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韩俊良距离自己2008年设定的三年上市目标,只有一步之遥。12月10日,二次上会的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锐风电”)过会,这家中国最大、全球第三的风机制造商2011年初完成IPO,韩俊良和各路投资者的财富激增数百倍。  相似文献   

2.
韩俊良     
《东方企业家》2011,(6):94-94
这一年,韩俊良注定是个传奇。 1月5日当他一手缔造的华锐风电以90元/股的发行价和48.83倍的发行市盈率登上中国主板市场之时,前者不仅打破了中国主板上市公司的最高发行价36.99元的纪录,  相似文献   

3.
尉文渊回归     
给华锐风电前董事长兼代理总裁尉文渊打电话的时候,各大报刊、网站、电视新闻正充斥着他的名字。毫无预兆地"闪辞",义无反顾地"裸退",让即使最富于想象力的人也来不及梳理大脑里的信息,以拿出一条完整且强大的逻辑。各种猜测充斥报端,之所以是猜  相似文献   

4.
海上风电秀     
徐建凤 《英才》2011,(11):60-61
"目前海上风电没有一家进入盈利模式的,都是在做秀。"对风电企业而言,无论是整机价格的大幅下滑,还是融资的遇冷,都不及"半年报利润大幅下降"那记重重的响槌更能昭示:风电的暴利时代正在渐行渐远。半年报数据显示,华锐风电净利润同比下降  相似文献   

5.
2013年5月14日,因对公司变革与管理层存在分歧,华锐风电代理总裁兼董事长尉文渊向董事会递交辞呈。这一消息公布后,华锐风电这一风电行业的传奇企业,再次成为了社会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美国超导公司(American SuperconductorCorp,简称超导)对中国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inovelWind GroupCo.,Ltd)提起诉讼,指控华锐风电剽窃了该公司的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索赔12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锐风电”)前身为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风力发电机组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之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7年至2010年期间市场份额在20%以上。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24.99亿元,净利润1.27亿元,2010年营业收入迅速增加到203.25亿元,净利润增加到28.56亿元。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行业现实下,华锐亏损是很正常的,没有理由去盈利,要盈利就是玩儿虚的CE:作为财务投资者入主华锐后,你的头衔一直是代理总裁,这是为什么?尉文渊:出资华锐、调研华锐是一回事,叫我回到一个上市公司进行日常管理是另外一回事。突然让我冲到第一  相似文献   

9.
华锐风电神话诞生于一场没有先例、尚不成熟的风电商业化应用进程中。如今,野蛮生长、脱离市场的那一页已经翻过  相似文献   

10.
赵文佳 《英才》2013,(7):64-66
曾拥有不俗的业绩、著名的PE及资本名人,如今华锐风电千亿市值已蒸发4/5。热闹开场,却成绝唱。90元的上市发行价,不仅让华锐风电(601558.SH)缔造了A股主板最贵发行价,一跃接近千亿市值,更使参与其中的投资机构获得百余倍账面收益,被奉为投资界的经典案例。而  相似文献   

11.
目前股市上的投资者都在关注:曾经900亿元市值的华锐风电是行业的巨星,却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文章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华锐面临的经营困难和财务危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振兴华锐公司的对策,以求能对华锐的经营者和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地帮助。  相似文献   

12.
由华锐风电与国网能源研究院合作开展的《我国风电开发布局和市场消纳研究》与《智能电网环境下风电技术发展研究》两项课题研究日前已顺利完成。前者在分析了重点地区风电特性特别是各级电网对风电消纳能力后.提出了促进风电消纳利用的措施。为我国合理分布风电开发布局和市场消纳提供了参考:后者则重点分析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战略与远景.为...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让投资者辛酸的资本故事,结局似乎早已注定不会圆满。 1月12日,对于华锐风电的22位大股东来说,只能在震惊和不安中度过了。当天,证监会继2013年5月后第二次公告称对华锐风电进行调查。这使得原本可以在13日解禁的股票暂停解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审计人员频频因为缺乏职业怀疑导致审计缺陷或者审计失败而受到指责。本文基于华锐风电财务造假和审计失败案例,对职业怀疑在审计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对华锐风电财务造假的前因后果进行了阐述,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审计缺陷提出了改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自纳尔逊和温特提出用演化思想来解释经济变迁过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惯例”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文章在理论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分析了惯例对技术创新影响方面已有的理论研究,通过金风科技的直驱永磁机组与华锐风电5MW、6MW系列风电机组技术创新的轨迹的分析比较,研究并探讨了惯例对技术创新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读当一面     
王文女现居北京职业生涯:9年职位:华锐风电集团市场传播总监读龄:6年《中国企业家》读后感:《中国企业家》给我的印象是客观、敏感,在管理之道以外,还关注企业家群体的生活方式,用独有的笔触,表现出鲜明的中国商业界的群像。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0日晚上10点30分,华锐风电科技(甘肃)有限公司生产厂区正在进行风机试吊装,突然起重机吊臂根部发生断裂,当场造成5死1伤的事故。而这台出事的起重机正是由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000157.SZ;  相似文献   

18.
读者     
春天还会远吗?《中国企业家》2011年第22期封面故事《新能源冬至》在即将过去的2011年,新能源行业连遭重创:受福岛核事故影响,国内核电新建项目暂停,太阳能企业业绩大面积下滑,风电行业竞争惨烈。然而,世上什么事是容易的?这些是成长的代价,不是垂死挣扎。新能源企业、行业协会及有关部门在共同努力走出困境。以风电为例,经过几年的爆发式发展之后,已进入行业调整期。国家发改委近期出台风电行业准入条件,引导行业稳健发展。为了解决瓶颈的配套问题,今年底有望出台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和电网保障性收购制度。风电行业的未来前景依然广阔。近期发布的《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到2020、2030和205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和10亿千瓦,成为中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到2050年,满足国内17%的电力需求。平衡未来和现实,华锐风电致力于练好内功,不断提高研发水平和应用实力,坚持风机大型化。同时在分布式风电、海上风电及海外市场寻求更丰富的增长点。环保越来越受重视,全球都在力推低碳经济,化石燃料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南车风电技术领军人物"、"湖南省风电行业知名技术专家"……一个个耀眼光环的背后,走过的却是一段伴随机遇与挑战、充满激情与艰辛的风电开创之路。作为南车风电技术团队的负责人,郭知彼同志带领他的技术团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在"十一五"期间建立起南车风电技术研发体系,打造了一支掌握风电核心技术、具备自主开发...  相似文献   

20.
《企业研究》2012,(17):8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了《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我国风电2015年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2020年超过2亿千瓦。如何减少"弃风",顺利消纳风电,成为实现规划目标的关键。我国风力资源虽然丰富,但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在2012年8月15日举行的促进风电等新能源发展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电网副总经理舒印彪表示,我国风电资源虽然集中,但大多远离负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