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地经济是我国现阶段深化区域协作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积极推进.政府支持、制度创新和区域协作机制的完善是顺利推动飞地经济合作的三大基本经验.发展“飞地经济”是落实天津城市定位和滨海新区功能定位、促进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的现实要求.天津市应当以市域内飞地经济合作和市域外飞地经济合作为两大基本抓手,在平台建设、领导支撑建设、协调机制建设等方面做好配套工作,推动各区县积极参与飞地经济合作,提升经济活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飞地"型城镇的概念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飞地”型城镇的概念。“飞地”型城镇是指,在贫困落后国家和地区中的“飞地”区域里,由于“飞地”的特殊性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殊城镇类型。这种城镇类型的形成发展,使得这一区域成为贫困落后国家和地区中经济相对发展的区域。这就是说,在周围环境和条件都不同于该地的“飞地”型区域内,拥有着某种或某些丰富而特殊的自然资源,但在很长的时期内,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资源没有被人类发现和利用,这些区域因而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随着人类逐渐发现这些资源,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或法律的支持下,开始将某种或某些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3.
飞地经济是我国开发区规模扩张中的新模式之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本文结合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石阡产业园的发展实践经验,对大龙—石阡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可行性及实现形式进行深入分析,深刻阐述大龙—石阡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意义,从而为“飞地经济”模式的发展提供重要借鉴,为相关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飞地经济”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与空间扩张中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文章阐述了其背景与相关概念、主要发展模式,并结合宁乡金玉工业集中区的实践经验,对“飞地经济模式”进行分析,对其他工业园区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探寻飞地经济模式的内在发展机制及其约束条件。飞地经济模式是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它通过建立地区之间互利共赢的利益机制,找到了突破行政区划分割、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于飞地经济模式的认识仍然存在着许多误区和疑问。笔者以利益共享和资源空间配置为着力点,结合我国各地飞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个案,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飞地经济模式的内在机理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更好地透视我国区域合作关系,深入思考我国区域体制的变革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飞地经济是一种为弥补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而采取的区域合作方式。建立飞入地、飞出地以及企业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结合系统动力学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飞地经济建设初期,企业是飞地经济实现长久发展的核心,上级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飞入地要从自身经济能力出发制定合理的转移补贴比例,持续提供优惠政策、改善营商环境,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在企业迁入的基础上,将飞地经济收益向飞出地倾斜;飞出地应及时抓住产业转移时机,利用飞地经济这一合作模式为自身产业升级提供缓冲,减少经济波动,保证飞出地经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4)
飞地经济是一种能有效突破属地化管理原则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目前在全国各地得到大范围实践推广,在获得国家明确鼓励支持后逐渐进入发展新阶段。国内学者对我国飞地经济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解读,且与国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存在较大差异。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重点介绍我国飞地经济发展的特征、类型和效应,以及发展面临的困境和解决策略,最后合理提出飞地经济未来研究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逐渐将"飞地经济"作为一种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并广泛应用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近些年,我国理论界开始对"飞地经济"展开研究。为了更好地推动"飞地经济"的研究与实践,本文主要从"飞地经济"的内涵、类型、发展条件、具体模式及措施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厦门新的经济增长热潮,厦门必须采用内联的方式,发展经济.通过采取在宁化、漳浦“发展飞地”经济的构想,发展海峡西岸的经济,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实现经济的梯度转移,服务中部崛起,形成为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相似文献   

10.
马骏 《经济师》2014,(3):176+178
"飞地经济"作为一种跨区域合作的新型发展模式,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就临汾市发展"飞地经济"的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欣 《时代经贸》2011,(24):22-23
“飞地经济”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模式,本文结合北碚区对口支援巫山移民工业基地的实践经验,对“飞地经济”模式下的异地办园扶贫新方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得出一定的启示,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明  王卫 《经济纵横》2023,(6):90-98
作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体系,区域经济是物质财富生产过程的重要地域空间体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已形成“以点辐块,以块带面”的多层战略布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锁钥。为此,必须深刻领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目标要求,创新发展思路和举措。在飞地经济区域合作模式下,受托主体通过要素投入、利益分享及动态博弈,可实现利益主体帕累托最优,契合新发展格局下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飞地经济以跨区协同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为统领、以生产布局优化重塑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体系为架构、以绿色创新驱动经济增量创新发展和存量转型升级为动能、以利益分享改革破除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为保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3.
夏梁省 《新经济》2022,(2):49-53
"十四五"时期,天津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进入爬坡攻坚阶段,在打造适合创业创新的金融良性生态圈上下足功夫,做强做优融资租赁,激活私募基金,深挖天交所金融平台集聚效应,充分借助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开展集成创新,"筑巢引凤"发展"飞地"项目、"飞地"产业园,做足"飞地经济".同时,这篇文章围绕金融服务实体、产融协同、自贸区创...  相似文献   

14.
"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北京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千年古都,更是一个科技资源汇聚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国际大都市。由于  相似文献   

15.
我省按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区恢复重建和对口支援工作的总体部署,帮助对口援建的青川县,在广元市建设一个“飞地”工业园,在促进青川灾后恢复重建的同时,推进川浙两地实施资源转化和产业转移战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6.
芦台经济开发区作为河北省地处天津的“飞地”,长期以来对两地经济社会的对接合作起到了“桥头堡”作用。当前,唐山市委、市政府将芦台列入“四点一带”发展战略规划,芦台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工业化进程的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城关区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后期,需要建立现代的、集约化的、技术层次高的、靠创新推动的、对环境相对友好的工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城关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需要以大力发展都市工业,积极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着力点,以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为引擎,以建立"飞地经济"模式,解决土地资源困境为突破口,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促进城关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从泰兴实际出发,自1991年起,提出并实施了“飞地”政策,即鼓励、引导部门、乡镇和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冲破地域限制和行政束缚.把企业办到投资环境比较优越、配套设施比较齐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去,提高工业经济的集约化程度,基层干部将此概括为“异地搞开发,集约快发展”.近三年的实践表明:“飞地”开发符合泰兴实际,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促进了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我市工业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快,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达56.43亿元.在苏中、苏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列“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第40位.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经济素质不高等一些制约因素也逐步暴露出来.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  相似文献   

19.
经济国际化的模式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与日本、韩国以出口导向的国际化战略不同,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了一条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转口贸易的国际化道路,这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挑战传统的工业化战略的过程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所带来新的机遇的正确把握。中国目前以转口加工贸易为特征的国际化模式必须升级。单纯的转口加工贸易是“无根的花”,它所造成的“飞地经济”格局,会形成本国经济与外资经济之间严重的二元发展态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国企业真正起飞和获得国际化的机会,使中国自身企业被边缘化。国际化战略升级的方向,一是要发展以跨国公司外包为主的加工贸易,二是要大力鼓励以收购兼并国外资源为主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创新飞地是当前区域创新合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促进城际创新要素流动、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搜集全国范围内的创新飞地信息,探讨了中国城市间创新飞地联系的演化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城际创新飞地联系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载体,逐渐形成一定规模,飞入地城市以及同时作为飞出地和飞入地的城市分布较为零散,飞出地城市则呈现出围绕飞入地城市向四周组团式分布的特点。(2)城际创新飞地联系具有距离衰减、趋同择优连接的特点,逐渐形成了以北京、深圳、上海、杭州为核心,以省会城市为重要节点,其他城市为一般节点,以欠发达地区飞向发达地区为主导的多尺度和层级化结构。(3)城际创新飞地联系主要受到城市间功能距离和多维邻近性的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等方面差异导致的创新位势差是城际创新飞地联系形成的内在动力,地理邻近、技术邻近和制度邻近影响创新飞地合作对象的选择,是推动城际创新飞地联系形成的外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