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建军 《经济师》1997,(11):51-51
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县域经济●高建军一、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也应该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七五”和“八五”时期,县域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上了个新的台阶。发展县域经济,实施龙头企业特色县战略,首先要把重...  相似文献   

2.
张艳玲 《经济论坛》2001,(21):43-43
一、认识是前提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关系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扩大经济规模与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的关系,使经济发展步入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同步进行的良性循环。扩大经济规模是保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不断扩大经济规模,保持经济总量的增长,才能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但如果只注重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不注意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必然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在保证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不断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推进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3.
赖继秋 《发展研究》2003,(11):61-62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从上杭的实际出发,探索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着力推进“三化”进程,突出解决“三农”问题 只有改变传统思维,实行城乡统筹、经济与社会统筹,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4.
壮大县域经济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要根本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县域经济,因此,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针对县域经济的现状和矛盾,从整体推进“三化”,加快县域经济战略转型;突破体制性障碍,创新制度;完善宏观环境三大方面探讨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从而跳出“三农”解决“三农”,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乔颖 《经济问题》2004,(4):80-81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全面、具体、透彻地分析本地区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现状,进而找准经济发展的优势,理出发展思路。要破除"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树立"不求其多,但求其好"、"不求其全,但求其佳"的特色经济观念。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与发挥县域比较优势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战略性调整与适应性调整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围绕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发展民营经济做文章。  相似文献   

6.
城乡互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具有以农村人口为主,城镇与农村并存的特点。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与城镇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密不可分。从一定意义上说,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是城乡互动的过程,其主线应是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重视工农、城乡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丽华 《时代经贸》2014,(2):281-281,28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利用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在提供基础条件、实现生产要素聚集化、转移农村人口等方面,积极地发挥推动农村城镇化的作用。要通过改革现行户籍、人口政策,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等城镇化步骤,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并提出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对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和面积占中国人口和国土面积的比重相当大,三农问题一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扩大国内需求、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发展县域经济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文 《财经科学》1994,(5):38-42
  相似文献   

11.
12.
13.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基础就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本文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是繁荣县域经济的根本,提出了现阶段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县域经济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主要形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经济既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提高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县域整体发展的根本所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的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在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促进县域经济跨跃式发展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17.
曹振国 《经济论坛》2002,(11):51-52
河北省鹿泉市西倚太行山,东环省会石家庄市,面积603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大体各占1/3,辖8镇4乡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8个行政村,人口35万。近年来,鹿泉市坚持以富民强市为目标,按照“抓投入、打基础、增后劲”和“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高”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8亿元,财政收入3.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金融业各项存款余额42.3亿元,用电量1…  相似文献   

18.
2008年,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湖北全省上下克难奋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县域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高于全省水平,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为保持全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发展县域经济,是我们2003年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一起提出来,作为落实省委关于福建发展重要思路的具体举措。今年,我们根据新的形势和发展需要,又进一步提出了培育产业集群、发展中心城市、壮大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了六个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建立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产业结构□齐志恒一、产业结构分析产业结构反映经济的发达程度。从许多国家,特别是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看,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呈逆序排列,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第三产业有的甚至高达60%。逆序排列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