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持续升温--全球并购格局变动中的外资在华并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整体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2002年全球企业并购规模普遍下降。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新兴市场的中国,却成为全球投资阴霾中少有的亮点之一,是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变化中的最大受益者。在各种利于并购的因素影响下,外资在华并购呈现出显著加速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周玉婷 《现代商业》2013,(32):135-136
伴随着科技知识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从最初只在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到发达国家进入发展中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向外开展研发活动,跨国公司R&D投资慢慢地经历了一个全球化的变化趋势。在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中国已经从一个新兴的研发市场转型为全球的研发基地和创新基地。系统地研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现象、探索影响研发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对于合理利用跨国公司R&D资源、引导研发投资布局、促进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外贸易》2007,(8):92-93
普华永道最新发表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到2050年,七大新兴经济体的银行利润将超过现在处于领航地位的七大工业国家集团。而中国国内信贷业务将在2025年前逼平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银行业市场。七大新兴经济体(E7)包括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印尼、墨西哥和土耳其。与之相对的七大工业国家集团(G7)的成员国有加拿大、  相似文献   

4.
石静 《北方经贸》2007,(3):26-28
尽管中国企业开展跨国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与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跨国经营也有一定差距,但是中国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还是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文章从后发优势、成本优势、市场优势、适应性技术优势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新兴市场投资扩大现象引人瞩目.对全球金融机构来说,中国是最具有魅力的投资对象.本文根据金融机构国际化理论展开分析,并通过分析韩国金融机构的特征,进而总结出韩国金融机构在华投资策略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6.
资金缺乏、成本上升、利润下降,重重压力之下,中国制造业面临艰难取舍。一方面是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对本国在华投资谆谆劝诱,"回流"苗头渐显;一方面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优化、成本低廉,对在华外资乃至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吸引力日趋增强,"外迁"之忧不断。去留之际,中国制造企业将作何选择?"中国制造"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7.
美国行业协会运作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势必将参与全球竞争,与包括西方工业国在内的各国企业一起争夺全球有限的市场份额。作为一个刚刚人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在企业、市场、政府与世界接轨方面面临严峻挑战。美国和西欧国家多年来的经贸实践表明,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帮助企业提高生存能力、追求行业整体  相似文献   

8.
<正>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竞争加剧,加速了经济国际化、一体化的进程。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这一趋势在不断加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和开拓市场,增强竞争能力,竞相发展海外投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国也跻身于资本国际化的行列,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国际投资的过程也就是预测风险的过程、避免风险的过程。一个有效的投资者无不对风险有着  相似文献   

9.
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欧盟在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对欧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但影响较小,影响中、欧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和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实力(GDP)。这表明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的市场战略主要是针对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的。文章最后部分对如何促进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和扩大中、欧贸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蕊 《财贸经济》2004,(12):81-83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研发全球化为表征的技术全球化正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作为拥有世界最大潜在市场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研发投资.本文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使用计量方法对外资研发与我国工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加以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群山 《市场论坛》2002,(1):39-40
近一时期来,涉及经济战略与中国发展的多种全球论坛会议在中国北京、南京、香港等地举行,特别是上海APEC会议,将国际经济论坛推上了高峰.纵观国外跨国公司及工商巨子们纵论全球化战略,一致看好未来极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中国新兴市场,借助于我国加入WTO时机,外商纷纷扩大在华投资,加大与中方企业的经营合作.美欧、日本、韩国等大批跨国公司针对中国入世,从市场战略、品牌经营等方面加强了对中国投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雪 《国际商务财会》2023,(13):31-34+47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兴市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文章以新兴市场中国为例,研究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探讨心理距离对新兴市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心理距离对新兴市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着负面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心理距离对新兴市场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阻碍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文章的研究结果为心理距离阻碍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持续增加,并且跨国并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外资主要进入模式。本文考察新兴市场发展潜力与吸引跨国并购规模的内在相关性。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证实,新兴市场的市场潜力越大,特别是其中经济自由度、市场强度、商业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越高,吸引跨国并购的能力也越强。本文的启示是新兴市场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及与发达国家的接轨是提高吸收外资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据最新资料统计,《财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400多家投资中国内地,投资项目达2000多个。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跨国公司加快了投资中国市场的步伐,并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从合资合作走向独资控股 投资方式从合资、合作走向独资或控股,从绿地投资发展到并购本土企业或上市公司。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一般都经过合资、合作的探索磨合阶段,对华投资同样遵循着这一发展过程。从2000年始,在华投资  相似文献   

15.
正自2008年中德之间的经贸关系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德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也不断增多。截至2012年底,中国累计从德国引进技术项目17995个,投资金额达595亿美元;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7820个,累计投资金额197亿美元。中国的德国商会发布《2012年德国在华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德国跨国企业在华投资面临劳动力  相似文献   

16.
近一时期来,涉及经济战略与中国发展的多种全球论坛会议在中国北京、南京、香港等地举行,特别是上海APEC会议,将国际经济论坛推上了高峰。纵观国外跨国公司及工商巨子们纵论全球化战略,一致看好未来极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中国新兴市场,借助于我国加入WTO时机,外商纷纷扩大在华投资,加大与中方企业的经营合作。美欧、日本、韩国等大批跨国公司针对中国入世,从市场战略、品牌经营等方面加强了对中国投资的研究。美国一些跨国公司抽出专业人员重点对中美双边协议和中国经济新战略、新政策进行调研,制订企业产品、资本进入中国的具体方案和操作措施。摩托罗拉公司宣布,今年在华投资再增加19亿美元,使其在中国的投资总额达到285.6亿美元。诺基亚推出在北京建立工业园的计划,将投入巨资建成诺基亚通讯产品中国制造和电信设备研制中心。  相似文献   

17.
樊婕 《商业科技》2008,(14):170-17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许多跨国企业已经逐步打入中国市场,在华投资现象日益普遍,本文系统阐述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历程,并评价跨国公司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揭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存在的问题,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许多跨国企业已经逐步打入中国市场,在华投资现象日益普遍,本文系统阐述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历程,并评价跨国公司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揭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存在的问题,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正> 世界银行1月21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以“新兴市场”著称的发展中国家1994年得到的私人投资比过去10年又有新的增长。 1994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私人资本总量为1730亿美元,是5年前419亿美元的4倍多。 报告说,目前私人资本一方面流入一些低收入国家,比如,中国得到的投资已达260亿美元,印度也名列前茅,但绝大部份私人资本还是流入中等收入的国家。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布鲁诺说,许多发展中国家近些年进行的经济改革对这些国  相似文献   

20.
《商》2015,(44):98-99
<正>一、背景分析上世纪70年代之后,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发展,逐步登上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大舞台,随着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地位的愈发重要,之前以欧美日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已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在普遍缺乏资金、技术、品牌优势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与发达国家企业竞争中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等问题,之前以研究发达国家为主的主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未能做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