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丹 《开放时代》2013,(6):209-220
色彩是人类认识、感知世界与美的重要形式与媒介。色彩之美在于对各种关系的感受,每个族群都有其心照不宣的社会文化密码,这套“内在”的社会文化密码可通过“外显”的色彩去读取。白马藏族人在衣饰、建筑上对不同色彩的混搭运用,形成生动直观的“色彩编码”。色彩的编码是社会文化的灵动表达,透过对色彩编码的解读可以领略一个族群独具特色的审美取向与社会文化的文法之美。  相似文献   

2.
珠宝首饰的美是一种蕴含了设计的艺术之美、珠宝首饰镶嵌工艺的美以及珠宝首饰不同材质碰撞的美,它是和谐统一的产物.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珠宝首饰设计与珠宝首饰镶嵌工艺的现状,得出创新发展之路才是当代首饰的出路,可以从色彩、工艺融合、材质、造型等方面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3.
建筑艺术是当今艺术范畴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而建筑艺术又离不开建筑结构,建筑结构一方面要符合建筑学、人体工程学等各方面的规律,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和对精神愉悦的需求;另一方面它还要体现心灵文化和凝聚民族文化,体现人类生活习俗。建筑艺术的结构美在中国建筑艺术中曾得到完美诠释。它将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电影画面色彩语言的艺术表现在影视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不仅给予观众美的感受,让观众在观看电影情节的同时能更好地体会影片整体的氛围,而且使观众感受影片更为深层的内涵。一方面是中西方的绘画艺术对影视色彩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中西方导演色彩观的不同对影视色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使用摄像机前,首先要对它进行白平衡调整,以保证它能正确反映客观景象。本文阐述了白平衡调整的原理与正确的调整方法,特别是运用互补色原理制作多层次的白平衡色卡,让摄像机拍出我们需要的色彩效果,以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感是感觉互通,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借助一种美的感觉沟通另一种美的感觉,由一门艺术的感觉转化为另一门艺术感觉的思维技巧或方法。它就象生活中的“桥梁”一样,使不同艺术门类相互沟通,使人的视、听、嗅、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转化,互相影响,互相启发。  相似文献   

7.
在视觉资讯发达的新世纪,动漫艺术的创造力展现了创意的高价值。色彩创意在作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动漫人物服饰、角色个性、场景、道具等生动的形象塑造,都离不开色彩的丰富想象和创作。面对市场的竞争和需求,如何培养动漫专业学生色彩想象力是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动漫设计师,如果没有丰富的色彩经验,没有一定的色彩沉淀和视觉积累,将难以创作出成功的作品。色彩的庸俗或非凡、色彩的创意,在于设计师要有丰富的色彩灵感和视觉经验。  相似文献   

8.
临近世纪末了,中国美术的发展也进人了多元并举与综合的特定历史时期。尤其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之际,西方现代艺术思潮亦不断冲击着传统绘画艺术,这自然也离不开对花鸟画进行一番审美上的剖释。然而,如何在寓兴与写意这两个传统的基础上去揭示自然之美、自然与人生关系,借自然而表述人的思想、审美情感、品格与情操等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如何在生活的源流上去  相似文献   

9.
董少广 《经济论坛》1998,(19):16-17
经济行为透着文化色彩 现代文明的进程证明了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知识与文化大大缩短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日美等国通过各  相似文献   

10.
舞蹈艺术的美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舞蹈来源于生活,美也来源于生活.笔者从舞蹈的艺术特征与美的本质及怎样认识美,从舞蹈艺术的审美社会功能是审美的愉悦性和审美的功利性的统一等方面,论述了舞蹈教育活动是一种综合的、逐渐积累的过程.在高校舞蹈教育工作中,发挥舞蹈功能的美育作用,从不同角度认识美、感知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实现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使舞蹈在实施美育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卢铭  尹吉成 《经济师》2007,(8):129-130
美的本质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在对象上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自然美的本质是人在实践中对非人为因素即客观自然呈现出的状态、形式秩序在精神上的认同,是自然形态体现出的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绘画则是体现人的精神按照人的审美意愿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精神产物,它来源于人对美的情感体验,注入了人的情感意念。自然是美的源泉、艺术的源泉,绘画是审美的产物,同时自然和绘画也是审美的对象,所以自然美与绘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大自然赋予了万物变化多姿的形态,绚烂的色彩,自然美的丰富性、多样性,成为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艺术作品中的形象、色彩不是对自然机械的模仿和复制,而是艺术家理性选择的结果,是艺术家将自然中的美集中、典型、理想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毛笔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艺术样式,因其书写工具的独特性和造型材料的艺术性,使之具有极大的艺术魁力,它与其他多种艺术门类都有共通之处,是中国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本着眼于中国毛笔书法之“美”,从汉字构造的象形性、形体的丰富性、点画线条的表情性等方面分析其载体——汉字的艺术性;从形态、节奏、墨色、结构、章法等不同角度分析毛笔书法美的艺术表现;从哲学角度入手分析毛笔书法美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使毛笔书法抽象的美变得具体可感,真实可信,从而达到真正领略和把握其丰富艺术内涵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何宇 《经济研究导刊》2009,(32):201-202
音乐作品是艺术门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德育价值,而对这一价值的研究对人的德性修养有着积极影响和实际效应。音乐作品的鉴赏过程就是受教育者的审美体验过程,优秀的音乐作品的美虽然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脱离不开欣赏者的感知、体验与评价的审美意识活动。加大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将会使人们更多地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法,真切感悟创作者的思想心路,正确传播音乐作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色彩对园林建筑风格的形成、园林建筑环境的意境创造以及在空间环境构图、空间艺术的表现力等方面的介绍,详细描述了色彩的功能、特点,及色彩在园林小品设计中的应用及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发展了艺术,生活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无论艺术的表现形式是怎么繁衍变化,都是离不开自然生活这个母体。但如果没有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就不能表达人们对自然生活的美好感受,所以说艺术表现形式对于生活和艺术是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是固定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更新着。  相似文献   

16.
英汉成语审美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如意蕴美、形象美、色彩美、韵律美以及简洁美等语言特点。英汉两个民族在表达思想时,都经常利用成语表达特定含义以及联想色彩。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英汉成语都具有形象性、简洁性和艺术性等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中,色彩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色彩均通过视觉反映到人的头脑中,产生种种色感。自古以来,人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着颜色,并享受着色彩变化带来的欢乐。人们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也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色彩美始终左右着人们的情绪,使人产生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8.
桥梁之美是人类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本文通过广西及国内其他一些著名桥梁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桥梁之美.  相似文献   

19.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舞台美术、色彩、灯光和情节于一体,主要依靠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是一种表情性的时空艺术,被人们称为人体动作的艺术。它起源于劳动,又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园林绿化作为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中色彩的融入就显得尤为重要,色彩依附于具体形象给人以特殊感受。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色彩结构的合理利用,往往能够使园林景观具有时代气息和色彩感。本文对园林设计中色彩的应用进行分析,为色彩在园林植物配置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