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海外快递     
IEA和EIA下调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 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分别发布了月度报告,两家国际顶级机构均下调了今年和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EIA将2014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下调至9156万桶/日,将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期下调至9296万桶/日。EIA对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预期分别为9162万桶/日和9308万桶/日。  相似文献   

2.
受经济前景疲软以及美国、欧盟对伊朗石油出口进行制裁导致油价走高而拖累需求的影响,国际能源署(1EA)、欧佩克和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和欧佩克再次下调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  相似文献   

3.
海外快递     
三大机构看空全球石油需求页岩油被重视 世界经济增长的放缓进一步影响到了全球能源需求,目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和国际能源署(IEA)三大机构一致看空中长期全球石油需求。  相似文献   

4.
海外快递     
EIA下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2月11日,EIA(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最新一期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对2020年期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和原油期货价格预期进行了下调,并同时小幅下调了2020年美国原油产量预期。El A将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下调31万桶/日,至103万桶/日;将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上调14万桶/日,至152万桶/日。  相似文献   

5.
中国煤炭需求的长期与短期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建玲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4):108-110,131
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初级能源,有关煤炭需求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建模技术研究了我国煤炭需求与收入、煤炭价格和石油价格之间的长期关系与短期调整效应,同时获得了煤炭需求关于收入、煤炭价格以及石油价格的长期与短期弹性.结果表明煤炭需求与收入、煤炭价格和石油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这种关系反映了中国煤炭需求量长期将受到收入和初级能源价格变动的影响;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煤炭和石油价格变动对煤炭需求的短期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且影响方向与理论不一致,这意味着我国初级能源定价机制的不合理,即价格在短期内不能有效发挥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这些结果有助于中国制定相应的能源消费政策和经济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6.
《BP世界能源统计》(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一个持续发布了多年的能源数据库,每年6月中旬如期而至,守时而有信,令人敬佩。但这只代表BP的标准和数据搜集途径,与IEA、EIA、OPEC等官方机构的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因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EIA)发表《2005国际能源展望(IEO2005)》,预测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长期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变化,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8.
梳理和总结了全球主要大石油公司和国际能源机构——埃克森美孚、BP、壳牌、中国石油(CNPC)以及国际能源署(IEA)、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历年所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并对其重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体上,2030年世界能源发展的格局将不会发生大变化,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仍将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80%左右,以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将迅猛发展并将占据市场份额的20%左右.其中国际能源署的预测结果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2011年6月11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题为《能源与金融市场:谁在左右原油价格?》的研究报告。该报告重点评估了近10年来影响原油价格的几大关键因素,探究了每个要素与原油价格间可能存在的联系。EIA认为,从目前来看,消费量、产量、库存、剩余产能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仍是影响油价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能源相关政策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于2008年4月1日正式施行,配套法规相继颁发,节能工作更加注重实效;政府根据市场情况,适时出台成品油、电力、化肥等税率调整措施,全力保障国内能源供应;成品油价税改革方案顺利推出,能源价格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核电和风电发展力度加大,煤制油项目过快发展的势头受到遏制.2009年,中国政府将对能源政策进一步充实完善,适时推出成品油价税方案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推动能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完善能源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加强国际能源合作;推动能源消费的节约增效;加快能源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能源发展的环保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