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蔡一 《质量春秋》2014,(7):15-20
一、治求功效 中国传统文化称管理为“治”,“治就是管理。”(《孙中山选集》1956版,下卷66页)现代管理有宏观和微观之分,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宏观管理称“治国”或“治世”,微观管理称“治生”或“治产”“治产业”。管理文化作为管理实践的产物,它高于管理实践,是关于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战略策略的总和,  相似文献   

2.
孙宏斌 《企业家》2002,(5):47-47
如果我们的企业真心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企业,那么他们必须做好“沟通”这门功课。在企业里,沟通是无价的,也是令人心动的。过去的沟通者有赖老板们深入群众,如今“沟通”被搬上了网络。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双盲编码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领域归纳为“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家领导方式”及“企业危机应对”五个领域。通常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是指儒家、佛教及道家文化,即儒、释、道,这三家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给予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随着我国经济一起蓬勃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也日渐丰富。在这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研究古代服务现代: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灿烂光辉的民族文化,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研究它,不仅可为当代政治、军事服务,同样可为经济建设服务。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传统”,“要积极吸收中国历史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又进一步指出: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贵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做到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5.
当今,靠“树精英”来引导“大多数”的传统思路是否已成为一厢情愿的“乌托邦”?“英雄”注定要是极少数吗?  相似文献   

6.
谈到“中国式管理”,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只有中国式管理才符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个性特点,是先进的、独特的,西方管理理论与实践是无法在中国这片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土地上落地生根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式管理实际上是对现代科学管理的否定,是把中国传统的权谋文化与帮派主义加以放大和传承,是不应该大力提倡的。  相似文献   

7.
《皇帝内经·保命全形论篇》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著名军事家孙膑也提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思想。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哲们就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天地之间,人是最宝贵的:有了人,就有了一切。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最关键的资源也是人才资源.企业“重人”才能有所兴旺。而“重人”历来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髓,《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工;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些思想经过历代的发展,逐步成为管理国家的准则,更值得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8.
“80后”群体在全新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有着自己的主见和强烈的个性,追求刺激和富于挑战的生活。要对“80后”群体进行强有力的营销,必须了解这个群体的特性特点和消费文化,创造全新的营销手段,要想得到他们的青睐,就一定要有打破传统的勇气和智慧。[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马光仁 《乡镇论坛》2014,(27):46-46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桥头堡”,又因其直接对乡镇的“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提供服务和管理,因此要繁荣农村文化,需巩固乡镇文化站,具体如下:一是建立专业团队。当下的乡镇文化站属乡镇人民政府,一般有在编人员3~5人。乡镇政府为了做好中心工作,文化站的人员大多借调到其他部门或身兼多职,专职从事基层文化管理与服务的专业人员很少。因此,由文化局牵头组建专业、专职的文化服务团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乡镇企业》2002,(1):54-54
杨科信:一般来说,企业要有三个创新,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但这三个创新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整合文化,还要根据时代发展需要,破旧立新。我们万安从“三气”精神向“宽容、和谐”的企业文化发展,就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注入时代先进文化的新鲜血液,企业因此更有生命力。我们在营造“宽容、和谐”的企业文化时,不仅要注重制度上的要求,还要注重道德上的要求。且道德上的要求更为重要,它是落实制度的保证。林学森:“如果企业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