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民族人才回流机制就是要建立吸引少数民族人才回到民族地区工作的政策体系和措施体系 ,从根本上理清民族人才培养思路 ,为人才回流和人才使用开辟通道 ,搭建载体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保证。构建人才回流机制一是要发展经济 ,改善条件 ;二是要建立鼓励民族人才回民族地区工作的政策体系 ;三是要建立健全学以致用 ,实现理想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制度 ;四是建立人才回流及使用的信息反馈体系。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回流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矛盾。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路径在于农村地区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农民工回流形成了农村地区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的一股内源动力,有利于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际智力回流成为国际人力资本跨国流动领域的热点,也是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国际智力回流问题各领域最新研究的梳理,为我国人才回流问题提供进一步研究方向。首次建立了海归回流问题的研究图谱,较为直观地展现了该领域研究的国内外空白点和薄弱点,并认为国际智力回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为此,建议在智力回流理论框架、相关经验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新军 《经济师》2004,(2):146-147
当前我国国企面临着人才的竞争 ,留不住人才 ,国企就没有竞争力。文章分析了国企人才流失的原因、人才流失给国企各方面造成的影响 ,以及采取怎样的对策和策略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来保证企业的发展。采用一些激励措施来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这样我们的国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的逐年增加,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因素越来越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科技人才是经济竞争的核心,丰富的高技术人力资源,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当地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也是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本文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科技因素对外资的区位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结论专利授予量、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R&D发展经费支出分别对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额影响显著,并提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流量的逐年增加,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因素越来越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科技人才是经济竞争的核心,丰富的高技术人力资源,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当地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也是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本文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科技因素对外资的区位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到结论专利授予量、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R&D发展经费支出分别对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额影响显著,并提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实体经济危机,表现为生产过剩和资本过剩。虚拟经济出现后,不能正常回流的过剩资本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开始了它在虚拟经济范围内相对独立的运行。但是,货币资本回流规律强行把虚拟经济领域的货币资本拉回到它的真正起点——实体经济的货币资本。这个强制的货币资本回流过程,就是虚拟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危机爆发的过程。因此,一主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该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范围,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和有效性,警惕发达国家通过虚拟经济危机的财富分配效应掠夺本国财富,扰乱本国经济。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深入了解回流人才政策认知对其工作生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策-个体关联对回流人才工作满意度有正向影响;社区嵌入在政策-个体关联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回流人才的主动性人格对其工作满意度起调节作用;回流人才的政策内容知晓对其工作满意度和社区嵌入没有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人才回流政策的制定、宣传和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综合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学说构建了扩散回流和市场区效应空间计量模型,使用全国除西藏以外的2169个市县数据对2000年至2007年的各市县非农业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所受到的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联立方程估计表明,虽然各级市县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要素投入和产出规模以及人力资本和地方要素,但是不同等级的城市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互作用。其中,省会和地级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对下级市县有显著的回流效应,而下级市县的经济增长对位于市场中心的上级城市有明显的市场区增长作用,同级市县经济增长有互相促进作用。本文最后简要总结了研究结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静  邓大胜 《技术经济》2021,40(3):108-118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人才政策,政策重点从以往的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转向形成覆盖高层次科技人才、青年人才、甚至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顶天立地"人才政策体系,以形成地区科技人力资源集聚规模优势.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科技人力资源统计规范和制度,以往相关研究主要采用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等范围较窄的统计指标进行替代,难以适应国家和地区人才宏观管理需要.因此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科技人力资源内涵界定,探索提出适应我国基础统计资料现状的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测算方法,测算2001—2017年我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科技人力资源规模和结构,认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仍呈现东部高度集聚,中、西部规模较小的特征.进一步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科技人力资源聚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产业规模、创新活力、文化教育和居住环境是核心层科研人员集聚的重要因素,但范围更广大的科技人力资源集聚与地区薪酬水平、研发投入强度和生活成本不相关;高技术产业规模、文化教育水平是东、中、西部科技人力资源集聚的共同影响因素,此外东部地区受到地区薪酬水平、创新活力和生活成本影响更显著,西部地区则仍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建议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继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作用,中、西部地区重视打造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平台,逐步减少政策对人才流动的直接干预,通过科技力量布局倾斜间接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集聚.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军工企业科技人才大量流失成为军民深度融合面临的巨大障碍,给新军事革命带来了挑战。基于双层嵌入理论和需求拉动理论,构建我国军工企业科技人才流失影响因素DBOE模型,使用DEMATEL-AHP方法筛选出影响因素中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科研能力和收入报酬对军工企业人才流失的影响较大,而企业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具体来看,我国军工企业科技人才流失影响因素前四位分别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科研能力与其它指标关系最为紧密,在对其它因素产生显著影响的同时,也容易受其它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外流与经济增长--对人才外流损失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和移民净流出量两个变量,采用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计量分析平衡增长路径上人才外流的收入损失.由于外流人才富含人力资本,根据给定参数计算,即使少量的高素质人才外流,也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不考虑人力资本的正外部经济效应和国家教育投资损失,仅考虑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根据2002年的数据估算,我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因人才外流就损失约92.2亿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当期DEA和序列DEA两种方法测度了1960—2004年APEC17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并且对APEC经济增长的趋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东亚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超过了APEC其他地区,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在整个样本期存在显著的趋同,资本积累是趋同最重要的源泉,而技术进步则使经济增长发散;序列DEA避免了技术的退步,是一种比当期DEA测度技术进步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   总被引:71,自引:2,他引:71  
刘伟  张辉 《经济研究》2008,43(11):4-15
本文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实证度量了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将其与技术进步的贡献相比较。实证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度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逐渐让位于技术进步,即产业结构变迁所体现的市场化的力量将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的力量。此外,研究也发现,结构变迁效应的减弱并不表明市场化改革的收益将会消失,某些发展和体制的因素仍然阻碍着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完善市场机制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才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才安全问题是由于人才流动所引致的组织机密泄漏、经济资源流失、核心和关键技术外流 ,进而损害组织整体利益的现象。我国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闲置浪费严重 ,特别是人才流失所导致的人才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要实施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优化我国人才环境 ,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加快我国人才安全制度的建设 ,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按照管理、资本和劳动要素的产出弹性关系的新理论假说,利用我国9个发达地区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要素产出弹性理论假说的检验,其结果表明,由于我国在技术进步中一直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和缺乏自主创新,从而使技术进步表现为资本增加型,理论假说前提的偏离导致实证分析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不一致。结论表明,在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可以选择的技术进步方式不同,要素投入的组合方式也不同。当前我国应该改变资本投入过快增长的现状,强调管理要素和高素质劳动力投入,通过不断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立足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诉求,提出基于创新链视角的科技人才新分型思路。在深入分析各类科技人才创新协同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创新要素集成流动及创新价值传递转换机理。最后,系统地给出了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要求的科技制度及政策配给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频繁出现的用工荒及工资上涨等问题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将工资上涨助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机理总结为技术进步引致效应及人力资本投入引致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并借助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工资上涨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资上涨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逐渐增强,其中工资上涨借助技术进步引致效应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但通过人力资本引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不显著。基于不同地区的回归结果比较得出,工资上涨助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效果差异显著,其在劳动力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作用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9.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98,自引:6,他引:198  
颜鹏飞  王兵 《经济研究》2004,39(12):55-65
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 1 978— 2 0 0 1年中国 3 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并且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价值在于对中国经济研究者提供先进的分析工具和研究平台 ,并为有关部门提供接近现实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加工库以及政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总体来说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减慢 ,1 997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递减 ;根据技术进步并不能做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判断 ;1 992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了效率的趋同 ,1 992年以后追赶效应消失 ,技术进步成为各个地区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吸引跨国外包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首先近似计算在华跨国外包容量并识别实施跨国外包的动因;其次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以验证各动因的贡献;然后基于通过检验的各动因建立吸引跨国外包的环境评价体系。利用该体系对中国及其三大经济圈的九省市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定量分析,得到了它们吸引跨国外包环境的分值和排名,最后分析了它们的内部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