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很长的时间里,当代中国人对“外商”和“外资”一直抱有热切的期望。然而海外资本越来越多的“抢逼围”式的行业并购攻势,引发了“善意或者恶意”的审慎揣测和群体忧虑。 对于监管者和企业界,如何改善并提高鉴别国际投资的能力?接踵而至的海外资本来源于何处?它们在中国的并购战略和商业模式是什么?海外资本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并购机会和并购风险? 本期商业思想家论坛邀请投行专家、企业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三个被虐狂     
《三联竞争力》2007,(8):80-80
2006年,中国经济依然活跃,活跃在中国经济前沿的企业家与学者们的表现更是抢眼。但对于刚刚过去的2006年,这些精英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进步?他们为中国又带来了哪些聚变。本期,《竞争力》请来10位中国顶级的企业家与经济学者,以专栏的形式与大家一起在回顾2006中走进2007。  相似文献   

3.
逆风中飞扬,这是32位著名经济学家和14位企业家的共同感觉。对2002年中国经济走势,他们普遍持谨慎的乐观态度。有趣的是,经济学家较多担忧”逆风”,企业家们更多看重“飞扬”。  相似文献   

4.
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巨轮将以何种姿态破浪前行?经济增长率、物价、房价走势将如何演绎?收入分配、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5.
到2020年,全球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2万亿欧元。谁是绿色经济的“幕后推手”?政府、企业、NG0、学者们如何看待各自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华商》2013,(7):36-41
[导读]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行之际,民营经济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国际经济形势动荡,未见趋稳,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如何在每一次的转身跳跃中获得成功?7月2日至3日,由长沙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办、香港晴森咨询集团承办的“中国梦·品牌梦”2013中国品牌振兴与发展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中国民营企业领袖格力集团茧事长董明珠、友阿集团董事长胡子敬、港澳资讯董事长唐骏、步步高董事长王填与品牌战略大师们一起其襄盛举,讲述了各自企业的发展历程、经营理念以及对品牌的理解。作为企业的掌门人,他们的思想、个性、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他们的成功或许不能复制,然而他们前瞻的思维、管理的方式、果断的行动、诚信的经营理念以及每一个细微的考量,定能给民营企业家们带来启示。倾听来自企业领袖们的声音。在朝云暮雨的商海中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7.
陈东琪  周彦 《浙商》2006,(7):38-39
企业家,特别是在市场前沿的浙商,对整个经济形势的理解、判断很重要,但我们该怎样来看待目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8.
陈凤英 《经贸世界》2002,(90):30-32
世界经济走势如何?是持续衰退,缓慢复苏,还是加速反弹,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2002年全还需经济能否“马到成功”尚难定信纸,但美国经济年初开局顺利,已经给球传递出“马年吉祥”的信息。在美国经济复苏在即的鼓舞下,世界经济已基本摆脱“9.11”恐怖袭击造成的恐慌心理,乌云正在散去,复苏步伐有望加快,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渐渐宽松。  相似文献   

9.
浙商看苏商     
《浙商》2011,(5):71-72
无论是浙商还是苏商,他们作为民营企业的佼佼者,正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中国经济转型的重担,成为经济改革的先锋,他们之间的共性和特性都是其他企业学习的范本。那么,他们是如何彼此看待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外贸易》2005,(5):32-34
古时先知穆罕穆德有句话:“求知.哪怕远在中国。”此次中阿企业家大会.会聚了中国众多知名企业的代表.更是云集了来自阿拉伯国家的企业家。他们当中有的已经在对方国家把生意做得有声有色.有的正急欲开拓对方国家的市场.有的则刚刚开始寻找合作伙伴。他们如何看待中国或阿拉伯国家的市场环境7他们在对方国家进行贸易或投资曾经遭遇怎样的困惑?就这些话题,本刊记者分别采访了来自约旦、  相似文献   

11.
《浙商》2009,(19):44-46
当学者及社会大众对经济走势尚且迷茫的时候,众多地区近段时间却出现“招工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招工难”是否跟经济复苏存在着必然关联?  相似文献   

12.
有人大胆预测:“中国内地经济下一轮的热点:车之后,必然是游艇。”依据是什么?中国船艇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游艇业从无到有仅10年的时间.突飞猛进的背后更多的是“贴牌中国制造”.船艇产业的未来走势又将如何?这已经成为业内外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寿华萍 《浙商》2005,(8):89-89
中小企业遇上发展瓶颈怎么办?企业家如何解决企业经营管理的困惑?除了学习进修.还有什么办法?日渐升温的各种总裁培训班让企业家们又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同学经济”。  相似文献   

14.
《浙商》2005,(7):230-230
位于历来被认为江苏经济比较落后的苏北地区却能被评为“浙商(省外)最佳投资城市”.宿迁有些什么样的“绝活”和独到优势呢?在宿迁投资的浙商又是如何看待宿迁的投资环境的呢?  相似文献   

15.
《浙商》2007,(3):60-61
企业家做企业,究竟是应该把企业看作是自己的“儿子“呢.还是应该像商人那样.把企业看作是一种商品买卖?感情是否能够解决经济的问题?一棵结满了优等苹果的苹果树.是卖苹果合算呢还是卖苹果树合算?在一场成功的并购案例中.买方固然是赢家.但卖方一定是输家吗?企业做产品.企业家做企业.那么企业是不是也是企业家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11,(14):52-52
土期《浙商》杂志打出一句话叫“找工人比找情人还难”,其实不仅在浙江,广东招工的压力也很大。过去10年浙商发展的老路将走不通,即使这两年我们做的新兴产业,还是以量的扩张为主。我们这代人要赶上美国的经济.总量,我认为是非常难的。我们接下去将投资什么公司?企业家们应该共同思考,如何让中国经济从量的扩张转型到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苏小和 《商界》2006,(1):18-20
用于实验的一代人 我很能理解众多在多元化道路上狂奔的中国企业家,在当下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形态之下,他们可能是最善于生存的一群人,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态”。但理解归理解,我却要说,中国目前的企业家群体只是“用于实验的一代人”,他们之中极少有人能最终成为大器,他们所管理的企业绝大多数将成为过眼云烟,他们只不过是我们这个复杂而坎坷的国家在通向自由经济过程中必须的实验品。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总体经济信心表现如何?各国民众如何评价本国的经济形势?谁是“赢家”?谁又是“输家”?益普索在全球24个国家进行的《益普索(Ipsos)全球经济信心系列调查》为你揭示2013年的全球经济脉搏。  相似文献   

19.
郭瑾 《国际广告》2010,(2):130-131
当可持续发展、环保。公平贸易……成为众多企业家嘴边的高频词汇时。不仅有人发出“CSR迫使传统营销退居营销二线”的论断,企业高管究竟如何看待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20.
《新财富》2011,(10):I0078-I0078,I0080-I0082,I0084
“企业家”的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提出:企业家可以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优秀的企业家,具备创新、冒险、敬业、执著、责任感等优秀品质,他们的努力,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财富量级,也有利于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