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粮食安全形势的历史回顾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对世界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的供应水平以不断增强自身的粮食安全程度。1949年~1978年,粮食总产量由1132亿kg上升到3048亿kg,增长169%,均远远超过解放前的水平,粮食自给率达99.40%,这是一种高度自给粮食安全战略。1978年以来,是中国经济取得高速增长和发展的时期,1979年~2003年粮食总供求基本上同步增加,虽有五次波动,但这是在人口增长率下降和人均收入增加时而出现的,与1978年以前不可同日而语,表明粮食安全状况得到改善。通过农村经济体…  相似文献   

2.
一、农业基本情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沈阳市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实现了城乡人口粮食自给有余。1978年,全市粮豆总产量只有129万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农业连年获得丰收,1983年,全市粮豆总产量达到207.5万吨,向国家交售商品粮56.3万吨,首次实现粮食自给有余。1984年全市粮食生产又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232.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78年增长80%,年均递增率达5%以上。“七五”时期农业生产虽然连年遭受自然灾害,但粮食产量仍获得较好收成。1990年,在遇到水田供水严重不足、秋季出现伏旱等不利条件下,粮食总产量仍达到210.9万吨以上(实际产量超过225万吨),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城乡人均占有粮食达362公斤,比改革前的1978年多85公斤,向国家交售粮食和城乡人均占有粮食都居全国大城市前列。  相似文献   

3.
辽宁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城市密集,人口多,尤其是非农业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目前,全省粮食不能自给,缺口较大,每年需调入粮食100~150万吨。象辽宁这样的缺粮省份,如何尽快解决粮食问题,如何尽快地使粮食生产从徘徊中解脱出来,再攀上一个新台阶,已成为摆在全省人民面前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这一目的出发,围绕着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深层原因及其有关对策和措施,作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1993年是粮食部门不平凡的一年,从元月一日起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这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迈出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它打破了国有粮食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把粮食企业推向市场,这对于搞活粮食流通、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都具有重大意义。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全州县是全国粮食基地县,粮食放开在购销方面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和冲击,喜与忧共存。喜的方面:1、金融部门全方位支持粮食生产与购销。全州县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仍然重视粮…  相似文献   

5.
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 2 0世纪80年代以来 ,粮食产量常居全国第一、二位 ,自 1985年以来 ,人均粮食产量一直维持在 4 0 0公斤以上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甚至出现了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总体而言 ,山东省属于我国粮食生产比较发达的省份 ,但这并不代表其粮食生产中没有问题 ,清醒地认识山东省粮食生产中的诸多“不安全”因素 ,有利于全省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并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一、山东省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1 耕地不断减少、退化 ,已威胁到粮食生产潜力的保持。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6.
新常态下粮食安全隐忧及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以来,由于我国粮食的连续丰产和稳定的供给,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奇迹。但是,针对粮食安全形势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粮食增产并不等于粮食安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能以牺牲粮食安全为代价;新常态下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走现代农业之路。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隐忧:耕地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之忧、水资源缺乏、农业生态退化之忧、种粮比较效益低下之忧、农业生产规模狭小之忧、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之忧。要消除粮食安全隐患,势必要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完善粮食生产补贴机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健全科技兴粮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探索市场化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确保国家粮食长期、稳定、持续安全。  相似文献   

7.
一、四川省农业发展的困惑四川省由于人口增多,粮食需求增加与人均农业资源短缺的矛盾,触发了人们对四川省未来农业发展道路的思考.长期以来,由于忽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四川省对农业的投入都低于全国同期水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后劲不足,粮食生产始终面临着比全国更为严重的形势.近年来,随着各种农业模式和农业思潮的影响,以"发展与环境"、"持续农业"为代表的命题,促使人们对四川农业发展战略重新评估,以依靠消耗资源对农业增加投入为根本特征的常规农业现代化模式在四川被认为是难以持久的,其结果是依靠外延来保持农业的发展速度将导致四川人口、资源、环境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业的发展应走内涵或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事实上.改革十年间,由于人们局限于在完善生产责任制调整生产关系中寻找农业发展对策,将物质投入  相似文献   

8.
从今年起,我省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省委、省政府的这一重大决策,对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推进效益农业及产业化经营扫展,无疑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一些干部群众对此既有喜又有忧,喜的是粮食全面放开,农民将不再受“皇粮的约束,可以放开手脚发展生产,干部将不再为催粮而疲于奔波,忧的是粮食全面放开,农民对调优结构,更新技术感到无所适从,干部则担心一朝政策再变,又要吃煞苦头,这一喜一忧,反映出干部群众的现实心态,我们认为,粮改不是要不要改的问题,而是必须改,抓紧改,当务之急是要看我们各级干部能否抢抓机遇,善抓机遇,总结经验,发挥优势,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民理清思路,调好结构,逐步探索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调整农业结构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四川粮食生产的喜与忧冯久先80年代以来.四川粮食生产同全国一样,取得了举世瞻目的巨大成就。在政策、科技、投入的联合驱动下.粮食生产量连跨4000万吨.4250万吨两个台阶,1992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4431万吨。令人遗憾的是.未能乘胜前进.向45...  相似文献   

10.
一、入世后我区农业面临的挑战铜仁是典型的农业地区从经济比重看,一产占国内生产总值60%以上;从人口居住状况看,90%人口在农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正常年景下全区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45万吨,创产值60亿元,全区人均占有粮食可达4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左右。但目前我区农业生产仍处于自给水平阶段,与参入WTO以后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二是缺乏科技、资金投入,生产粗放,土地产出率低商品率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继续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改革 ,尽快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建立起通畅灵活的农产品流通新体制。一、加强宏观调控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第一 ,要把保障国内粮食基本自给作为决策目标 ,切实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中国是有 1 2亿人口的大国。粮食还只能说是在较低消费水平上的基本自给 ,还需要从国际粮食市场上进口一小部分粮食 ,粮食安全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我们不可能指望外国人养活我们。而我国的人均耕地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人口增…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农业基础的基础。粮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可以说,粮食是事关天下安定的特殊商品。在当前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认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及时解决在粮食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对于国家的稳定,改革的顺利进行,经济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一、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粮食生产必须立足自给,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  相似文献   

13.
转折中的粮食发展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去年 ,全国粮食减产的信息引出众家探因、纷纷评论。各方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产业的形势 ,是自然而正常的 ,也是多多有益的。要求得正确的探因、中肯评论 ,重要关键是要有把粮食产业引向前进和提升的新思维、新探索 ,而不是把人们思维导向“堪忧”、“严峻”的思路上去 ,又采取简单的、传统的方法去扩大粮食生产 ,又重蹈低效益发展的老路。在我国 ,由于长期粮食短缺 ,所以人们形成了粮食生产“增”便是喜、“减”就是忧的思维定式 ,也不管粮食总量是供过于求 ,或者是供不应求 ,更没想到增产的粮食是否符合市场需求。鉴于上述历史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人口迅速增长、人民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的形势下,世界粮食生产增长缓慢,贸易停滞不前,储备也趋向下降。世界粮食问题已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其突出的反映表现在:1、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下降到70年代初期水平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粮食生产增长缓慢。到1990年时,粮食总产达到21.3亿吨,比1985年只增长6%。即使加上80年代前半期较快的增长速度,整个80年代粮食生产的平均增长率也只有1.6%,远远落后于联合国十年发展规划的要求。许多农业界人士认为:“就粮食和农业而言,80年代是失去的10年”。9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经…  相似文献   

15.
浅析调整农业结构中的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键 《农业经济》2002,(11):20-21
保证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必须注意粮食安全。近年来沈阳市加大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了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从而使粮食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农业生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但在结构调整中,也应该注意粮食安全问题,把握粮食形势。  相似文献   

16.
我市一九八三年粮食总产30.53亿斤,较一九七八年增长了1.48倍,农村人均占有粮食1512斤,高于全国756斤、全省800斤的水平,但畜牧业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8.5%,低于全国14.68%,全省12.95%的水平。这说明我市粮食生产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畜牧业没有跟上,农业生产发展不协调。为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和解决当前粮食转化问题,必须大力地发展畜牧业,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世界粮食形势粮食问题,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几年来,特别是自1981年以来,由于世界上许多国家重视农业,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加上较良好的气候,世界粮食总产量有所增长,人口增长速度有所控制,粮食贸易和农业援助也有了增长,一些国家还建立了自己的粮食储备。粮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1981年与1950年比较,三十一年来粮食生产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作为主要粮食的谷物(不包括薯类和大豆),1981年总产就达33,033亿斤,比1950年的13,460亿斤增加近一倍半,平均每年递增2.9%。而同一时期,世界人口由1950年的25亿增至1981年的45亿,年平均增长率为1.89%,粮食增长率稍快于人口增长率。这种增长趋势使世界粮食问题得到一些缓和。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人们始终把粮食问题看作生死悠关的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尤其是对粮食生产极为重视,把它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并强调指出:“我国是一个大国,有十几亿人口,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粮食的稳定增长。”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把粮食生产当作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使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在年连持续增长的同时,1996年粮食生产突破了300亿公斤的大关,夺大灾之年的大丰收,成为全国第一的商品粮大省,粮食生产形势令人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9.
一、正确认识我国粮食及农业生产发展形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回顾30多年来,中国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八年(1949年至1957年)。这一阶段由于政策对头,一切从国情和实际出发,采取自立更生、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而且更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粮食产量连续上了几个台阶,到199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02万亿斤.比七十年代初翻了一翻,城乡粮食消费需求也增加到9400亿斤,然而却首次出现了粮食供大于求的可喜变化,使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粮食问题,开始了新的转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