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权变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提出了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权变观,这一观点旨在有机结合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的优点和规避其缺点。文章首先分析了权变观的定义、特征,并将其与现有的会计准则制定导向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就权变观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准则制定导向问题是一个令人难以抉择的问题。本文在对现有几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观的分析中获得准则制定导向选择的恰当观点。笔者认为,具体的会计环境是准则制定导向选择的约束条件。随着约束条件的变化,准则制定导向的偏重点必然需要一定幅度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该仍然以原则为指导,以规则为基础,从而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质量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3.
权变理论     
《管理观察》2018,(22):166-166
权变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方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受到广泛的重视。权变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而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大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而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又显得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相似文献   

4.
汤健 《财会月刊》2010,(1):27-29
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是研究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应首先关注的问题,我国现阶段应将以原则导向为基础的规则导向作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本文拟分析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对会计行为的影响,针对我国的现实国情指出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理性选择及有效控制会计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如何有效激励,不仅是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管理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在。然而,现实中激励并非总是有效。权变激励观针对情境的多样性、主体的特殊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从动态的、多维的视角切入激励系统各要素,寻找激励结构中的各种最佳匹配关系,通过对激励过程的权变分析使激励结构化、模型化及至科学化,从而优化激励过程,提高激励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美国爆出安然等一系列重大财务丑闻后,整个会计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规则导向会计准则成为众矢之的,美国舆论又开始回归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然而纯粹的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并不能满足现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于是美国社会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展开了讨论,提出了目标导向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导向的巨大转变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武雪璞 《企业导报》2012,(8):110-111
21世纪初,安然、世通事件的爆发引起了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激烈讨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开始是规则导向,后转向原则导向。安然事件后,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由规则导向向原则导向转变,但我们并未对我们的及早"转变"而高兴。看似合理的目标导向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规则导向依旧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2007年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其制定理念从收入费用观转向了资产负债观,会计信息体系的核心由损益转向资产。在这一背景下,文章考察了制定理念变革后的会计准则是否如预期一致提升了公司的资产质量,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通过构建双重差分(DID)研究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会计准则的制定理念转向资产负债观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信息环境好以及位于市场化程度更高地区的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提升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新准则实施后,资产质量的提升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说明新会计准则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信息质量,更好地传递公司的价值信息,降低交易成本。研究结论为资产负债观的会计准则变革导向提供了支持证据。  相似文献   

9.
会计准则导向的选择决定着会计准则的制定成本和实施成本。本文依据会计准则制定、实施的步骤,依次对采用规则导向模式和原则导向模式进行成本分析,认为我国现实国情下会计准则制定应逐步转向原则导向。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生存,必须对其组织进行优化,使其能够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因而,在如何进行组织结构优化的问题上,必须考虑能够影响企业组织结构形成的权变因素。只有正确分析其权变因素,才能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本文主要从企业的环境、人力资源、规模、发展战略和生命周期五个权变因素中,分析如何形成企业的组织结构。以下内容的讨论都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考虑某一个因素对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近年来发生于美国的一系列重大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为背景,从会计的双重属性及会计准则性质的角度,对美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过于规则基础的成因进行探讨,并对我国会计准则制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会计标准的概念出发,通过与会计国际化的定义进行对比,阐述了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内涵以及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外在需求性,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要求以及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内在决定性和资本计量功效与节约经济资源,说明了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进程及现状。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的主要差异,并从资本市场、法律体系、职业界与会计队伍、经济后果等方面揭示了上述差异的形成原因。最后,对进一步推进中国会计标准的建设、改善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我国会计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原则导向或规则导向,我国当前环境下会计标准国际化的现实选择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际会计准则的走向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回顾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努力和欧盟、美国等不同利益集团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态度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的走向及其对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目标导向”会计准则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根据《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完成的会计准则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准则的制定应当坚持“目标导向”,并详细说明了“目标导向”准则的关键特征。“目标导向”准则重新强调了会计目标统一和会计准则理论框架的重要性,并将职业判断的责任由准则制定者回移给会计师和审计师,通过市场约束机制维护会计信息质量。这对我国会计准则模式选择、财务概念框架建设和会计信息的市场机制完善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会计目标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内核进行了逻辑分析,指出会计目标是会计环境与会计信息系统的联结点,并对会计目标的两种观点进行对比,认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发展遵循了历史的逻辑。针对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各国会计目标的考察,结合我国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进行了定位,阐述了会计目标对会计准则制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会计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会计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的创新又为会计决策提供了先进的实现手段。本文定义了基于Internet/Intran的et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含义,并阐述了其产生的客观基础;指出了ADSS所支持的会计决策问题;提出了ADSS的功能结构,建立了以数据仓库为中心、以数据挖掘为手段、以知识库与模型库为支撑的ADSS逻辑结构;构建了ADSS的网络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郑淘 《财会通讯》2007,(3):56-58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在会计计量方面,既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又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些规定在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规则的趋同。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 (PFI)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 process from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perspective. It identifies three forms of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and examines their impact on the PFI standard setting process. ‘Coercive’ pressure, exerted by the Treasury, and ‘normative’ pressure, exerted by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were influential in shaping respondents' comments on the PFI accounting Exposure Draft (ED). It is argued that the views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seem to have prevailed in the PFI standard setting process. This might stem from its institutional legitimacy and close ties with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ASB). In line with its broader policy objective of adopting private sector business practices in the public sector, the Treasury has eventually ‘acquiesced’ to the final PFI accounting standard issued by the AS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