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义杰 《现代商业》2023,(10):35-38
人工智能技术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井喷式发展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有类似于人类思考问题的模式特点,因此在处理电子商务业务中具有明显优势,无论是在智能推荐技术、智能客服系统、智能合约,还是在虚拟现实技术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其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配电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智能电网被认为是电网发展的新模式。本文在介绍国内外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西安艺博园智能配电网建设为例,分析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目标和实现架构。  相似文献   

3.
现有智能视频监控存在系统复杂度高、不易部署和维护等问题,导致智能视频监控并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一种可移动部署、维护简便的智能视频监控成为需求。hndroid视频监控系统是将hndroid应用于视频监控客户端或者监控终端中,借助于hndroid开源的特性,开发多样的适合客户端或者终端智能分析软件。该系统监控终端采用Android平台,结合Opencv计算机视觉库[1],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监控终端,使得前端具有智能分析与事件处理的能力;系统的存储与维护由统一的管理平台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4.
随着Google在Android平台上大力推广云计算应用,云计算不仅在PC端,在便携式终端领域也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云计算的技术特点,并针对适用于Android系统的几种主流云计算平台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发展迅速,特别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动平台更是深入到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种背景下,本系统结合当前导航软件现状,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机导航相关理论以及导航方法实现了一款手机导航系统,该系统采用Android框架进行程序设计,能提供关键字搜索、用户位置定位、周边搜索、指定位置的经纬度查询、出行路线规划、景点搜索等功能。为此,深入研究和分析了Android平台下导航系统的相关实现技术,并在该平台下完成了导航系统的开发工作。按照软件工程理论,对导航系统在需求的分析与设计,系统设计与测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Android以其独有的优势已经成为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主流系统。笔者根据Android系统开发过程的经验,提出Android系统开发的几点技巧。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发展,Android和Linux操作系统越来越火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厂不断的更新推出高性能的智能处理器,这就需要软件开发者不断的研究和优化每一个新的ARM处理器,提高软件的适应性使之能够完美的发挥出处理器的性能。以飞思卡尔半导体的IMX6为硬件系统平台,给出了嵌入式产品中VGA显示接口的实现方案,分析了Linux内核结构、驱动添加和注册流程、framebuffer的处理机制及其在驱动中的应用方法,详细讲述了在Linux2.6.28内核下,基于framebuffer开发VGA显示驱动的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导游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ndroid平台上开发了一种智能导游系统,设计了手机客户端、WEB管理端和服务器端三个交互的子系统,实现了信息发布、地图导航、互动聊天、语音导游等功能模块,经测试该系统操作简便,界面友好,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维护性。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迅速发展,新技术的普遍应用,都为建筑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新的智能电子信息系统在楼宇中广泛的应用,使建筑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楱。本文主要以小区建设及物业管理为例对智能电子信息系统在楼宇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各类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以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组成的智能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楼宇的含义和系统结构,分析了智能楼宇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最后阐述了监控软件的主要功能和模块。  相似文献   

11.
随着hndroid系统在智能手机中所占份额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加入到Android手机应用开发的行列。截至到2013年2月,Android市场应用数量已经达到80万。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往往有一些优秀的软件设计由于Android系统的API限制无法实现。如何突破API的限制,调用系统的封闭方法,实现软件设计需求,是Android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点。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的反射机制和利用它调用hndroid系统封闭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以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正在逐步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出现了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缩短了合作者之间的距离。通过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应用技术也在持续发展。那么,物联网技术到底是怎样与智能交通系统实现有机融合的呢?本文通过对济宁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应用的研究分析,找出其在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点,以此为依据开发新的智能交通系统模式,以期为济宁市交通智能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智能监控系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并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在分析电子智能监控系统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其实际应用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目前应用市场上Android系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版本,而且各家版本不够统一,这直接导致Android用户对系统的ROM进行管理时操作困难,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升级之后。针对目前Android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难题,本文拟出若干解决方案,并就这些方案进行一定的分析,以及对日后的Android系统升级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Android系统是当前最流行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本文对Android系统的四大基本组件做了简单介绍,对如何使用四大组件进行了具体说明,同时针对手机与PC的不同,结合现实情况,给出了Android应用的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6.
《商》2014,(21)
<正>自从苹果6月初宣布将对外做更多的开放后,谷歌却开始认识到开放系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打算在其刚刚发布的Android Wear、Android Auto和Android TV等衍生平台上,开始效仿苹果,由自己掌握绝对的控制权。谷歌为什么效仿苹果走向封闭?据21世纪经济的报道,6月30日,据外媒报道,谷歌将保持对刚刚在I/O大会上发布的三大智能平台Android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通讯系统的发展,智能电网系统变得也越来越庞大,现代电网生产以及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也因此普遍应用起来。数据量及信息量的迅速提升给电力系统信息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电力信息处理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这个需求,通过应用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应用大数据关键技术可以增加智能电信信息处理及存储的能力,增加集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潘晔 《中国市场》2015,(11):37-38
在通信、互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推动下,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直接沟通的全新网络架构——"物联网"正在普及。本文旨在构建一种"智慧物体"(Things of Intelligence,TOI)模型,它是物联网中的主体元素,这种TOI不仅具有智能的传感器及无线通信模块,而且结构简单、便捷连入互联网中。串口无线技术(Uart-Wifi)是实现此模型的关键技术,此技术的应用,在"物"与"互联网"之间搭建了经济、便捷的桥梁,实现了"物"与"互联网"间信息发送和共享,同时对"物"即时监测与控制。本文以Android系统下的智能终端监测物体或其周围环境的温度为例,研究以串口无线技术为通信手段的"智慧物体"模型,开发此模型下如何应用智能设备(手机等)对其软硬件进行监测与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瑞华 《成功营销》2014,(3):131-131
正很多车主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经历:停车后走了一段路,才开始怀疑自己有没有锁上中控锁;在购物中心一番大采购之后,却不记得把车停在哪儿了……现在,随着可穿戴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这些将不再是问题。2013年12月,德国知名汽车厂商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与Pebble智能手表合作,借助Pebble手表,将可穿戴技术整合到旗下的车型中,在汽车智能化的方向上率先迈出了第一步。Pebble是由硅谷创业公司Pebble Technology公司设计的一款可同时兼容iPhone和Android手机的智能手表,用户可以通过Pebble智能手表查看iOS、Android设备中的短信、电子邮件和电话等。一个是汽车的"发明者",一个是智能手表的"开创者",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后,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全新体验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期间,立足国家战略及产业发展需求,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为主体,经过国内高校、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的共同攻关,我国在农机信息化智能化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以"农机与农艺、农机化与信息化"两个融合为核心的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发展迅速,在智能装备控制与导航、精准播施、智能收获、农机物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