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民事审判中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我国一些行政审判的实践中往往对于精神损害案件中的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给予驳回。因而,解决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阐述了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侵权精神赔偿制度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段卫华  王强 《现代财经》2006,26(10):57-60
在因产品缺陷而引起的人身和财产损害案件频发的今天,必须强化产品责任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以充分体现对消费者合法权益予以切实保护的立法目的。我国产品责任法应当明确精神损害赔偿,建立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3.
再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志亮 《经济师》2004,(6):48-49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是指那些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从损害的权利的性质看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于一般人格权、所以具体人格权、身份权、特定财产所有权、特定合同债权。在分析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立法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目前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立法缺陷 ,文章提出了完善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损害赔偿是指当事人一方因侵权行为或不履行债务而对他方造成损害时应承担补偿对方损失的民事责任。世界各国有关民商事交易的法律规范在确定违约损害赔偿的范围时,普遍采用了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现实损害(直接损失)和利益损害(间接损失)的完全赔偿原则,即违约方应当赔偿受害方因其违约而蒙受的全部损失,使受害方通过损害赔偿达到合同已被履行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周奕洲 《时代经贸》2014,(6):472-473
2010年我国对《国家赔偿法》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予以修改。当前我国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适用范围狭窄,规定过于粗疏,操作性较差,不利于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应当参考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结合我国实际予以完善,适当扩大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明确精神损害抚慰金支付标准,实现赔偿公平。  相似文献   

6.
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第三入精神损害制度的确立过程的基础上,从哲学的价值观、精神损害赔偿的社会功能、维护利益平衡三个方面探究对第三入精神损害进行金钱赔偿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宋军华 《经济研究导刊》2011,(9):232-234,312
在现代俄罗斯立法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不仅立法技术高超,程序设计严密,而且具有扩展性,特别是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如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法人精神损害赔偿以及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这些法律规定对遭受侵害的公民或者法人提供更多的救济途径,突出了对受害人所受精神损害的关注,更体现了现代俄罗斯立法的严密性和周密性,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8.
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确定是环境损害赔偿的关键性环节。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限定于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精神损害,从而难以对于潜在的环境损害及生态环境自身的损害实行有效补救,也难以实现保护公民环境权益及公共环境利益的目标。公共信托理论、环境权理论与损害赔偿社会化理论为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在传统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基础上,将生态环境等自身损害纳入赔偿范围,并通过相关制度构建来保障环境损害赔偿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李国建 《经济师》2006,(10):86-86,88
文章从积极损害赔偿、消极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三个方面,阐述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计算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侵犯人身权案件中,尚未构成刑事案件时,可以提出精神损害赔偿.但是一旦构成刑事案件,却不能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虽然是立法缺失,司法解释不当;损失存在,维权不能.只有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到刑事案中,才能更利于保护公民的人身权,惩治犯罪.  相似文献   

11.
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司法界现行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如:国家侵权造成精神损害、法人人格权遭受侵害、精神损害赔偿通用计算标准、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诉讼,均应当引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在对否定法人精神损害赔偿的观点进行反驳的基础上,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角度,对法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进行论证。认为现代的精神损害早已突破了精神痛苦这一客观评判标准,并且从立法技术化的角度也存在赋予法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张云  李雪梅 《经济师》2003,(5):259-259,290
在过错离婚案件中如何保护无过错配偶方权益 ,是新婚姻家庭法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法制建设 ,保护配偶的合法权益 ,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离婚损害赔偿可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4.
略论精神损害的经济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问题是我国法律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客观存在的精神损害事实和民事立法的滞后使法院审理案件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有法可依”的法制原则在精神损害赔偿中难以贯彻。本文拟就精神损害赔偿作一法律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侵权责任法》已于2009年12月26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该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是我国法律中第一次明确精神损害赔偿。这个规定把精神损害赔偿严格限制在侵害人身权益上,侵害人身权益就包括侵害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但不包含财产权。这一规定使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触电案件是否可不区分电压等级而统一适用侵权责任法,这些法律适用问题随之出现,直接给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带来了严重困扰.如果不区分高低电压,那么触电损害案件究竟该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还是第七十三条,作为一般侵权案件和作为特殊侵权案件审理所适用的归责原则、责任主体、免责事由、举证责任等都不相同,审理的结果也会天差地别.如果区分高低电压,那么又应依据何种标准加以确定.这些问题使得重新明确对高压电的划分,明确触电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避免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发生,维护电力企业合法权益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段艳 《经济研究导刊》2011,(14):175-177
因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性质的不明,导致了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法律关系主体混乱。因此,将知识产权损害评估在性质上界定为司法鉴定更符合民事诉讼法的精神,并应以此为基础,确定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评估主体,实现权利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第三人精神损害是指第三人因耳闻或目睹直接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严重伤害而引起的心神不定、精神萎靡、绝望等种种精神损伤的总称。我国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确立的时间较短,现行法中存在许多不足:立法简单、零散,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第三人范围过于狭窄;赔偿范围过于狭窄;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缺乏明确定位。因此,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须在如下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完善立法体例;扩大赔偿的范围;明确第三人的范围;规定赔偿金额的幅度。  相似文献   

19.
非财产损害赔偿有别于精神损害赔偿,其含义国内外学者表述不一,但对违约责任下非财产损害的救济,两大法系的立法与判例均给予了一定认可。伴随着交易的不断复杂,违约产生的非财产损害纠纷在我国日渐彰显。为保证交易的公正,我国有必要在现有合同立法体系中补充完善关于非财产损害赔偿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产生,有基于合同债务不履行,也有基于侵权行为不履行.在损害事故发生后,如何赔偿受害人的损害,涉及到什么是损害以及损害赔偿的方法与范围问题.本文首先从损害的涵义入手,分析了损害的法制史沿革与损害的定义与分类,之后论述了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与赔偿方法,最后阐述了损害赔偿的法定范围与约定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