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刘艺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下》2021,(13):41-4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保证社会公平公正及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依靠各级政府财力的有效支持,这需要充分发挥转移支付纵向及横向的财务功能.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还存在严重的政府财务不平衡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不清、转移支付的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形式过多、缺乏相应的立法以及监督机制等问题。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成为当务之急。(一)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目前,我国转移支付结构不尽合理,最能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尽管比例逐年升高,但仍未超过专项转移支 相似文献
4.
正一、我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现状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最早的设计思想是由布坎南(1950)提出来的。他认为,基于财政公平的角度,财政政策工具应该要使每一位具有平等地位的居民均能享受平等的财政待遇。马斯格雷夫(1959)将这一思想称为横向均衡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实现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保证各个地区一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水平,例如 相似文献
5.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或财政平衡制度,它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94年至今,分税制财政体制已经运行了十多年,我省转移支付制度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仍不够规范。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新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5,(12):45-48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探讨随新玉一、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在我国现行的政府预算体制中,已经包含了以下四种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定额补助(上解),亦称体制补助;专项补助;结算补助;税收返还。尽管上述四种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在调整中... 相似文献
7.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要目标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这一制度已成为大多数国家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国财政体制的公平性和运行效率。我国正处于市场化改革的转轨时期,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非规范性。立足国情,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从财政支付基础、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政策导向、支付形式等方面均暴露出一定的不足与缺陷,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初步对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立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完善财政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之后不可缺少的配套改革措施。专项转移支付与一般性转移支付都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内容,各有侧重。本文试对目前我国专项转移支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的财政均等化与转移支付体制改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雍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9):1-5
中国日益扩大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已远远超过备受瞩目的经济差距,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威胁因素.事实证明,扩张转移支付总量远不足以促进财政均等化,更重要的是必须对侧重控制功能的现行转移支付体制作根本的结构性改革,大大强化其再分配功能.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财政透明度的度量及改进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政透明度主要是指政府向公众公开政府的结构与职能、财政政策目标、公共部门账户、财政筹划和预算信息的程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财政透明度有四个方面的要求,即政府应当明确其职能和责任范围、必须全面公开财政信息、合理公开其预算编制和决策程序和提供真实的财政数据。对照这些规范,我国财政的整体透明度较低,并且存在着许多问题。最后文章还给出了增强我国财政透明度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肖文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1):32-35
财政运行困难是我国财政体制的一大痼疾,而与之相伴的财政风险危害更大。本试图从财政收入机制、财政支出效率、财政政策操作三个角度来分析形成我国财政风险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防范财政风险的政策、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交易费用、政府边界与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引入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分析,给出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边界的理论模型。我国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决策费用、实施费用和监督费用过高,制约了我国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制度的一项重要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改革财政分权体制是降低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发生的交易费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A number of uncertainties about long-term expenditure commitments in industrial countries are examined: (i) the assumptions
underlying the projections, (ii) the potential to further reduce non-age-related expenditures, (iii) the implicitly assumed
absence of “shocks,” and (iv) the potential for raising revenue.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i) there is scope, but within
narrow limits, to reduce non-age-related expenditures; (ii) fiscal policy frameworks tend to understate risks; and (iii) prevailing
tax rates leave little room for increasing taxation in the countries facing the strongest aging pressures. In sum, governments
will have to adopt a much more ambitious fiscal policy stance to cope with aging populations.
JEL Code H5 · H6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态和发展目标的变化,财政政策体系目标和运行逻辑也需要超越建立在确定性思维基础上的凯恩斯主义分析框架,财政政策供给要根据风险权衡原理,视公共风险的结构和强度进行相机调整.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下,财政须充分发挥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与重要支柱的作用,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作为财政政策体系运行的目标,与金融环境协调配合,在保证财政自身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为经济社会注入确定性,降低风险、引导预期,使经济社会系统整体的公共风险最小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财政均等化现状研究:1994-2004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实行分税制以来,我国财政均等化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地区间经济均等化、财政收支差距和转移支付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财政不均等现象较为严重,说明现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作用相当有限。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风险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龙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7-10
本文从宏观经济运行和财政运行两个方面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基本结论是:(1)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部分预期目标,实施该政策要比不实施该政策要好。如果企图通过一直实施该政策来实现预期目标,则财政风险是存在的;(2)我国国债在总量上不存在风险问题,财政风险主要存在于结构上。 相似文献
19.
蒋春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10):14-17
随着金融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体制,但是,由于新体制刚刚建立,还存在着影响建立国库支持系统的诸多因素。因此,要坚持发展与创新,建立与新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国库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社会保障对社会问题的覆盖程度、社会保障对社会成员的覆盖程度以及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水平。本文从这三个指标出发对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对社会问题的覆盖程度还不高,城镇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参保水平较低,部分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缺失,我国社会保障总体支出水平较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中二元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特点明显。这使得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水平还处于制度完善阶段。因此,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人群应是未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