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各大跨国企业陆续进军中国,这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解决了我国扩大出口、经济增长等很多问题。但是在华外资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如挤压民族工业发展、形成垄断、环境污染、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威胁等。目前,我国投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势必会对在华外资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投资环境发生的一些变化,以及在华外资企业在这些影响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总结了未来外资企业在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服务业跨国公司发展的动因与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的动因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其他初级产品以及以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随着世界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大规模流向技术密集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这使得服务业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世纪50年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占比重不到20%,70年代初也仅占25%,至80年代中期,这一比重迅速增长到40%,而至90年代中后期,服务业已稳获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半壁江山,如1998年全球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约为3642亿美元,占到了总流出量的53%。与其他产业相比,经过90年代的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期以来,教育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教育服务业不仅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愈加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国际组织的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带动,教育服务业的国际化趋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新动向,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笔者拟从我国国际教育服务业的供求现状、优劣势分析及对策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前正面临金融危机导致的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学理论和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实践证明,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减小贸易差额从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本文认为,当前中国在贸易顺差增长趋势、顺差调节效果、产出和出口的世界地位、货币升值趋势、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等方面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具有较高相似性,货币环境和经济基本面则更为优越,存在通过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应对贸易保护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我国短期和中期内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呈明显的阶段性增长,且从1994年开始,国际收支持续呈现双顺差的特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形成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特征的主要原因。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使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不利于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改善国际收支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亚四国、蒙古国、阿塞拜疆等六个转型经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相继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不过这六个国家经济改革的速度和深度各不相同。蒙古国和吉尔吉斯斯坦是最具市场化以及发展最快的转型经济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两个国家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2003—2013年33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使用Ward聚类分析法将这些国家和地区划分为3类:发达国家和地区、资源禀赋型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对这3类国家和地区分别进行回归。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较强的资源寻求型动机,我国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其市场规模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同时我国对东道国的出口与我国对该国的直接投资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关系,与出口的关系则较为微弱,人民币的升值和东道国对待外资的欢迎态度以及我国对东道国的贸易顺差,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8.
孙艺卓 《商业研究》2006,(9):137-139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FDI)的研究对象是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投资动机和相关的决定因素等,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入20世纪80年代,强劲的经济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又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的进入热潮。一般而言,跨国公司实现其特殊技术垄断利润的主要途径包括:直接技术转让、产品出口和跨国直接投资。由于80年代我国政策法规不完善、市场不确定性程度高、市场需求状况不确定,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的风险较大。于是,国际间的技术转让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其垄断利润首选方式,加之当时适用于中国家电市场的装配和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因而,在上世纪80年代,跨国家电企业出让技术的动机较强。  相似文献   

10.
边际产业是指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小岛清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的海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在亚洲的投资,依然遵循着“边际产业扩张论”进行。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国际全面接轨并进一步朝向经济开放的方向发展,我国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正在丧失。我国应在鼓励创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规模企业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推动边际产业国际投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根据我国1981-2004年的统计数据,考察了我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对不同贸易方式下的对外贸易产生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外国直接投资与加工贸易进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与一般贸易进出口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看,外国直接投资对加工贸易进出口都具有促进作用,而一般贸易进出口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变动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条件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外资企业进出口占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而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则呈现下降的趋势。本文借助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与价格贸易条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我国对外商投资的政策应从"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2001、2002、2003年我国的工业行业数据,检验了外国直接投资影响我国外贸竞争力的途径。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外贸竞争力指数的提升,同时也发现,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出口和技术创新都是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指数的因素,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自身的出口提升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指数,而技术创新却降低了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指数。  相似文献   

14.
众多的数据和研究表明外国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的外贸出口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现有文献大多只限于研究外国直接投资与出口数量的关系,而较少有关于外国直接投资与出口结构关系的研究。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外国直接投资与出口商品结构、出口方式结构的关系及对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提升和优化了我国的出口结构和出口方式,削弱了国内多数行业和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在经历从出口成本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型的重要时期。外资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差异性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市场化水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三个方面检验了制度因素对外资质量溢出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1)市场化程度低确实抑制FDI质量溢出;(2)政府干预对外资质量溢出效应产生了负面影响。在低市场化程度或者高政府干预样本组中,FDI质量溢出效应不显著;(3)知识产权保护对FDI质量溢出的影响程度非常有限。本文的结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简政放权、降低企业面临的行政成本是促进我国本土企业改善其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a firm's intention to engage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China, using Taiwanese firm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sector as an example. By building upon the literature, we investigate a firm's decision to engage in FDI by taking industry and firm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study applies an event history technique to perform an empirical analysi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of the element of time. These factors are analyzed in a dynamic context using a sample of 667 Taiwanese firms in 10 industries between 1996 and 2005. We find that network linkages, the expansion of markets, and China's incentive policies positively affect the intention to engage in FDI. A firm with a higher degree of export orientation and larger firm size also has a strong effect on motivating FDI.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新开放条件为背景,采用协整理论、脉冲响应函数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就外资、外贸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FDI和出口都推动了经济增长,而进口只在短期内促进了经济增长,长期促进作用并不显现。(2)在短期内,FDI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贸易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明显大于后者。(3)FDI、出口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双向因果关系,进口只是经济增长的短期单向原因。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出口示范效应、竞争效应提高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还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来提高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行业,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创新降低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出口倾向。本文最后提出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提高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We develop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xamin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firm demand and productivity in firm decisions to export and where to locat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The model shows that the equilibrium firm decision depends on product technology, consumer preference for product quality, fixed investment costs of establishing a foreign subsidiary,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relative wages. Our empirical results confirm the predictions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Firm-level demand and productivity components are important in explaining the decision to participate in foreign markets with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depending on the firm's organizational form (exports versus FDI) and the destination of the investments. In general, FDI firms are more productive than exporting firms regardless of FDI destinations. FDI firms also have a higher demand component than exporters and this demand component is stronger than productivity. Finally, among FDI firms, while those with a high demand index and productivity have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pensity to invest in high-income countries, firm productivity is the sole determinant of firms undertaking FDI in low-incom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建立了外贸顺差和FDI影响货币供应,进而影响货币化率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外贸顺差、FDI、存款准备金率和现金存款比率是影响货币化率的主要因素。同时,运用1988-2004年中国的外贸顺差、FDI和货币化率等有关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检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结论高度一致。基本结论是:1988-2004年间,外贸顺差、FDI的大幅增加是我国货币化率大幅上升的最主要的原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货币化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CM1与货币化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