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已逐渐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形成了联系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成为应对气候变化、构建全球“责任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并将逐步成为世界发展的新规则。为了对低碳能源的战略思想及目标进行深入研究,而进行此项研究,旨在提供适合国情发展的低碳能源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可见,“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国政府建设国家的新理念。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有机组织系统,应该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努力构建和谐企业。只有企业和谐了。社会才能和谐。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油田是陆上石油“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的主战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资源基地,是中国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区。塔里木油田在我国的油气资源发展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因此,油田的稳定和谐对社会和谐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构建和谐油田的能力,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能源状况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来,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类社会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使非再生资源的消耗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再生资源保持其“再生”实用性。能源是一种最重要的地球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核心,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环境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目前,人类所利用的能源还是以非再生的化石能源为主,因此,能源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能源的利用与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密切关系。自从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能源问题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现状和发展前景,关系到各国的经济政治政策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动向。能源也被称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因此,能源已成为多种学科(包括社会经济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研究内容。一、能源的重要意义能源是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重要条件。标志着世界进入现代生产力发展阶段的资  相似文献   

6.
能源问题已成为各个国家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能源问题的研究已显得至关重要。文章从能源问题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能源困境、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源发展战略,以期为解决能源“瓶颈”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目前能源形势分析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由于世界能源资源产地与能源消费中心相距较远,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油荒”、“煤荒”和“电荒”以及持续走高的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加重了人们对能源危机的担心,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世界能源的供需现状和趋势,也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低碳不断成为生活与发展的旋律并得到人们的广泛共识,而我国作为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碳排量已居全球之首,出口商品多为高碳产品,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欧美在向中国使用出了“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利器后,又亮出了“碳关税”这一杀手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面临的挑战会不断增大。本文以核电为主体,分析我国核电当前的现状、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并与其他能源形式相结合,将核电问题的思考上升为能源问题,而能源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保障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过去浙江经济的发展,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资源和要素的“低成本”,这不仅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而且总体而言也反映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但在现今,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的趋紧,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防治污染投入的增加,促进和谐支出的扩大等,将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成为了我们时代的主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建设中的利已与利他的矛盾问题。然而,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都还没有提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路径。通过对“斯密难题”的研究,借“斯密之手”,在承认个体利益的合理性的同时,又要提倡社会经济发展的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一条社会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能源依赖”、“能源高耗”等特征,能源紧张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规律及其阶段特征,并提出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夏波 《经济问题》2005,(12):79-79
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日益成为覆盖世界经济、政治及外交等各个领域的焦点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和深入,以及由能源引发的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的动荡,人们对能源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对能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从总体情况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技术方面,人们关注的重点是能源供求、能源价格、能源政策以及能源的生产、加工、利用技术等方面,很少有人从社会学角度来对能源进行系统研究。然而,仅仅从经济角度研究能源问题,很难对当今社会中许多与能源相关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全面把握与深人分析。事实证明,与能源相关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不仅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而且决定和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有必要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能源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归纳,进而研究能源系统(包括能源资源、能源开发、能源消费等)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规律性,以促进能源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董继斌研究员主编的《能源社会学》(书海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一书,既标志着一门新兴的学科——“能源社会学”的创立;也反映了我国学者在拓展能源问题研究领域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适应了实践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能源“三荒”考验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发展的中国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可中国的能源问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瞩目。这要归因于正在大面积持续发生的“电荒”、“煤荒”和“油荒”。三大支柱性能源几乎同时出现大范围紧缺,无疑给中国的经济运行和百姓生活带来了强劲冲击。  相似文献   

14.
实行能源“双控”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事关全局、关乎长远的战略部署,是节能工作思路的深化和发展,也是能源生产、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调整。如何从单单控制能源消费强度转变到既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双控”上来,台州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根据全省能源“双控”的总体要求,台州今年能源“双控”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坚持12字方针,即“强基础,破难点,抓队伍,建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生存环境的目益恶化,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发展无疑成为维持人类生存的必由之路。生物柴油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年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后,连云港人积极谋划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经过两年的努力,连云港港已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成功地由能源消耗大户变身成为能源节约大户,实现“绿色转身”。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全球航运界已经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绿色战役”。围绕低碳经济,从解决碳高消耗、高排量、高污染这一主要矛盾入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我国港口的重要工T作。近年来,连云港港以“绿色转型”为抓手,加快绿色生态港口的建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低碳航运”之路。  相似文献   

18.
《经贸实践》2004,(11):1-1
伴随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瓶颈因素制约日益凸现。本期《经贸实践》专门策划了专辑,试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探究浙江“能源结”问题,寻找破“题”良方,提供解“结”之道。  相似文献   

19.
图片报道     
《经济前沿》2011,(4):F0002-F0002
2011年6月13日,“世界能源论坛”主席、“世界水资源组织”主席、联合国前顾问Harold HvunSuk Oh教授应邀访问我校,在经济学院做题为“Waterasa Global Issue”的学术报告,针对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困境,从政治、经济、技术、国际社会的和谐与人类发展等层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就可能的解决方案与师生作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经济环境正处在变革和调整之中,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等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经济再平衡”引起全球高度关注,促使实体经济实现从“高碳”向符合气候改善要求的“低碳”转型,“低碳经济”必将为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提供巨大的发展机会。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国外绿色信贷的发展情况为国内业界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