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当前农电体制改革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改革后供电所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县供电企业的统盘考虑之中,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人员关系划归系统管理。面对供电所大量富余人员的实际情况,农电减员增效的路子怎么走 ?农电富余人员下岗分流的出路何在 ?供电所的经济效益从何而来 ?这是县级供电企业必须正视、必须思考解决的迫切问题。笔者认为,发展农电多种经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电多种经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农电体制改革为农电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就其必要性而言… 相似文献
3.
4.
6.
翟彤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1,(12):32-32
多年来,农电企业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垄断经营,没有市场机制可言。在走向市场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农电企业的职工,甚至管理者,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比其他行业更淡薄。在新世纪,新的形势、新的环境和农电企业面临的多重任务,要求我们把市场机制引入农电企业,改革农电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思想、旧观念和旧的管理模式,焕发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树立新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投入产出观念。农电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如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效地组合才能产出最大、利润… 相似文献
7.
8.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的深入进行,农村用电逐步实现“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县级电力企业用电管理范围、安全责任、电力服务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面对新形势,河北巨鹿县电力局明确职责 ,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有效地保证了“两改一同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农村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两改”完成后,村级低压电力资产交由电力公司代管 (待条件成熟后上划 ),伴随着农电资产的增加,对电力设施的安全管理责任也随之加大 ,承担触电事故的责任对县级供电企业来说变得更直接、更具体,由于农村低压电力… 相似文献
9.
对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深度和控制力,一方面会影响供电公司的销售效益,另一方面也决定着农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998年,张掖供电公司和各县政府签订代管协议,对张掖市5县1区共6个县级供电企业实行行业代管。2004年对山丹马场电力局实行代管。代管后,统一对农村电网改造建设指导、监督,对农电企业的管理进行逐步规范,使农电企业由县政府主管的事业单位向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转轨,并建立了县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和两期农网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加强对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已成为电网企业整体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围绕“一强三优”发展目标和落实“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强化县级供电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注重创新与实效,确保基层供电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两改一同价”是农电工作面临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给农电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农电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解决好两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再创农电新天地。一、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决定了供电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农电体制改革前,县供电企业对乡镇电管站及其所属电力设施的管理是作为政府的电力行政管理者,行使行业管理,可以发号施令、检查督促、奖励处罚。农电体制改革后,乡镇电管站是县供电企业的一个分支机构,乡、村电力设施属供电企业所有。由于县、乡、镇供电系统一体化,电力安全规程的执行,农电安全保障,必须靠…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工作(简称“两改一同价”)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国家电力公司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进行,怎样做好“两改一同价”工作,也是电力企业职工谈论热点、难点、重点工作。“两改一同价”后农电企业的财务如何进行管理,是我们电力企业每个财务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本人结合我市农电财务实际情况,就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企业财务如何进行管理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3Z):4-4
<正>《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农电版)是《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发挥自身管理优势、针对县供电企业管理实际,专为各级农电管理者量身定做的管理类期刊,每月15日出版。读者群主要为县供电企业高、中层管理者,供电所所长;省、地(市)电力公司农电管理人员;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5.
谈提高农电企业职工的总体素质冯瑞明华北电管局农电局下属358个县供电企业。就京津唐地区58个县供电企业职工队伍而言,总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十分突出。据了解,某县局现有职工11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职工总数6%,中专及高中学历占24%;具有高级职称的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4,(1):25-26
我国的农电事业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的。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取得了飞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电工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开始显现,主要表现为:政企不分,责权不明,管理落后,效率低下;农村电网设备普遍陈旧、损耗高、供电能力差,农电企业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农电市场秩序混乱,乱加价、乱收费、乱摊派行为和关系电、人情电、权力电等现象较为严重,部分地区农民用电难,电费负担重,既影响了农电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7.
农电企业是输电网和农村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电市场潜力巨大,关系到未来电网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加快农电企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电气化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资基础,对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解决好“三农”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农电体制改革由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组成。近年来,在国家指令性政策的约束下,县级供电企业配合地方政府,先后完成了乡站撤站建所和农村电力资产无偿接收的改革。惟独农电人事改革因种种原因仍未完成,形成了人事制度改革滞后于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的局面,影响了农电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效果。因此,进行农电人事制度改革是完善和深化农电体制改革、保证两改一同价顺利实施的重大问题,农电管理部门对农电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农电职工队伍的现状 改制后的乡镇供电营业… 相似文献
19.
“四到户、五统一”管理是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电网建设改造的主要目标,是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地推进“四到户、五统一”管理,切实解决好涉及企业切身利益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对于供电企业掌握改革的主动权、确保改革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政企分开需改善内外环境按照国务院2号文件的要求,县级管电机构和县级供电企业实行政企分开,县级供电企业将成为具有“四自”功能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隶属关系上成为省公司的子公司。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从外部环境讲,首先应该由上级有关部… 相似文献
20.
梁荣春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9,(9Z):26-27
<正>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党中央决定,利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这一载体,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微观主体的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也将在构建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