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这样几个问题一直萦绕脑际:国家在能源问题上是否存在城乡差别或说是不公?农村能源是否构成了县城经济发展的瓶劲?农村能源本身是否可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上半年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近29%,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越广东居全国第一位。消息一出,举国震惊,媒体也开始将“中国鲁尔区”的概念加在山东的头上。然而山东是否真的能够成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一的省份?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促使其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是什么,而这种模式又是否具备推动山东经济持续前行的动力?反之,如果这种模式面临诸多发展弊端的话,那其今后的出路又将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上半年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山东规模以上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近29%,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越广东居全国第一位。消息一出,举国震惊,媒体也开始将“中国鲁尔区”的概念加在山东的头上。然而山东是否真的能够成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一的省份?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促使其经济高速发展的模式是什么,而这种模式又是否具备推动山东经济持续前行的动力?反之,如果这种模式面临诸多发展弊端的话,那其今后的出路又将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收入不均等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许多研究都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基尼系数表示的收入不均等比改革开放之前呈扩大的趋势。在1984~1992 年短短的八年间,中国的基尼系数由0.257 上升到0.378,上升了12 个百分点。反观国情与我国相似的印度,在1951—1992 年间,其收入不均等现象几乎保持不变[Li,Squire,Zou(1997)]。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收入分配变化的特殊性。应该说,中国收入不均等的扩大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许多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都表明收入不均等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机制。但是,考虑到中国问题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对我国收入不均等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仍未很好地解决以下一些问题:是否经济发展必然导致收入不均等的扩大,还是收入不均等必然会促进经济增长? 二者之间是否如库兹涅茨倒U 曲线所描述的那样存在—转折点? 什么因素促使了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化? 其各自作用大小如何? 本文的研究将利用中国1985~1995 的实际数据,对以上问题一一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5.
税收负担是否成为倒逼实体经济企业向金融投资领域进军的重要动因?虚拟经济发展在企业税负与企业金融化之间的关联效应如何?本文使用2010—2016年A股工业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微观税负能显著提高工业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2)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税收负担的金融化效应更为明显;(3)虚拟经济发展将放大税负水平对企业金融化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商周刊》2011,(17):24-24
CPI持续高位运行,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进入了"高通胀"时代?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一个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其物价上涨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说,经济增长率与通胀率是正相关,经济高速增长必然拉高需求,需求增大必然拉高价格。  相似文献   

7.
季红 《经济导刊》2008,(1):14-17
2007年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日益突出的一年。世界与中国经济增长非常强劲。但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态表明,“不确定”因素是我们当前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不确定”也就是变化无常,在变化无常中把握趋势是比较难的事情,需要对经济大势给出适时的宏观把握。 市场变化非常之快,同时面临很多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涌现,例如全球金融市场都在关注美国的衰退,由此衰退的风险是否会在全球上升?使全球经济放缓?贸易的增长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的驱动因素,而全球贸易的水平是不可能持续的吗?美元下跌将是短期波动还是长期趋势?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是可持续的吗?目前通货膨胀的可容忍度是多少?对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应该采取什幺样的干预政策?中国汇率升值的空间还有多大等等问题,在不确定中把握趋势较为困难。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前景到底如何,我们面临的风险是怎样的,本文聚集了一批著名的中外经济学家对2008年全球经济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聚焦“十二五”中国经济战略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已成定势。就中国经济形势而论,虽然经济率先恢复增长,然而却面临深层次经济结构调整的考验,改革突破尚需探索。"十二五"规划正紧锣密鼓,未来五年中国能否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能否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科技创新应当如何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带动转型,促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引擎?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向内需、出口、投资均衡发展的模式转型?如何深化经济转型的各项配套改革?让我们看看专家学者们是如何分析判断这些与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紧密相连的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李建民 《新经济》2014,(1):52-54
长期以来官方对中国人口与发展关系的认识一直是基于1970和1980年代人口和经济形势所确立的判断,即“人口多,底子薄”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时隔30多年,我们需要提问:人口国情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要进一步思考,这些变化对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未来的人口经济关系将如何演变?我国的人口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10年经济转轨:结果、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 《财经研究》2003,29(4):73-80
从1992年年初俄罗斯放开物价,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到2002年已经整整10年了,如何评价俄罗斯的10年经济转轨?本文总结了1990年代俄罗斯经济转轨的矛盾和结果,分析了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形势、未来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前景及其影响因素,并寻求到了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经济圈与“哑铃”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已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极大关注。如何构建环渤海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区?怎样发挥其“核”经济的扩散作用?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作为抛砖引玉,参与研讨。一、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经济的极好良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已呈现出两大明显的趋势:其一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在向“东移”,即由西欧移向东亚,由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其二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向“北上”,即由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北上到中部的长江三角洲,再进一步北上到北部的环渤海地区,或称之为“四河”(即黄河、海河、滦河和辽河…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就业一般有着相关的关系,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就越能吸纳我国的劳动力就业,经济的持续总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不断扩大。从我国改革开放多年情况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就业矛盾仍比较突出。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就业二者是否必然呈现水涨船高的关系呢?本文拟就二者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经济视角》2010,(2):7-7
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不少专家表示,3%的通胀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有利。那么,多少失业率对于中国来说是合适的呢?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1月17日“首届中国经济年会”上做专题演讲时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中国经济仍处于非均衡状态,根据多年经验,宏观调的警戒线应该定在4%的失业率和4%的能胀率。  相似文献   

14.
宋鑫陶 《商周刊》2013,(17):25-25
饮水当思其源,在践行"中国梦"和"美丽中国"的当下,我们是否该放缓经济发展的快脚步,敲一敲水危机的警钟,想一想我们该拿什么拯救我们的河流?  相似文献   

15.
《大陆桥视野》2007,(3):28-29
新年伊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创汇率改革纪录。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家樊纲认为,我国当前的外汇政策是适当的,符合中国经济平稳持续增长的需要。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呈小步升值的趋势对中国经济发展是有益的。与此同时,联合国经济报告认为,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减缓,但认为中国经济2006年经济增长10.5%,起到了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那么,在人民币升值的光环下,2007年中国经济的走向又将如何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经济月刊》2010,(1):102-105
12月7日,备受期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这一次会议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就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系列的新举措。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内需,促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政策释放出怎样的新信号?疯涨的房价会不会得到遏制?明年的中国经济走向会是怎样——  相似文献   

17.
张波 《经济世界》2000,(10):14-15
2000年上半年中国国民经济增长82%,从而结束了前几年的徘徊局面,其表现为出口增加、物质回升、企业激活、税收增涨。为此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布鲁塞尔向欧洲企业和金融界人士发表演说时宣布:中国经济已出现重大转机。这个重大转机被经济学家们称之为“拐点”。这个拐点是啥?意味着什么?什么原因促使了中国经济的拐点?伴随着拐点的出现,中国经济的热点不断出现;这些经济热点是什么样的经济规律在起作用?在中国经济出现了拐点的今天,市场竞争中存在的所谓价格联盟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  相似文献   

18.
柯科 《时代经贸》2009,(1):92-9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也对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由于资金和规模等因素,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那么,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危害有多深?中小企业又将如何成功应对金融危机?这些问题无疑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对经济运行速度有什么影响?对当前社会消费有什么影响?如何调整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养老与发展是否存在着矛盾?中国的银色浪潮汹涌而至,巨大的养老需求,使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中国社会和经济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分析:特点、成因及对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为何扩大?知识因素在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衡量各地区知识发展差距?各地区和知识发展差距现状有何特点?形成这种知识发展差距的原因又是什么?如何缩小各地区知识发展差距?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论述知识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次提出衡量知识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获取知识、吸收知识以及交流知识三个方面;计算各地区综合知识发展指数,说明各地区知识发展差距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产生知识差距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知识发展模式、开放度以及政府作用等;最后作者提出缩小中国各地区知识发展差距的战略框架和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