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之后,中国经济在这10年中所取得的较高增速实际上是出口快速增长与加杠杆拉动的综合结果。这一特点对于未来中国经济潜在增速打下了深刻烙印:当出口增速不可避免必将下滑的同时,资本形成贡献度也将在过剩产能压力下下滑,导致中国经济增速轴心下移。  相似文献   

2.
刘熀松 《商周刊》2012,(25):23-23
对未来20年的中国经济,既不必过于悲观,也不能过于乐观,潜在经济增速或将较前33年下降4个百分点左右,大概维持在6%。其中,前10年潜在经济增速为7%,后10年为5%。因此,中国经济依然能保持长时间的中速增长。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经济正经历着深度调整,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成功换档,确保中国经济中长期的稳定发展,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围绕"经济增速换档与经济发展转型"的主题深入讨论经济增速换档期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途径、经济增速换档期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率、经济周期与经济发展关系等重大问题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周刊》2013,(22):22-23
三季度GDP增速“触底反弹”的力度主要在于投资拉动,由于基期因素和9月数据的回调,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将放缓几乎已成定局。步入深秋,中国经济三季度的表现看似回暖。中国三季度经济数据于10月18日公布,符合市场预期。7.8%的GDP增速,比二季度高出0.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反弹0.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卢甲甲 《商周刊》2013,(1):72-74
刚刚过去的2012年,被有的媒体称之为中国经济放缓“元年”,在当年的经济词汇中,经济增速放缓无疑最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商周刊》2012,(15):22-23
7月13日,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出炉,GDP增速三年来首次跌破八,二季度7.6%的增速创下13个季度以来的新低。3年前,中国经济曾为GDP增速“保八”而战;3年后,中国经济再次经历“破八”窘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出口增速多项指标都降至近年来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GDP增速显示爆发力经济格局崛起新板块西部增速接棒领跑中国经济 中国曾经“东富西贫”的经济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截至8月19日,全国31个省区市上半年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东部省份GDP增速普遍低于中西部省区,东部省份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的GDP增速低于全国水平,而中西部省份的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快杂慢”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一季度以来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呈现放缓迹象.出口增速下滑.投资和消费增速回落.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作为我国重要经济增长极的长三角地区同样如此.一季度长三角16个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达到1.9万亿元,增速均值为9.0%,  相似文献   

9.
高峰 《江南论坛》2012,(2):10-11
世界银行在去年底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调低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报告中预计中国经济去年全年的增速为9.1%,今年将放缓至8.4%。对于世行关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判断,得到了国内诸多经济学家的认可,研究机构和专家大多认为,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大概率事件。有专家甚至预测,中国经济增速将会从10%左右回落到6%至7%,在今后几年将从高速增长时代进入到中速增长时代。  相似文献   

10.
《经济视角》2008,(7):6-6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一直面临下降的压力,不过从长期来看,保持快速增长似乎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明显回调,GDP增速自2002年以来首次降到9%以下,一季度经济增速降到8.1%,二季度经济增速更是降到7.6%。这样的经济回调是三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三重因素包括:2003~2007年连续五年GDP增速高达两位数,大量透支资源、环境和过分压低劳动报酬,要求经济再平衡;对国际金融危机反应有点过度;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以后,经济增速有逐步放缓的要求。可见,中国经济的回调有其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张茉楠 《商周刊》2013,(10):20-20
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及主要矛盾看,寄希望于财政货币政策刺激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经济增速让位于经济结构调整,并给未来增长留下空间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导刊》2014,(5):86-87
欧美债务困局难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短期衰退风险犹存。中国投资、消费及进出口增速均持续回落,中国经济仍存在一定下行压力。考虑外部因素,今年上半年经济有望摆脱低迷。  相似文献   

14.
张茉楠 《商周刊》2011,(25):23-23
中国经济无近虑有远忧,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效应”正开始逐步凸显,中国必须有能够承受增速放缓的心态和适应性,如果中国经济还在单纯为保增长而不计代价,并延误了经济转型的时机,那才是中国最大的风险成本。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既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又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换挡。经济增速换档期中国经济能够实现年均7%~8%中高速增长有五大依据,经济增速换档期三大产业结构调整有其要点,政府和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发挥其各自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2):F0002-F0002
从欧洲债务危机纵深演变,到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趋缓,从出口贸易商压力倍增,到金融资本市场冷风频吹,世界经济正陷入新一轮复杂形势。这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中国经济又该怎样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各种体制、机制性矛盾都逐步凸显。针对中国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相似文献   

18.
《财富时代》2004,(11):12-15
人民币:由于中国经济以及涌入中国的外国投资增长迅速,立即放松汇率制度将导致人民币升值。这将有助于中国抑制经济增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以致于中国央行9年来首次上调了利率。  相似文献   

19.
《经济月刊》2013,(9):24-36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球主要市场及大宗商品的走势。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逐季放缓,如何评价当前经济走势,一直都是人们最为关心、热议的话题。悲观者看到经济增速逐季下滑,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担心全年增长预期目标可能落空;乐观者看到物价可控、就业增加,结构调整呈现可喜迹象,认为抓住调整中的机遇有利于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热点     
《商周刊》2012,(11):12-12
国务院首提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4月份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增速继续放缓,月度经济的核心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回落到93%。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回落,引发了各界对宏观政策走向的高度关注。5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