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按照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顺利完成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使命,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的原则,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文从凸显育人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深刻内涵入手,对以学生为本的大学生恩想政治教育新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主要从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组织方面进行研究,这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一个视角。据此,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更好的引领和推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是国家发展的栋梁和希望。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最为重视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刻含义以及重要意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全面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贯穿以人为本思想的现状及其深层原因。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由此可见,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5.
阮飞 《中国报业》2014,(8):95-96
人文关怀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思想已有多年,本文从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主题调查入手,提出了提高教师人文关怀素养、构建"大思政"观念下的学校思政工作新格局、形成思政工作合力等措施,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阐明"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教育现和科学的教育发展现;论证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并结合我国现实,提出"以人为本"育人的关键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并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核心教育内容;只有拓展育人途径,改进教育方法,才能提高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为切入点,试述了思想教育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问题及其原因,说明了思想教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其必然性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大部署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学校育人工作的有力保证.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育人作为根本,工作中多在巧字上下功炙,用真情实感投入到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9.
彭齐林 《消费导刊》2009,(4):189-189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高校的政治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针对性和艺术性,从而形成既适应新形势要求,又符合大学生思想特点的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责任感教育为重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载体,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黄娜 《商》2014,(3):254-255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本文首先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策略,主要包括确培养目标和路线,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更新教育理念,贴近实际、关爱学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原则,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首要任务,而人们习惯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纯粹的党务工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类学校党组织都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校长要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体实施德育的管理体制,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负有重要责任,只有按照胡锦涛同志2005年1月17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的"各高校要切实担负起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员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机制",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本文拟就高校行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三全育人"的教育机制符合我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顺应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是国家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能有效地将高校与社会新要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三全教育能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三全育人"包括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高校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4.
王东维 《商场现代化》2004,(24):195-196
增强实效性是目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进行,学校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非常必要.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只有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和大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二者实现良性互动,才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5.
雷锋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六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将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陈国海  金尤优 《消费导刊》2009,(17):245-245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规范性、系统性、连续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不高、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本文从高校思政工作的整体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研究制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大纲,从制度上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长期化,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姜丹  庄郁馨 《中国报业》2012,(10):249-250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为了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做好高校的校园文化育人,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引导、约束规范、心理养成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及价值观,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理性健康的人格。在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时要始终坚持主流价值文化取向,重视校园育人文化载体建设。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势,应当在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和任务的前提下,实施如下工作策略:构建和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努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水平,强化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