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曾有这样的告诫:"财富如果长期为少数人所占有,而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它是不公平的,而且注定这个社会是不稳定的."在中国社会的国富与民富已然失衡的情况下,当资源垄断利益失控甚至影响民生大计之时,当城乡二元化结构下农民利益被严重忽视之时,财富分配体制不能审时度势地深刻调整,则有可能影响中国社会之根基.  相似文献   

2.
<正>温家宝曾提出:"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谁能享受良好的教育,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否则就难以融入现代社会。"教育公平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育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利益分配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3.
徐金菊  李颖 《特区经济》2006,213(10):195-196
社会公平不仅仅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代价的分配是否公平也决定了社会公平程度。土地资源因其巨大的增值效应,征地中代价分配的公平性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潘春阳  何立新 《南方经济》2012,(11):3-16,28
本文从中国居民再分配偏好较高这一现状出发,致力于从"个人利益"和"分配公平"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根据Roemer的理论,本文从"成功可控性"的角度构造了反映居民分配公平观念的变量,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的数据和有序选择模型进行实证,我们发现:中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不但存在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有显著的追求分配公平的动机,越认为"受过良好的教育"、"聪明才智"、"社会关系"、"认识有权的人"或"命运"对事业成功重要的居民,再分配偏好越高,而越认为"努力工作"和"政治表现"对事业成功重要的居民再分配偏好越低。本文还对模型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增强了结论的稳健性。总之,保障社会机会均等、维护分配公平对于降低中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效率公平并重兼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活动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经济活动和谐的基本点在于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特别指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注重社会公平".在当前因不公正而造成的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等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的新情况下,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应与时俱进地作出相应的调整,实行"效率公平,并重兼顾",可采取:继续紧抓改革和发展;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快中西部中心城市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政府在再分配上的有效功能;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应当厘定我国收入分配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界正在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讨论,中心议题是关于收入分配的原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在理解"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意义时,引发了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否可以作为收入分配原则的讨论。这场讨论十分有意  相似文献   

7.
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兼顾公平;再分配注重公平,兼顾效率,才能达到国民收入合理分配的目标,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的召开,中央把收入分配问题摆在六大民生问题之三的重要位置,充分显示出党和国家对调整分配关系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任何分配理论和制度所不能忽略的一个基本问题。理清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效率与公平政策的演变过程,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将有利于我国在新的历史阶段更好地处理二者的关系,使收入分配改革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认识是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完全对立起来。认为两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并不将其与充分就业联系起来,笔者提出与此截然不同的观点.初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是完全统一的,并且初次分配的公平程度与充分就业两者是紧密相联系的。这其中所提及的公平不是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平均地分配劳动产品。而是如何保证公平的分配方式。如何公平地享受分配权利,社会如何保障初次分配的公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公平视角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萌 《特区经济》2010,(4):136-137
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唯一一个用于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税种,但是现行个人所得税在征收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应有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本文从公平的涵义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中存在的公平缺失的现状,并基于公平视角就今后如何在改革中进一步完善个税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维护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社会成员感到不公平、不合理,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努力缩小收入差距,让人人都能享有发展的成果,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根据前人关于公平与不公平问题的研究成果,整合公平感知研究领域的概念和理论,提出经济分配的"公平失衡感知"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内涵界定及维度测量,整合了员工对于公平的态度、判断和知觉,探讨分配公平失衡感知的形成机制,并分析因果相关变量,力争在理论上对经济分配的公平感知问题做更加系统的思考,从而对现实社会的经济分配失衡预防和调控及人才激励政策制度提出导引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分配公平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主要体现为“按劳分配”的公平性.社会主义分配公平具有阶段性,需要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配方式的调整.发展社会主义分配公平应当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壮大物质基础以及科学理性地对分配方式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4.
阎大凯 《特区经济》1994,(4):27-28,30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直接产生社会分配公平,需要政府自身的调控机能用二次分配方式保证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事业等社会基础事业,在社会总体发展中求得平衡,从平衡中求得公平,社会实践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具有一个突出特点:间接地从外部环境营造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社会,直接地用一切调控手段保证国民经济二次分配的公平。 为达到营造有效率的经济及社会,实现社会平衡发展公平分配的目的,特区政府须做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认为,"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消费资料在各劳动者之间的分配还不能做到完全"公平的分配",而只能奉行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即"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1].这里马克思第一次明确表达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按劳分配的思想,并把按劳分配中等量劳动相交换所体现的平等权利叫做"资产阶级权利".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也是科学发展观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目前的具体国情,我们应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同时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使二者能够和谐发展,既不能只顾公平忽视效率,导致低效率的平均主义;也不能只注重效率忽视公平,导致人们相互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7.
李英俊 《北方经济》2009,(12):12-13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也是科学发展观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目前的具体国情,我们应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同时坚定不移地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使二者能够和谐发展,既不能只顾公平忽视效率,导致低效率的平均主义;也不能只注重效率忽视公平,导致人们相互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个人收入分配,是一个重大的新课题。我们既不能再延续传统,更不能照搬西方。但是,无论具体的措施怎样拟定,分配制度的改革深化,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体现分配公平的要求,不能将公平放在只是兼顾的地位。在理论上,我们必须明确,就公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分配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划公平的体现,也是人们历来所追求的理想目标。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分配公平又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划公平的体现,也是人们历  相似文献   

20.
观点荟萃     
公平与分配不能联姻(何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目前人们对于分配不公、收入差距太大、社会弱势群体,三个问题关注较多。有的人认为只要进行公平分配,就能解决收入差别过大和改善弱势群体的状况。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公平分配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对于收入差距太大的问题说到底是属于弱势群体的问题,解决弱势群体不应从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着眼,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