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工企业是专门从事施工劳务的生产型企业,其运营模式和产品具有显著的特点。现实经济活动中,施工企业是在建筑市场通过参加招投标,中标后与建设单位签订建造合同,明确双方权利责任,并据以开展施工活动。施工企业的产品大多体积大、造价高,开工时点和完工时点一般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因此决定了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不同于其他企业,必须适应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性。如何在每一会计年度合理确认建造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是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面临的一个基础课题。  相似文献   

2.
一、建造合同及其分类 建造合同准则规定,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建造合同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固定造价合同是指按照同定的合同价或固定单价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而成本加成合同是指以合同约定或其他方式议定的成本为基础,加上该成本的一定比例或定额费用确定工程价款的建造合同.  相似文献   

3.
杨毅 《时代经贸》2012,(14):35-35,37
建造合同是施工企业为建造一项资产或者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数项资产而订立的合同。为了规范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更好地贯彻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并与国际惯例接轨,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了建造合同准则。本文通过对现行建造合同准则和原建造合同准则的比较,对现行建造合同准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其中第15号准则——建造合同,对建造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对施工企业的管理与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比新旧建造合同准则以及旧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分析了施工企业在执行新建造合同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对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于静 《时代经贸》2012,(16):3-5
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其中第15号准则——建造合同,对建造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规范,对施工企业的管理与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比新旧建造合同准则以及旧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分析了施工企业在执行新建造合同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对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建造合同是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条,指为建造一项资产或者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数项资产而订立的合同,它规范了施工企业收入、成本、利润的基本确认原则,是企业进行决策、考核的重要依据.2006年,我国对《建造合同》准则重新进行了修订,并与2007年开始陆续在各企业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实施以来,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体现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会计的目标,但是,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大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会计制度,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原则的基础上。所谓历史成本原则,是指除了一般的确认例外以及现金和企业债权这类货币性资产外,凡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以及资产的耗用和转换,一般以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在会计实务中的实际成本,指的是通过购买、制造和建造而取得资产时所付出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即资产的实际成本一般指资产的取得成本。而应用这一原则要有一个必要的前提:物价不变或基本稳定(币值不变)。在物价稳定的条件下,历史成本原则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等许多优点,所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各项资产物资的…  相似文献   

8.
一、控制权的产生及内涵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指出,随着现代股份公司股权分散、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现状的出现,使公司的控制权事实上落到公司经营者手中,出现了所谓的“经理革命”。由此公司控制权问题开始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伯利和米恩斯认为,控制权是通过行使法定权力或施加影响,对大部分董事有实际的选择权;德姆塞茨认为,企业控制权“是一组排他性使用和处置企业稀缺资源(包括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权利束”。我国学者周其仁认为,企业控制权就是排他性利用企业资产,特别是利用企业资产从事投资和市场营运的决策权。而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则罗列了监控者(即剩余索取者或所有者)的剩余权力:他可以独立于其他所有者的合同,而与他们进行合同再谈判。自从格罗斯曼、哈特和莫尔等人提出不完全合同理论后(以下简称为GHM理论),对企业控制权研究的重心开始转向剩余控制权。格罗斯曼和哈特最早明确提出剩余控制权的概念,并用剩余控制权来定义企业所有权即产权。哈特认为“剩余控制权是资产所有者可以按任何不与先前合同、习惯或法律相违背的方式决定资产所有者的权利”。我国学者杨瑞龙、周业安等将剩余控制权理解为企业的重要决策权。  相似文献   

9.
由于造船企业建造周期一般都在一年以上,故采用建造合同准则能更好地贯彻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文章通过建造合同在实际中的应用,阐述了建造合同准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造价控制保证体系 纵观国内外大中型工程的成功管理经验,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益,都是依靠有效的保证体系实现的。目前许多企业,只重视投标,以致于干(施工)、管(合同)、控(造价)分离。  相似文献   

11.
工程总承包是我国一项新兴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按照合同约定雇主委托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承包的项目,也可按国际惯例称为交钥匙工程,即EPC(Engineer Procure and Construct)项目管理。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质最、安全、工期、造价等向雇主负责。承包商将根据所承包项目情况和承包商情况,将工程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财政部出台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等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试行,要求施工企业按照建造合同进行企业的会计核算.企业会计准则一建造合同针对性较强,主要针对施工企业的行业管理特点:产品单一,生产周期长,有的建筑物施工周期要跨越不同会计年度.  相似文献   

13.
建造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点与关键点。它与企业生存发展密不可分,企业应完善内部合同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合同相关资料的收集存档等工作,有效地防范因合同管理工作的疏漏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  相似文献   

14.
自我国"十一五"规划以来,随着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大,使建筑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施工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却参差不齐,尤其在造价、财务、合同管理上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建造合同准则的颁布实施,促使施工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做好相关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准确反映建造合同损益状况;为施工企业强化自身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在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力,提供了通用的国际商业会计语言。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市场还不够规范,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给施工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施工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整体上降低了建造合同信息的准确性。本文针对施工企业在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过程中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修正和改进建议,希望对我国建造合同准则的完善和施工企业对建造合同准则更好的执行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资产规模大、生产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其会计信息不仅影响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还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营改增之前,合同成本、合同收入确认、计量均不需要考虑增值税的影响,建筑业的会计处理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导向下进行的.营改增之后,合同成本、合同收入都与增值税发生关联,此时,再完全引用建造合同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显然是不当的.营改增后建筑业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提供内外部使用人有用的会计信息,是必须深入探究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条的定义,建造合同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本文从施工企业的角度阐述了建造合同的意义和执行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英兰 《经济师》1997,(9):15-16
我国企业不宜进行杠杆收购王英兰一、杠杆收购的概念及历史背景分析杠杆收购简言之是通过增加公司的财务杠杆去完成购并交易,即举债收购。这些债务足以目标公司(被购并公司)资产为担保进行筹措,其筹资结构有点象倒置的金字塔。在这个金字塔的顶层,是对公司资产有最高...  相似文献   

18.
王立军 《时代经贸》2006,4(Z3):71-72
为了规范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与国际惯例接轨,<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的适用范围逐步由上市公司、外资企业扩大到所有建筑行业.本文分析了施工企业建造合同准则下会计核算的变化及如何进行正确会计核算,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资本市场》2007,(10):94-94
AVCJ近日获悉,湖南54家上市企业将成立一支共同基金,作为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54家企业可能共同出资10~15亿元人民币,组成一支人民币DE基金。 这支基金的管理者,即一般合伙人(General Partner),将是湖南一家投资公司与亚洲资产有限公司(Asia Assets Limited)共同成立的公司。由亚洲资产的团队负责管理。  相似文献   

20.
企业迁移的三个流派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迁移是企业区位调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改变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消费者偏好、环境规则、技术进步的可行途径(Pellenbarget al.,2002),是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白玫,2003)。目前学术界对企业迁移的界定还没有取得一致看法,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完全迁移(complete relocation),即企业把整个生产设施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另一是部分迁移(branch movement),即企业将部分活动迁出,在新的地方建立新的分支机构(Ortona & Santagata,1983)。也有的学者将转包合同看成是企业迁移的主要形式(L.Bianchi & I.Mariotti,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