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推导出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劳动力、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之和;索洛余值在数值上等于中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与偏向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之和,也等于资本生产增长率与劳动生产增长率的加权和,其权数分别为资本和劳动时变产出弹性。研究认为,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有利于促进经济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效率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构建了一个劳动收入份额相对于资本收入份额变化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并使用中国1990~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劳动与资本之间的要素替代弹性显著大于0,且显著小于1,并且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进步是偏向于劳动增强型的,表现为劳动效率持续快速提高,而资本效率则持续下滑,正是偏向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速率高于资本深化的速率直接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相对于资本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则表明,导致资本效率下滑引起劳动收入份额也持续下降的深层次原因则主要是中国企业没能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拓展升级其生产价值链,以致没能实现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而政府经济政策偏差形成的银行业高利差导致的扭曲性收入转移、城市房地产价格的持续飙升导致的实体经济企业房地租成本上升,以及政府税收的持续快速增长对实体经济企业收益的挤压,则更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贸易结构变动出发为研究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原因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近年来我国商品贸易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动。理论分析表明,对外贸易不仅通过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要素密集度变化和技术进步偏向等机制产生间接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发展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进口发展则具有正向作用。进出口贸易对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影响程度与方向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标:在偏向性技术进步框架下研究产权结构对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包含能源、资本和劳动的标准化嵌套三要素CES生产函数供给面系统估计中国技术进步要素偏向性,运用面板标准误差修正方法比较产权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除山西、新疆和内蒙古外,其他地区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资本,偏向程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技术进步偏向性程度越大则区域资本节能效应越小。研究创新:基于区域技术进步偏向性差异比较了产权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价值:侧重于从要素替代角度研究技术进步节能效应的成果,有利于改善要素结构、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5.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研究中国社保征管制度改革与要素收入份额变动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2011年《社会保险法》的实施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社保征管力度加强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增强社保征管力度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原因在于社保和薪酬福利增进产生的“收入效应”十分显著,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的要素“替代效应”不显著。在此基础上,《社会保险法》实施和社保征收机构变更叠加引起的社保征管力度“加码”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强,降低企业社保费率也有助于充分发挥社保“严征管”在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中的推动效应。通过合理评估社保征管制度改革产生的要素收入分配效应及厘清其作用机理,能够为精准提升社保征管效率和有效缩小收入差距提供新的现实证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标:由替代弹性σ入手改进中国技术偏向测度。研究方法:基于改革时期省际面板数据估计时变替代弹性,将其嵌入改进增长核算法测算中国技术偏向,并以O&R法探讨国民经济与三次产业技术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σ<1且存在净劳动增强型(γ>0)技术进步,中国技术变化整体呈资本偏向,但存在倒U形变化趋势及明显的产业差异;分解结果表明,1979~1994年中国技术偏向由结构变化(组间效应)主导,1995年后由实质变化(组内效应)支配。研究创新:以时变替代弹性刻画技术偏向时期变化,据O&R法揭示技术偏向的总分关系。研究价值:改进技术偏向变化趋势测度,推动技术偏向总分关系探讨,并可促进要素收入分配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要素偏向技术进步指数,并试图通过考察相关因素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整体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但是偏向程度呈现逐年减弱的的趋势,不同行业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程度差异较大,少数行业已经出现劳动偏向型的技术特征;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工资扭曲和要素禀赋结构弱化了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而创新投入、行业竞争强度、环境规制强度与国有经济比重等因素则强化了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在更深层次上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由行业竞争所引致的“生产比较优势”和生产习惯的“棘轮效应”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基于此,选取2007—2021年民营企业的数据,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出发,考察国有股东参股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东参股有助于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对于高融资约束程度和低创新意愿的企业,国有股东参股对于劳动收入份额的积极效应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股东参股对普通员工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效应更明显,以及不存在最优的国有股东参股比例。研究结论对于完善分配制度、推进共同富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要求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本文基于对劳资收入分配公平内涵的界定,设计出劳资收入分配公平的测度指标,并基于2006~2021年沪深A股非平衡面板数据,对我国劳资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进行测度和分析。全样本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劳资收入分配总体上处于相对公平状态。分年度来看,由于劳动收入份额相对贡献的比值下降,劳资收入分配由相对公平状态进入比较不公平状态;分规模来看,大企业处于非常公平状态,公平程度高于中、小企业;分所有制来看,国企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公平程度高于非国企;分要素密集度来看,劳动密集型行业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公平程度高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  相似文献   

10.
假定发展中国家同时进行自主创新和国外技术模仿,运用学习模型分析框架,探讨技术模仿、技术差距、自主创新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时,发展中国家主要采用技术模仿来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但随着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采用干中学向干中学加工的转换模式,形成自主创新体系。本文运用1990~2008年中美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模仿、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间的关系。发现技术模仿和自主创新的加强是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变量,而技术差距对我国技术进步具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CES生产函数,从技术进步偏向的定义出发,概念上厘清增强型、偏向型、节约型技术进步的区别和联系,比较希克斯偏向型技术进步和哈罗德技术进步的异同点,并利用中国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算要素替代弹性、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和偏向型技术进步。结果表明: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小于1,技术进步方向总体上是资本偏向型的。研究说明选择怎样的技术进步偏向和速度对于中国至关重要,它是增长与分配的平衡器。  相似文献   

12.
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对我国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要素替代弹性和有偏技术进步视角分析我国工业能源强度,通过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1994~2008年工业行业数据进行实证估计,确定不同类型行业资本、能源与劳动的嵌套CES生产函数结构。结果表明,多数行业的技术进步是资本、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这是因为在多数行业内,资本和能源表现为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有效资本、有效能源和有效劳动在特定要素替代弹性条件下,通过影响能源份额进而影响能源强度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工业行业数据刻画这3种有效要素对能源强度的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技术进步方向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趋势。研究方法:采用Dagum基尼系数与分解法研究中国技术进步方向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技术进步方向的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中国技术进步总体上呈现资本偏向,偏向程度增速由快转慢,部分地区已出现劳动偏向;资本偏向程度区域差异不断扩大,加剧了资本和劳动所有者之间及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间净差异自2003年开始成为主要部分。研究创新:基于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揭示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分布的区域差异及来源,并分析动态演进趋势。研究价值:为区域科技创新战略提供借鉴,为高质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劳动要素收入之间的关系,之后利用中国1952年~2007年的年度数据,从宏观角度和采掘业等13个行业18年数据的行业角度及国际宏观数据角度对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我国劳动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我国劳动收入的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低技术含量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能带来劳动收入长久、有效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我国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熟练劳动力与发达国家相似,属于稀缺要素,非熟练劳动力(尤其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却存在无限供给的异质性特征。本文通过统计我国二元转型程度和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相关数据,发现我国二元转型程度不断深化,劳动收入份额近年来呈持续下降的态势。本文认为,要想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现状,最根本的措施是加快推进我国二元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标:探索中等收入经济体转型概率一般特征及转型动力因素。研究方法:基于K-M估计量估计中等收入阶段停留时间和转型概率,采用生存模型探讨中等收入转型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中等收入经济体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平均停留时间为38年,转型概率呈双峰型分布,即前25年逐年上升,其间的25~40年间下降,40年后提高。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出口结构对中等收入转型概率有显著影响,尤其是中等人力资本。一个经济体从中低收入向中高收入阶段转变过程中,技术进步的重要性逐渐提高,人力资本和出口结构的重要性逐渐减弱。此外,1950~1985年间中等收入转型主要依赖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1985~2015年间中等收入转型主要依赖技术进步和出口结构的专业化。研究创新:首次基于转型概率视角概括中等收入转型一般规律,使用生存分析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中等收入转型的动力因素,并区分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研究价值:拓展中等收入转型研究视角,延伸生存分析方法适用范围,研究结论对丰富中等收入阶段的经济学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对中等收入国家制定转型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和人力资本均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基于此,认为要扭转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根本途径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通过提高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来加快向一元经济结构过渡。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的背景下,本文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及其具体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在短期内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在第一产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改变估计方法、替换关键变量、调整控制变量后这一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人工智能会通过就业技能结构高级化、技能收入差距扩大化两个渠道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对西部地区、非技术密集区以及高劳动收入份额地区的抑制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标:探索新形势下稳定我国国民收入的经济发展方式。研究方法:基于IOTs-OECD和TiVA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比较四种参与方式下GVCs参与度对国民收入和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寻找最能抵御GVCs收缩风险的环节和要素。以知识密集型要素积累水平和产品技术复杂度,讨论我国掌握上述环节的可能性,提出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双循环发展建议。研究发现:GVCs参与度下行抑制国民收入增长,有利于劳动报酬份额提升;研发创新环节最能抵御GVCs收缩风险;多重价值链交互和新型举国体制有利于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研究创新:提出了兼顾国内国际双循环影响的收入模型;论证了GVCs下行是调整优化劳资分配结构的契机。研究价值:为中国从深度嵌入GVCs向双循环发展格局转换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8-2019年长三角地区省级面板数据,对进口贸易的收入效应以及技术进步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进口贸易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技术进步是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积极因素;技术进步弱化了进口贸易对收入不平等的缩小作用;进口贸易的收入效应以及技术进步对其作用在地理位置与收入水平层面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