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阮渝生 《生产力研究》2003,(3):267-268,274
商誉的定量评估是比较困难的 ,本文试图建立企业商誉评估的指标体系 ,并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商誉度进行衡量 ,再利用商誉提成收益计价模型进行企业商誉的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2.
罗朝霞 《经济师》2006,(5):222-222
商誉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在当今新知识经济年代尤为重要。文章界定商誉的性质,介绍我国外购商誉的会计核算方法及对我国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艳霞 《经济师》2007,(9):67-68
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在传统经济形态中,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对社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对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将是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拥有的商誉、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将会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如商誉在企业总资产中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它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收益及市场价值的重要资产。因此,对商誉的合理确认与计量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商誉的性质及其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并购、改造、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活动的不断深入,商誉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探讨了商誉的两个基本问题,即商誉的性质和商誉的价值评估。一般而言,对商誉性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对商誉价值评估方法的不同选择。本文首先评析了商誉性质的“三元理论”,即“好感价值论”、“总计价账户论”和“超额收益论”,并从力学角度提出了商誉性质的“合力价值论”;然后根据不同的商誉性质观分别探讨了商誉价值评估的割差法和超额收益法两种定量评估法以及商誉价值的定性评估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有金融资产的流失非常严重,国家不仅要关注信贷资产等有形资产的劣化问题,还应重视由于有形资产贬值而引起的国有商业银行账外无形资产即商誉的流失问题。一、国有商业银行商誉的严重劣化商誉是指企业净资产的实际收益与按行业平均收益率计算的净资产收益差值部分...  相似文献   

6.
试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现行会计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的缺陷日益显现,自创商誉确认势在必然。我们认为,自创商誉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能使企业未来获得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是基本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其计量也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新的商誉会计理论进一步完善了商誉会计理论体系,为建立全方位的商誉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由于是否获取超额收益能力成为商誉会计的计价基础,从而对内可促进企业从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向资本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对外,有利于投资者利用商誉因素来分析企业的潜力。从实务角度上来看,新的商誉理论不但能够很好地指导实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与现行实务具有较好的衔接功能。  相似文献   

8.
郭葆春 《生产力研究》2008,(21):135-137
企业商誉是一种典型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是企业生产力的体现。文章试着探讨商誉和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商誉形成机制及其具体的财务管理策略。并从核心能力管理的方式中选取培训员工、编制预算、报告业绩与评价业绩四个领域,以财务学的视角,从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三方面探讨商誉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王庆华 《时代经贸》2013,(14):60-60,78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和企业合并准则涉及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规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简单地等同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持股比例的乘积,没有考虑到控制权溢价和缺乏控制权折价等因素对股权价值的影响,因此按现行准则确定的投资成本、商誉或当期收益具有相当大的不准确性。建议结合资产评估准则中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现状,考虑控制权溢价和非控制权折价的影响因素,更准确地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业务涉及的投资成本、商誉或当期收益。  相似文献   

10.
王庆华 《时代经贸》2013,(13):60-60,78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和企业合并准则涉及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规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简单地等同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持股比例的乘积,没有考虑到控制权溢价和缺乏控制权折价等因素对股权价值的影响,因此按现行准则确定的投资成本、商誉或当期收益具有相当大的不准确性。建议结合资产评估准则中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现状,考虑控制权溢价和非控制权折价的影响因素,更准确地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业务涉及的投资成本、商誉或当期收益。  相似文献   

11.
商誉是指企业所独有的可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这一定义在会计学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对于商誉的有效构成要素人们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关于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确认及计量在业界也一直存在颇多争议。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中外会计界对商誉构成要素的不同观点,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下商誉的合理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确认及计量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陈玉荣 《经济师》2000,(7):28-29
一、商誉的特性商誉(Goodwill)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Excessearnings)的能力。它的经济含义是企业收益水平与行业平均收益水平差额的资本化价格。多年来,会计学者和会计实务人员对商誉的构成因素作了各种研究。将影响商誉的构成因素归纳为以下15项:(1)杰出的管理队伍;(2)优秀的销售组织;(3)竞争对手管理上的弱点;(4)有效的广告;(5)秘密的工艺技术或配方;(6)良好的劳资关系;(7)优秀的资信级别;(8)领先的员工训练计划;(9)在社会中较高的地位;(10)才能或资源的发现;(11)优惠的纳税条件;(12)有利的政府政策;(13)与其他公司的良好协作关系;(14)占…  相似文献   

13.
在会计学上,关于商誉的性质历来就存在众多的看法。亨德里克森在其专著《会计理论 》中列举了三种主要观点:①商誉是人们对企业具有好感的价值;②商誉是人们预期的未来 收益超过除商誉外的总资产正常报酬的贴现值;③商誉反映的是企业总价值超过其各项有形 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净额,即一个总的计价账户。 Kieso和 Weygrandt在其合著的《中级财务 会计》里概括了两种观点:①商誉代表净资产的获取代价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②商誉 代表企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然而不论怎样对商誉加以理解,其最终必然表现为 企业除商誉外的…  相似文献   

14.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与并购账面效应企业并购效应是企业并购策略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并购后能否产生预期的效益,直接影响企业并购决策。而对并购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体现在财务上会对报告收益产生不同的影响。购买法按公允价值记录企业所取得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并确定商誉。一方面,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评估后的资产价值通常高于其账面价值,并伴有商誉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商誉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异同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湘希 《现代财经》2004,24(11):45-49
商誉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这种混淆不仅掩盖了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源泉,而且导致市场认知的企业价值与会计记录的事实发生严重扭曲。系统地分析商誉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指出商誉是组合无形资产,而核心竞争力是合力无形资产的区别是必要的。通过研究二者关系,可得如下结论:核心竞争力是商誉的外化现象,商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一、负商誉韵影响因素分析 1.交易费用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负商誉对应于商誉,从商誉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驻留观点推导出负商誉就是企业获取低于平均收益的能力,应该表现为负资产。由于现实中不存在负资产,因此认为负商誉也不存在。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Eldon S.Hendrlksen)在其《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如果被购买企业可辨认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大于购买企业的合并价格,那么。被购买企业就会将净资产逐项出售。而不会再像存在正商誉那样将净资产一揽子出售。因此得出负商誉不可能出现的结论。如果没有交易费用的话,无疑他的结论是正确的。但考虑交易费用的因素后。就值得商榷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誉问题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涉及到消费者经济利益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因此,商誉是企业的一项可以带来超额收益的无形资产。从企业内在因素讲,要营造企业商誉,必须树立滴水穿石的精神,从基础做起,持之以恒,常抓...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里,不少企业依靠商誉这样一种无形资产获取越来越多的收益,商誉资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惯有的资产的计量方式的限制,自创商誉并不能作为资产计价入帐,当前对商誉的帐务处理方法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已带来了许多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商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它没有固定形态,但是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超值利润,所商誉可以被看做是无形资产,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无形资产。所以,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比较复杂,结合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商誉会计的复杂性,我国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商誉的会计处理做了很多相关的改革,不过,从具体内容上来看,也仅仅是合并商誉这个问题可以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其他的理论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市场经济虽得到的飞速的发展,但是就商誉的本质来看,商誉是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他并不是某个时点上的价值,所以很难衡量其具体的数值,我们国家的商誉会计处理还不具备完善的条件,因此,本文结合这些实际情况,探讨下我国现行商誉会计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并购商誉对于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从股权融资成本这一角度,分析并购商誉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商誉对于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购商誉通过股权融资成本的中介效应来间接影响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并购商誉对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较强的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企业应理性并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