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分析了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学含义,提出了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及措施,即加强农业环境立法、加大资金投入、对加剧农业面源污染的行为征收庇古税及对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行为给予补贴等,以期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一体化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面源污染由于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污染发生的随机性、污染负荷的时空差异性,使得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不确定性和非对称信息,这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理论依据。文章在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面临的污染控制成本不确定性、污染者排污水平不确定性进行理论分析后,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一体化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指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须针对各责任主体设计独特化、具体化、精确化、针对性的环境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3.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制度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和农村实际考察实践基础上,文章以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制度选择为切入点,整合国际国内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各类制度安排,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制度措施:第一,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农业环境管理体制。第二,建立多部门合作的农业面源污染监管体制。第三,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支持保障体系,强化经济税收政策对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调节作用。第四,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管理权下放,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全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业面源污染由于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污染发生的随机性、污染负荷的时空差异性,使得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不确定性和非对称信息,这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理论依据.本文在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面临的污染控制成本不确定性、污染者排污水平不确定性进行理论分析后,构建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一体化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指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需要针对各责任主体设计独特化、具体化、精确化、针对性的环境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5.
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排污权交易的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相比较于大型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成本较低的状况为二者进行排污权交易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分析面源污染具有涉及个体多、发生不确定性强、减排结果监测困难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点源与农业面源排污权交易的两种机制:基于污染产生的农户统一行动交易机制和基于污染治理的农业公共治理设施建设交易机制。最后,针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排污权交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治理中国的农业面源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农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主要原因是过量并且不合理地使用农药,过量的使用化肥,农膜污染、秸秆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是目前水体污染的最大原因之一,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全球水污染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直接关系到全球农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特点及危害,并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常用的税费、补贴、押金——退款等经济手段进行了分析。通过深入探讨排污权交易应用于农业面源污染的可行性和操作办法,得出点源与农业面源的排污权交易能够减少工业和农业的治污成本,实现社会收益最大化;农业面源之间的排污权交易能够增强农民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减少化肥农药的用量,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业面源污染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面源污染不仅与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数量相关,还与农业生产方式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建立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江苏射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指出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农业面源污染中人口因素的影响作用逐渐下降,化肥、农药以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带来了更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点源污染得到逐步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进入21世纪初,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将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将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汾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基础、技术条件、行政管理等各个层面。立足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山西农业的现实状况,汾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应以生物技术为先导,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不仅关系到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综合效益和可操作性,是一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美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概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环境经济相关理论,回顾了美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历程及"最佳管理实践措施",并分别从财政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项目补偿四个方面分析研究美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的经验,从而提出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启示。重视激励促进作用,运用多种有效手段,构建监督执行机制,完善技术保障体系等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等生态系统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与水质保护和环境保护关系十分密切。要想彻底改善地表水污染现状,必须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步伐,加大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脱钩分析与调控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黑龙江垦区在获得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的同时,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农业生产与面源污染的脱钩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与施用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之间多次出现扩张性耦合关系,粮食增产对化肥的依赖仍很大;粮食生产与源于农药的面源污染之间关系复杂,弱脱钩类型居多,也存在强脱钩与强耦合类型;畜牧业生产与其面源污染之间以弱脱钩类型居多。以宝泉岭分局为例、应用SD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到2020年,牲畜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下降幅度最大,其次为化肥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农药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下降空间最小。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07年5月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以后,太湖水质的保护受到空前重视,成为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之一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也获得了广大的关注。而在农业面源污染源中,畜禽污染问题已成为太湖流域农业面源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畜禽养殖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粪便,未经  相似文献   

15.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湖北省7县700户农户为样本,在界定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户经营行为概念和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典型相关方法分析农户经营行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冀期寻找到在农户层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化肥污染和秸秆污染与劳动力文化素质、粮食商品化率、肉猪商品化率和期末拥有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呈正相关,与粮经作物种植比例呈负相关关系;畜禽粪尿污染与肉猪商品化率呈正相关,与家庭经营耕地面积、期末拥有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和参加农业专业培训呈负相关;农用薄膜污染与非农劳动力就业比例、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耕地面积以及参加农业专业培训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对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使用量的增加,作物秸秆随意堆放和焚烧,养殖业发展带来的大量畜禽废弃物,致使农业面源污染极其严重。德州市农业生产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面源污染问题,本文即在其他学者研究发现的基础上,通过数据了解到本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困难所在,并据此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实际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朱晨冉 《时代经贸》2013,(12):151-152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对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使用量的增加,作物秸秆随意堆放和焚烧,养殖业发展带来的大量畜禽废弃物,致使农业面源污染极其严重。德州市农业生产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面源污染问题,本文即在其他学者研究发现的基础上,通过数据了解到本市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困难所在,并据此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实际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凌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不仅会影响渤海的水环境,也会影响辽西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排污系数法对2005~2011年间辽宁省内大凌河流域农业面源总氮排放量进行了估算,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进行岭回归拟合,探讨了影响农业面源总氮来源的经济因素。结果表明,畜禽养殖业是大凌河流域农业面源总氮的主要来源,污染贡献率保持在64%以上;大凌河流域农村人口规模的扩大、富裕程度的提高以及农业经济中畜禽业比重的提升均会使得流域农业面源总氮排放量增加,而种植结构中粮食作物比重的提高会使总氮排放量降低;经济因素影响程度排序为:农业经济结构>富裕程度>种植业结构>农村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9.
选取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地膜施用强度以及畜禽粪便排泄密度作为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的评测指标,对人均农业总产值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关系验证。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中,化肥、农药、地膜和畜禽粪便均与人均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EKC关系,且形状上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农药施用强度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呈倒"U"型;化肥施用强度和畜禽粪便排泄密度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呈"N"型;地膜施用强度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呈倒"N"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黑龙江省面源污染治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我省中部土地的面源污染 由传统农业进入化学农业,我省中部黑土地受到了比较严重的面源污染。污染原因是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及城镇"三废"污染的扩散。农业化学品的使用带来农作物高产出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破坏和农产品质量的下降。化肥、农药首先使农作物高产,接着是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作物病虫害的天敌减少,土地产出开始减少。为了维持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