。“集资办电”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我国电力工业的主要问题已从电力数量短缺问题转变为电力工业的结构、质量、价格和效率问题。同时,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3.
行业调研工作是中电联主要职能之一,要尽快落实并认真履行。当前,中电联要切实围绕"把电力行业说清楚"这个主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电力行业的基本情况,实事求是地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把电力行业说清楚,是总结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电力行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需要;是进一步探索、总结电力行业发展规律,促进电力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在我国电力市场由"缺电制约型"向"需求制约型"转变后,适应"打破垄断,引人竟争"这一世界电力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潮流,深化电力工业改…  相似文献   

14.
<正>电力工业是基础产业,而且资本密集,不管是政府定价还是市场竞争定价,电价合理与否不仅与电力设施的利用状态有直接的关系,而且用电成本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价政策先后经历了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输配电价改革、市场竞争定价改革等重要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通过还本付息电价改革释放的价格信号迅速吸引了社会资本包括国外资本对电力工业的投资,缓解了缺电局面;通过光伏和风电补贴政策,促进了非水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电价的技术性、系统性和社会性等原因,目前我国电价政策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年间,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80年确定的发电能力"翻两番"目标的提前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摆脱了长期缺电的局面,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从1996年开始,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电力需求增长率突然大幅回落,1997年和1998年分别降至4.4%和2.6%,达到历史上的谷底。  在新的局面下,我国电力工业如何发展,电力建设是否还需要保持较为雄厚的规模和适当的发展速度,这是"十五"计划编制中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之一。当前电力工业已经显现出发展后劲不足的征兆。到20…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未来电价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就我国当前电价走势作了较详尽分析,这是很可贵的。农村由于多种原因电价抬高了之外,有的城市工业和居民用电偏低(主要是与发达国家比较)。如果电价长此低下去,可能影响电力工业今后的发展,即很可能又出现新一轮的缺电局面。电力工业这样大起大落,将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哪些行业电价高了一点,哪些行业低了一点,如何调整得合理,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电力工业又面临一个崭新的环境。一是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目标;二是加强了宏观调控力度,使过热的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三是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政企分开和政府转变职能的步伐,大力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四是中国经济发展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五是发展经济,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六是缺电局面没有根本缓解,电力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电力工业面临的改革,与以前改革相比有质的飞跃。它要真正实现电力部行使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8.
电力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下半年,尤其是1997年上半年以来,全国电力工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力供需紧张关系趋缓,电力发展速度的增幅不断下降,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从缺电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电力生产开始从“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面对这种形势,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这是一个暂时现象,随着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状况的好转,将会重新出现缺电局面;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在宏观调控取得成效,随着电力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过去那种严重缺电局面将不会再出现。对今后电力工业供求形势的预测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但我们要认真分…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正当厂网分开基本完成、电力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之际,包括四川在内,全国先后有24个省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电状况,使电力工业的改革发展再次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和果断地采取了包括上调电价并实施差别电价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经济结构调整,控制高耗能用电量过快增长,同时大力改革审批体制,加快电力建设步伐,对缓解电力供需矛盾起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电力工业多年来一直受着缺电的困扰。据1978年的统计,全国缺发电量400亿千瓦时,缺少发电设备800万千瓦;到80年代中期,估计全国缺发电量约700亿千瓦时,缺发电装机约1500万千瓦。由于缺电许多企业不得不“以电定产”,有20—30%的工业生产能力因缺电而不能正常生产;有的新建厂无电可供不能开工生产;有的工厂不得不“开三停四”。电力不足成了制约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