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0,(10)
“电力弹性系数”是一个老话题:说它“老”就是在几十年来的电力发展中常被人们议论和研究,是在一直作为电力需求预测的方法被人们接受和使用。“电力弹性系数”又是一个新课题:“新”就新在当前国民经济结构性调整使电力弹性系数研究远远超过了“大于 1”或“小于 1”的范畴,“新”在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提出了电力弹性系数的应用需要创新。 关注电力弹性系数,是因为它反映了电力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数量关系。经济增长和电力增长分别受多种因素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增长规律性,电力弹性系数是这两种规律性的的汇焦、电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定量分析了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与GDP增长率和GDP产值用电单耗变化率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电力弹性系数变化的机理和规律;并对我国未来电力弹性系数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内在变化机制,建立了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和影响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二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呈正相关;二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对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影响具有滞后两期的经济惯性;能源消费结构对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不存在显著影响;霍夫曼比例对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存在显著负效应。 相似文献
6.
电力工业应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即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电力弹性系数主要分为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生产弹性系数是研究电力生产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关系的指标,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一、电力弹性系数的变化特征我国电力弹性系数从“一五”计划到“七五”计划期间平均在1.2的水平,到“八五”时期为0.85,“九五”期间大体在0.3至1.3之间,并且多在0.5和0.7的水平,2001年为1.05,2002年为1.35(以上资料均为电力生产弹… 相似文献
7.
影响电力弹性系数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如干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0,(12):19-19
在影响电力弹性变化的诸多因素中,有重大影响的是 4个关键因素。 1民用电量在电能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大小全社会的电能消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能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二、三产业用电;二是不能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的用电,包括最主要的家庭用电和部分社会公益事业用电,如街灯、路灯、养老院、幼儿园等方面的用电 (以下把第二方面统称为民用电量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电量迅猛增长,其增速要比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快一至两倍,它在电能消费总量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对电力弹性系数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北京地区… 相似文献
8.
9.
关于我国电力弹性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提及说明 电力弹性系数包括发电弹性系数和用电弹性系数。本文中电力弹性系数是指用电弹性系数 (或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即全社会用电量 (或行业用电量 )的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 (或增加值 )增长率之比。电力弹性系数反映了电力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数量关系。经济增长和电力增长分别受多种因素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增长规律性,电力弹性系数是两种规律性的最终体现。二、主要结论 1电力弹性系数的特征定性特征:电力弹性系数的大小仅反映电力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相对速度关系,这种相对速度的具体数量关系不能完全根据电力弹性… 相似文献
10.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电力是公用行业,也是基础产业。电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是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最清洁的二次能源,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行和人们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的物质条件。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电力与国家经济发展有密切的相关,透过电力经济不 相似文献
11.
欧阳昌裕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0,(12):21-22
电力弹性系数法是经济平稳发展时期中长期电力市场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电力弹性系数的发展变化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结合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与电力装机弹性系数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定性分析某时期电力供需状况。当电力装机弹性系数大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时,如“四五”和“九五”前四年期间,电力装机增长速度高于全社会用电增长速度,供应增长高于需求增长,电力供需紧张趋于缓和甚至可以得到根本缓解。反之,电力装机增长速度则低于全社会用电增长速度,供应增长低于需求增长,电力供需矛盾加剧。 2… 相似文献
12.
叶荣泗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0,(12)
电力弹性系数不是热点,但却是需要超前研究的课题。这个题目抓得好,是因为与电力工业的发展紧密相关。目前,国家正在搞“十五”计划和 2015年规划,电力行业也需要有引导和规划。对前 20年特别是近 5年电力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大家来研究,来解这个扣,这是行业的共同需要,共同课题。电力行业搞发展要研究市场,而电力弹性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对电力弹性系数,我认为主要应该研究全社会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发展不仅是装机增长的概念,还有节能、需求侧管理等。电力先行不等于弹性系数“大于 1”,这两个不一定要等同… 相似文献
13.
天健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1999,(5)
“八五”期间,我国电力弹性系数为0.84,而1996年为0.74,1997年为0.58,1998年1~8月仅为0.28。电力弹性系数的讨论已由电力部门走向社会,有的认为是符合逻辑的,有的认为属于不正常范畴。目前大致有四种意见:一是符合逻辑论。理由是近... 相似文献
14.
电力弹性系数波动规律电力弹性系数为全社会用电量增长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比值。近8年以来,全国电力弹性系数随着宏观经济状况波动起伏(图1蓝线),在1上下反复波动。总结规律如下:从2005~2007年国民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期:GDP增速连续上升.从11.3%增至14.2%,全社会用电量增幅也从13.5%连续上升至14.8%,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0,(10)
长期以来,弹性系数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内对于电力弹性系数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电力需求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紧密的关系,电力弹性系数可以作为一种预测电力需求的宏观方式,用以指导宏观预测。电力弹性系数与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一个短的阶段来说,弹性系数值的波动是有的,有的年份上升,有的年份下降,且有的时候波动幅度很大,特别是由于政策因素或其他的政治经济因素引起的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所造成的波动是很大的。弹性系数值在一个时段内波动是一种正常… 相似文献
16.
吴敬儒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0,(11):14-15
1.电力弹性系数法是用于预测中长期需电量预测的较简便较好方法之一。因为电力弹性系数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变化幅度是不大的,且有规律的,它客观反映了用电量增长与 GDP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我国 1981~ 2000年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电力弹性系数是不同的,但前十年 (1981~ 1990年 )电力弹性系数为 0. 81,后十年 (1991~ 2000)为 0. 79,与 20年平均电力弹性系数 0. 8是相接近的,见表 1。 2.电力弹性系数在年度和各个五年计划期间有高有低是正常的。电力弹性系数与一、二、三产业结构和产值单耗变化,以及城乡居民用电比重变化有密切… 相似文献
17.
王改现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8,(8):28-29
“十五”以来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偏高,经济发展成本高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即某一地区用电量增幅与GDP增幅之比,经济学家通常用其来说明电力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个地区在电力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越小,单位GDP电耗就越低,说明经济结构越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理想。反之,如果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偏大,则经济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8.
未来10~15年电力弹性系数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0,(10)
周小谦: 今后 10年或 15年,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到底选用多少是合适的,是否一定要 1 0以上,对此要分析如下一些情况。 首先,虽然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但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不断引进吸收,为我所用,使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调整,耗电大的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相对耗电少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使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电耗水平不断降低,例如由 1991年的 GDP中每万元耗电 3310千瓦时降到 1997年的 2830千瓦时,平均每年下降 2 64%。 第二,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约为 1/10,而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9.
周小谦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0,(10)
认识-- 怎样看待电力弹性系数 “电力弹性系数”一词,凡从事电力规划、计划和管理的同志都很熟悉,并经常被大家所提起、所议论,就这一点而论,也足见电力弹性系数的重要;但也由于其“变化无常”,甚至“捉摸不定” ,以致有人提出要摈弃不用。殊不知,正因为其变化,其不定,而显得丰富多彩,诱人研究。从 50年代开始,对电力弹性系数的研究,时断时续,争论不休,前赴后继。时至今日,仍在不断研究,不断探索。“电力弹性系数”这六个字的确是内涵丰富,魅力不小。 电力弹性系数,是指一段时间内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 相似文献
20.
对钢铁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层次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社会责任
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于1924年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他指出企业经营应该与本产业内外所涉及的人类需要的各种责任联系起来。这一思想冲击了“企业的责任就是为股东赚钱”这一传统的社会观念。20世纪80年代起,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跨国转移使得一些地区、一部分人的就业岗位、就业环境受到冲击,如一些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获取超额利润的同时,存在着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