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最终解决是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社会互动的结果。这种互动既表现为城市市民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互动,也表现为用人单位和城市社区与新生代农民工的互动。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其城市适应性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亟需开展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对城市适应性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框架,缺乏完善的研究体系。未来,应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生计资本视角的研究体系,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能力及加快市民化进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户籍制度对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鑫 《消费导刊》2009,(6):187-187
我国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对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机会上与城市学生不平等,同时向城市学生倾斜的城市管理政策也对他们很不利,造成其教育稳定性和延续性无法得到保证。为改变这种现状,应当加快我国户籍制度和现行的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并对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流动进行跟踪登记,形成统一管理;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消除因户籍带来的对城市农民工子女的误解和歧视。  相似文献   

4.
刘鸿谕 《商场现代化》2012,(21):306-308
<正>引言现在社会主流观点认为,第二代农民工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具有竞争力。无论是受教育状况,还是对城市生活的了解程度,他们远远胜过他们的父辈。但是,尽管第二代农民工在经济层面很快融入城市生活,可由于制度的缺失,他们在精神层面上还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城市居民也远远未能从各个方面真正接受这些外来者,第二代农民工在一定程度上依旧被排斥在城市生活之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的去向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研究者把重点放在农民市民化问题上,并建议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变为市民扫除体制障碍。但是,很少有学者研究过农民工在文化方面的城市适应问  相似文献   

5.
中国面临着提高城市化率这一艰巨任务,能否使农民工顺利定居城市关系着中国能否完成城市化的目标.只有在提高农民工收入、权益保护、户籍、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才能使农民工走上融合之路,最终在城市定居下来.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产物,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较为特殊的群体。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社会分层、城乡二元体制、社会保障机制等带来的阻碍。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步伐,可以采取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等措施,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李天一  许婕 《北方经贸》2011,(12):57-59
加强农民工和谐文化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政府要提供有力保障;企业要大力支持;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农氏工要不断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8.
韩霄 《致富时代》2011,(5):185-185
该文从目前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的入手,分析了形成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原因所在,主要和我国当前的户籍制度、法规缺位以及思维惯性密切相关,并由此提出了解决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近期和长远两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国际分工的专业化,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急剧增加,很多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保障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然后从我国长期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隔阂及农民工缺少权利代言人和权利申诉途径这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最后从健全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健全我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出台政策保护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几个部分对完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进行了探索,有利于在社会保障方面更好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余开远 《北方经贸》2006,(2):119-121
农民工进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农民工进城带来对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的一系列影响(同时也受到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这些影响不论其表现形式怎样,其运行的基本动力是市场经济的关系,而不是其它关系。这与城市劳动力和城市居民与城市社会、经济的相互影响是不同的,农民工的进城基本没有政府行为因素的干扰,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也极小。所以,农民工是推进城市经济以及社会运行中按市场规则办事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12.
李静 《商》2013,(12):205-20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在背井离乡,服务于城市建设。但是,农民工在城市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难以融入城市。针对这种问题,就需要加大力度,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让农民工快速的融入城市。本文简要介绍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适应问题,然后重点探讨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支持途径,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是劳动力价值的内在要求,是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仍然面临一方面是户籍身份制度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社会排斥的影响。因此,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农民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政策模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归属过程中有着城乡二元户口制度、就业困难、身份归属等一些困境。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归属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需要从政府方面、主体方面、社区方面和社会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使其突破城市归属的困境,促进其城市归属。  相似文献   

15.
《商》2015,(43):78-80
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民工潮的出现,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举家流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进入到城市生活、学习。随之而来的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问题变得至关重要,他们能否真正融入城市,对推进城市化进程、稳定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在蓉的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状况,发现他们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在城市文化接纳、归属感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有一定缺失。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如何去推动和陪伴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等建议和颁发。  相似文献   

16.
刘金凤  魏后凯 《财贸经济》2021,42(2):134-148
中国城镇化进入了以提升质量为特征的减速阶段,农民工有序完成迁移第二个过程,即在城市定居下来,这是高质量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快速上涨的城市房价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首先构建中国城乡人口迁移两个过程的理论模型,分析城市住房价格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其次将2012-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288个城市数据匹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高房价显著降低了农民工的定居意愿,而定居意愿下降将会阻滞城镇化的进程.机制检验发现,城市高房价主要通过提高农民工家庭在城市的预期购房成本进而降低其定居意愿.此外,本文还进行了个体异质性和城市异质性检验.个体异质性检验发现,城市高房价对第二代、低受教育水平和本地无房农民工定居意愿的负向影响更大,对更高收入水平、更大发展空间以及可获得公共服务农民工定居意愿的负向影响更小;城市异质性检验发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高房价对农民工定居意愿影响的负向作用逐渐增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抑制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提高农民工收入和福利水平、提供更为平等的公共服务,以及解决好进城农民工三权有偿退出问题,可以增强农民工的定居意愿,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介于农民与工人之间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但是他们的社会保障状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既有社会体制方面的,也有立法和管理层面的;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也有资金方面的。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就要从现实条件和农民工的需要出发,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现实思考,建立一个统分结合、相对独立、分类分层的过渡性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赵蔚蔚  刘立坤 《商》2014,(6):202-2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城市融入问题也日益成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然后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的解决提供路径,这对于当今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和谐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重大。本文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等分析了农民工健身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指出他们健身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对其健身提出可行性对策。旨在为农民工身心健康发展及倡导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服务。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社会现象,其进入城市后的适应对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良性地融入城市社会是社会学领域关注的话题,也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着眼于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现状与困境,并进行对策分析,以期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