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人民银行2000年9月正式颁布新的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文件,自9月起,境内中资银行对所有外币贷款利率、折合300万元(或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由各行根据国际金融市场情况和银行经营目标等因素与客户自由协定,人民银行不再统管.按管理层的多次公开讲话,在未来相当紧促的时间内存贷款利率将实现完全的市场化,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也作了实质性安排.市场化是我国价格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是金融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举措,也是中国金融服务业适应WTO制度安排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存贷款基准利率发生相对频繁的波动,这也引起人们更加关注利率波动的影响。存贷利差水平是目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因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入,商业银行无疑将围绕利率展开更激烈的存贷业务竞争。本文从微观角度,运用博弈论的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的一些基本方法,构建博弈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竞争的态势,并基于这一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作为中国金融变革中的一个亮点,利率市场化所产生的震荡作用必然突破银行业本身而辐射到社会经济生活的许多层面和角落,特别是对被银行当作最重要的客户资源并与银行发生频繁信贷关系的各类企业而言,利率杠杆将事实上演变成一个重要的市场信号。国有企业的阵痛与超越长期以来管制利率所形成的利率水平大大低于市场均衡利率水平,因  相似文献   

4.
王韶辉 《新财经》2013,(8):42-43
市场主流观点认为,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是央行对银行业的"温柔一刀",虽指明了利率市场化的方向,但并未伤及皮肉。业界期待已久的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7月19日,央行在晚间突然宣布从7月20日起取消金融机构贷款七折利率下限,同时还将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等。  相似文献   

5.
央行得到直接好处 中国人民银行从今年元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以一年期贷款为例,现行基准利率为5.31%.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后,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可在4.78%至9.03%的区间内按市场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与此同时.央行自去年12月21日开始,将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1.89%下调至1.62%。央行推出的这两项利率调整,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将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的经济走向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蔡亮 《产权导刊》2013,(9):11-13
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七折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步骤。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管制,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正款款而来,渐行渐近。蹒跚而行17年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均按照市场供需定价,完全由市场调节。以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起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迄今已经历了17年时间,碎步慢走,蹒跚而行。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做了一个系统的回顾,深入研究了利率市场化的范围、必要性和我国已经取得的进展,并指出当前存在的约束利率市场化深入的微观和宏观因素,提出要积极稳步的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应该加强的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8.
6550000!在google上键入“市场化”三个字就会跳出这么一个惊人的数字。自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仿佛一切都离不开市场化,样样事物都要市场化才好。如今利率也要市场化了,专家称之为一场改革。改革是机遇,也必然存在风险,而时机决定这一切。那么现在时机到了吗?条件成熟了吗?中国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的制度供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市场定价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理论基础来看,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制度变迁的整体趋势。目前,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各国已基本走完了这一历程。作为最后一个利率管制的发达经济体,香港也于2001年7月3日完全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0.
刘越 《天津经济》2005,(7):39-40
利率是货币资金的价格,也是金融市场的核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利率市场化”这一利率体系的改革被提到中央银行的议事日程。《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的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央行陆续进行了年内两次降息。降息最关注的地方是允许存款利率上浮10%,这是中国利率市场化实质推进的关键信号。同时,各家银行反复调整挂牌利率,这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利率市场化政策调整对习惯了管制利率的商业银行正在产生深远影响,需要作出全面的思考和应对。  相似文献   

12.
利率市场化会有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4年1月1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下限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上限;但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后带来的问题是什么?2004年在保持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稳定的同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我国开始实行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的试点工作,在华南地区,广外分行先后批准了广东潮阳、郁南和广西容县、合浦四个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改革试点,试点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利率可比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上浮0~30%,贷款利率可上浮0~70%.因此.尽管改革力度不大,时间也比较短,农村信用社率先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特征已更加突出,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的效应与影响已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4.
利率市场化再启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靠规模扩张与"吃利差"的传统模式,银行还能活下去吗?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发各界关注。就在新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明确表示:"要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此前一个月内,央行内部多位官员密集撰文或发表观点支撑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日本利率市场化的过程、特点出发,进一步归纳总结了日本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分析,结合相关金融学理论,提出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应该从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中汲取的成功经验,并进一步研究了日本对我国下一步市场化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孟醒 《东北之窗》2012,(22):60-61
2012年6、7月份,中央银行采取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两次调整存贷款利率,并放开存款利率浮动最高达1.1%,基准利率调整是对称性的,但是浮动比例调整是非对称性的。这对于银行来讲,带来的挑战是巨大和严峻的。但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转变经营方式、提高市场定价能力,应该是一个正面的因素,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也是一个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7.
央行日前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1.1倍,贷款利率浮动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0.8倍。这是2008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就长周期来看,属于货币政策常态调整。相比之下,央行首次双向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尤其是存款利率允许上浮),堪称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历史性跨越,其后续效应,大可以比拟为"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18.
说到利率改革,首先要回答一个很基础的问题:为什么要搞利率市场化呢?利率管制有什么不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当其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经济体系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部门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展开,放松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的迫切性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20.
景学成 《西部论丛》2003,(10):39-42
如果企业不具有产品定价权而必须负担盈亏责任的话,那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国有银行对资金借贷成本不具有定价权而想要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的话,无疑也十分艰巨。历史总要从某个事件开始,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就从利率市场化开始了,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已经迈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 利率是金融产品的价格。我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利率管制使金融产品的价格十分稳定,除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外,占据金融市场70%—80%份额的银行借贷业务价格基本稳定,只是在政府的利率调整政策下有平缓的变动。从表面看金融的主导业务几乎没有价格波动的风险。这对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格局、金融机构服务内容、金融产品种类的形成起到一种奠基性的作用。从整体上说,我国目前金融领域的基本特征可以形容为:资本市场相对银行业务市场不发达;金融产品种类少;金融机构的服务种类少;金融机构垄断性强,还有垄断利润。这些基本特征的形成都与利率非市场化有紧密联系。但是,一旦放开利率管制,任利率自由浮动,整个金融活动领域都会发生深刻的、近乎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