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文章使用百度指数这一投资者行为的衡量变量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以2012年154家首发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控制了承销商声誉、公司行业、规模等其他因素后进行检验,发现百度指数的关注度变量与IPO抑价显著正相关且这种关系受市场条件好坏的影响。文章还发现IPO抑价受发行总市值、公司市盈率、每股净资产显著负向影响,与承销商声誉有一定相关性,和公司绩效关系的显著性不高。  相似文献   

2.
我国创业板历经进10年筹建已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板,同年10月31日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同日上市,这标志着创业板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纵观该板上市股票,股票出现高抑价的现象比较普遍,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在上市之初股价大幅上扬,首日平均涨幅达到106%,其中金亚科技首日涨幅高达209.7%。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IPO抑价影响因素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与IPO发行价格、上市首日换手率呈显著正向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邓小钊 《魅力中国》2010,(26):39-40
在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上,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的现象是最突出的,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极,我国创业板IPO抑价有其独特的原因。本文选取创业板已经上市的80支股票作为样本,对影响其IPO抑价的因素及其对抑价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实际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中签率,首日换手率,发行前净资产利润率等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抑价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IPO抑价理性回归,促进创业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市场股票上市,其疯狂表现引发了人们对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问题的再度热议。IPO抑价是指一只股票在首次公开发行后,第一天的收盘价远高于发行价的现象。IPO抑价问题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股票市场,只是抑价程度有所区别。我国股市被认为是世界上IPO抑价程度最高的市场: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沪深主板市场IPO网下配售数据,以共同获配的方式连接构建机构投资者网络和拟上市公司的认购网络,探索网络结构对IPO定价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认购网络密度对公司IPO抑价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认购网络的平均中心性与偏差中心性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各机构投资者之间沟通交流越密切,报价的公允性越高,降低了IPO抑价程度;网络的平均中心性对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议价能力有强解释力,平均中心性越高则议价能力越强,导致IPO抑价水平提升;在信息交流充分的情况下,网络的偏差中心性与响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合谋压价行为显著正相关,进而对抑价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当IPO市场热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合谋压价动机减弱,中心性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失去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发行定价管制阶段存在高价剔除比例限制,中心性的机制发生改变;询价对象中QFII的比例越高,网络密度对IPO抑价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现有研究理论和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可能影响IPO抑价的3个解释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我国IPO抑价率较高的结论,分析了导致IPO抑价率较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一,要进一步完善IPO发行的市场化机制;第二,倡导健康的价值投资,培养理性的市场投资者;最后,坚持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7.
周洁心 《中国经贸》2014,(13):79-80
在创业板正式上市的一段时间,IPO高抑价是普遍现象。但2010年5月后,我国创业板市场新股IPO首日跌破发行价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股票市场对资金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但接连的破发并不是解决我国创业板市场前期普遍高抑价的有效方法。 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我国创业板IPO首日收益率从超高到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指出了创业板应担当起改革试点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IPO抑价现象在我国很明显。本文旨在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性寻找我国IPO高抑价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减轻IPO抑价程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引入战略投资者是一种常用手段。针对上证A股公司在IPO过程引入战略投资者这一事件,本文从IPO抑价的角度,考察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能否对IPO抑价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并不能够显著的降低IPO首日抑价。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公司决策者以及投资者正确理解战略投资者入股的作用和地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珏蓓 《中国经贸》2014,(11):147-148
融资超募是创业板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以深交所2011年6月-2014年1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155家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实证研究考察了机构投资者与公众投资者对于超募额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IPO underpricing and some testable hypotheses. Our model suggests that the IPO underpricing phenomenon can be explained by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 and agency theory in mature security market where market determines issuing price, but not in China's developing market where restrictions on issuing price exist. The IPO underpricing is actually a problem of asset pricing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How regulatory changes affect IPO underpricing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underpricing of IPOs in the Chinese A-share market during the period 1992–2006. Since its inception, the Chinese IPO market has transformed from a tightly-controlled system to a more market-oriented system. Reforms include the abolishment of listing quotas and fixed issue price determination; allowing for more market participation in IPO pricing. The regulatory changes of Chinese IPO market, though improving over time, actually are not monotonic.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started from over-restrictive to over-unrestrictive, then fine-tuned with additional restrictions. This study documents the regulatory reforms during the sample period and investigates how these regulatory changes affect IPO underpricing in China. During this period, we find that Chinese IPOs exhibit a huge underpricing. The size of the underpricing, however, decreases over the sample period. This study further finds that the IPO pricing method before the regulatory changes, which was based on a fixed P/E ratio pre-determined by the regulator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IPO underpricing in China. After adopting a series of regulatory reforms allowing underwriters discretion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issue price, this regulatory underpricing component vanishes. This study has policy implications in demonstrating the impacts of regulatory frameworks on IPO underpricing.  相似文献   

13.
创业板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舟  袁霁 《特区经济》2008,(6):107-108
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1月9日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本文结合国家战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并探讨了创业板市场推出的几个问题,说明了创业板市场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及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反馈交易理论是金融市场最经典的理论之一,长期以来,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与建模并不多见。本文给出了在一个具有反馈交易特征的市场中,情绪冲击对资产价格的长期影响模型。我们发现,总的来说,反馈交易会影响认知偏差效应和交易诱导效应,认知偏差效应随反馈交易系数递增。但是,交易诱导效应并不与反馈交易系数呈简单的单调关系,交易诱导效应在一定情形下随着反馈交易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15.
Ting YU  Y.K. TSE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6,17(4):363-382
Research in the literature shows that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POs) of common stocks are systematically priced at a discount to their subsequent initial trading price. The large underpricing magnitude in the Chinese IPO market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We consider three hypotheses that may explain the IPO underpricing in China. These are the winner's curse hypothesis, the ex ante uncertainty hypothesis and the signaling hypothesis. Among these hypotheses, the winner's curse hypothesis has not been tested in the Chinese market. Using IPO data for online fixed-price offerings from November 1995 to December 1998,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winner's curse hypothesi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high IPO underpricing in China. The signaling hypothesis is not empirically supported in the Chinese market during the sample period.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视角比较不同盈余操控方式对IPO后企业业绩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板公司IPO前后同时实施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两种盈余操控行为。其中真实盈余管理是IPO后企业业绩下滑的深层次原因,且不同盈余操控方式对IPO后3年业绩影响具有时间差异。  相似文献   

17.
王毅 《特区经济》2009,(10):124-125
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已经日趋完善和成熟,取了很大的成功,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信任。但是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了百年的市场来说只能是刚刚起步,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投资者结构比例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市场化发行方式与我国IPO定价效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周孝华 《特区经济》2009,(7):106-108
利用衡量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定价效率的绝对效率标准,选用1999~2008年沪深市场的IPO数据,研究我国两次新股发行方式的市场化改革与IPO定价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次市场化改革不仅没有提高我国的IPO定价效率,反而降低了IPO定价效率;第二次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新股询价发行的方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程冬冬 《特区经济》2014,(3):138-139
为了考察市场环境、股权投资对拟上市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重点关注以下两个问题:市场环境是否影响了拟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股权投资是否发挥了单方面的抑制或者助长拟上市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通过单变量检验和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在市场环境好时上市的企业,其盈余管理水平要高于在市场环境差时上市的企业;同时研究还发现当股权投资介入拟上市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时,会根据市场环境的好坏来决策是抑制还是助长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巧妙的解决了关于股权投资"认证说"和"躁动效应说"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孔令飞  刘轶 《南方经济》2016,35(6):66-81
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存在着显著的乐观偏差,且这种乐观偏差会因投资者情绪的变化而忽高忽低。基于开户数量构建个人、机构投资者情绪指标,实证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证券分析师乐观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人、机构投资者情绪越乐观,证券分析师的乐观偏差越大;机构投资者情绪的波动比个人投资者更为剧烈,且对证券分析师的影响也大于个人投资者;在考虑了公司的截面特征后,结论依然稳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新兴市场中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行为,并为投资者使用证券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