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庄子的逍遥思想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特色,也是庄子人生理想的最 高境界,它表达了这位古代哲人对人格独立的孜孜以求和对精神自由的无限向往,在社会有了巨大发展的今天,庄子的逍遥游理论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仍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逍遥游》的基本主旨就是“闲放不拘,怡适自得,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精神解放和精神自由,实现超越和达到逍遥游境界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是做到“心”的剥离,这种剥离就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庄子逍遥游的精神特质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充闾围绕庄子哲学思想中"逍遥游"这个主旨,进行多维度的探求,使这部传记具有《庄子》哲学思想品读的文化存在意义。该作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以"游世"说为立论,阐发"游世"思想的哲学意义,并采用可行的解读路径,揭示庄子哲学的形上之义。该作将传记、散文、理论专著成功地融为一体,展示了较强的可读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提供了一种距离读者更近的《庄子》阅读方式,也为丰富庄学的文本类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庄子》一书历来被认为是道家经典之作,庄子也是公认的先秦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其实,通过对《庄子》一书中关于孔子本人及其儒家思想的态度,不难看出,《庄子》思想与儒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王充闾的《逍遥游·庄子传》,对庄子进行散文笔法的生平传写,既有传记的真实,又有文学性的描述,踵事增华,足见庄子历史原本的存在。传记的运思中把庄子放在战国的历史时空中加以考量,把《庄子》文本以传述的需要,化入史进的历程,刻画岀千古无二的庄子,显示了传作者的现实关怀,很能引发今日读庄人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要本,在他看来人生至高境界是体道行道与道合一。因此与道合一、逍遥自适成为其人生的终极追求。由于庄子生活背景和人生体悟使得庄子在求得自己逍遥自适的同时也希望人民能够全身保性天放自得。可见庄子的人生理想不仅在说明和探究宇宙本源,更主要的是诠释人生,扩展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理想人格”建构显现为国人总体上的人格体征,即积极的人生态度、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的欲望、勇于创新的渴求、严谨求实的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善于自控的意志、善待他人的修养、团结协作的处事原则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等审美范畴。而当代大学生要在新文化建设中有所作为,就势必建构符合时代精神主流以及先进文化建设需求的理想人格的生命佳境。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理想人格”建构显现为国人总体上的人格体征,即积极的人生态度、进取的奋斗精神、正视挑战的欲望、勇于创新的渴求、严谨求实的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善于自控的意志、善待他人的修养、团结协作的处事原则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等审美范畴。而当代大学生要在新文化建设中有所作为,就势必建构符合时代精神主流以及先进文化建设需求的理想人格的生命佳境。  相似文献   

9.
逯艳  韩一红 《大众商务》2011,(12):131-132
本文写了《庄子》的寓言在艺术上的成就,通过《偻丈人承蜩》和《吕梁丈夫游水》两篇文章来谈《庄子》寓言丰富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生命源于道,由气而化生。道是无形的即形而上的,其生命是无限的;物则是有形的即形而下的,其生命是限的。无形之道不仅是万物的本原,更是宇宙的最高法则,是现实世界的价值源泉。生命既然产生于道,生命也由有形的形体和无形的精神(心)构成,生命的本性即道性。因此,生命的本质在于自然天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循道而行,重神轻形,与道同一,追求精神的自由和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1.
在《沧桑无语》中,作者承沿着对文化历史散文的一贯性追求,传达出对历史典籍极为通熟,古典文学功底甚为扎实的特色。在看似随意的描叙中,却引用自如,论理缜密,思想独到,情感饱满,是王充闾散文创作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先秦是一个善"辩"好"辩"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典籍以《孟子》和《庄子》的论辩艺术成就最高。尽管同为论辩散文中的代表,但是《孟》《庄》的论辩却体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风貌。在论辩语言上则主要表现为《孟》文具体、《庄》文抽象;《孟》文质朴简洁、《庄》文华丽雄奇;同时,《孟》《庄》的文字在音乐性上也给读者截然不同的音乐感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庄子》中的丧葬现象为研究对象,梳理出了《庄子》文本中的五处丧葬书写,分别是秦失吊老聃、子贡吊子桑户、孟孙才葬母、庄妻之死、庄子将死。这五次丧葬活动,体现出薄物质、薄程序和薄情感的薄葬观念。这种丧葬观念根植于《庄子》的死亡观:死生一体、死是复归自然、死是解脱。死亡观又是其宇宙观的反映,《庄子》的宇宙观从时间和空间两大维度折射出大宇宙背景下个人生命的存在状态与价值,具有强烈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百多年来,《庄子》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外诸多译者,产生了不少优秀译本。这些译本的译者国籍不同,译本各有千秋。理雅各、冯友兰等比较注重传译《庄子》一书的哲学内涵,而华兹生、葛瑞汉、梅维恒、汪榕培等则兼顾其哲学内涵和文学特点。由于译者的翻译目的、角度和侧重点均有不同,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阅微草堂笔记》与《庄子》精神和气质上有颇多相通之处,除了多处直接引用以外,前者的话语方式大有后者遗风,主要表现为:叙事说理的"法天贵真"、"复归于朴",以"自然为宗";超越世俗,在俗常的道德之外让读者获得新的发现,建立起属于作者自己的叙事伦理;"尚质黜华",作品中漫溢着一种怡然、悠然气息;将凝聚着独特思想的语言深层结构通过汪洋恣肆、行云流水的文字表达出来,体现作者的诗性智慧。  相似文献   

16.
在从《庄子》思想中悟出当代管理之道,将庄子平等、变通、阴阳调和、责任感、钝感力及无为而治等观念运用到当代管理理论中,探索"-3代管理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7.
《庄子》是一部具有极强的元典性质的独特的著作。它所提倡的间世主义的处世态度,它所追求的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对当代教育超越功利欲求和社会压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元典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庄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自然观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宝库中最有价值、最有活力的生态理论:其中包含了许多丰富而又合理的成分,已成为今天环境保护的理论生长点,对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庄子》应该在先秦时期就已成书,流传至今的《庄子》只有三十三篇。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历代文人墨客和众多的文学作品都受到了《庄子》的影响。虽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庄子》却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引人深思,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本文由《庄子》中"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这句话,从四个方面,简单叙述庄子思想中的"无"。  相似文献   

20.
牟宗三先生将道家思想中言说道体或境界的独特方式正言若反称为诡辞为用,即辩证的诡辞,其作用在于不将所说内容予以实体化和对象化加以固定,而是从作用上活泼泼地展现出来。这一方法首先见于牟先生所揭示的《庄子》对于《老子》之道的发展中,其次则体现在向秀、郭象对《庄子》的注解中,同时也是牟先生用以诠释向秀、郭象注庄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